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临沂市3-6岁幼儿体质现状,对临沂市儿童进行了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临沂市幼儿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总体状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幼儿的体质状况优于农村幼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东省济南市3—6岁幼儿的体质现状,探讨影响幼儿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对济南市城区和3县的800名幼儿进行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济南市3—6岁幼儿体质状况良好。但男幼儿体质状况总体上落后于女幼儿;城市幼儿的体质状况略好于农村幼儿。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2000年国民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浩 《体育学刊》2003,10(1):56-58
采用随机抽样 ,对惠州市幼儿、成年人、老年人 2 6 5 6例进行体质测试。统计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可作为惠州市成年人、老年人、幼儿体质测试和研究的基础值 ;成年组与 1997年测试结果相比 ,体质状况有所上升 ,但女子不如男子 (P <0 .0 5 ) ;农村人群体质低于城市人群 ,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老年人的体质不合格率高 ;幼儿组体质状况趋于正常 ,城市幼儿体质状况好于农村 ,但农村幼儿的勇敢、胆大的品质优于城市幼儿 ;有科学指导、经常且有效的体育锻炼才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试、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省幼儿体质状况进行研究,得出近五年辽宁幼儿体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山东省3-6岁幼儿体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幼儿体质状况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立定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体质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上臂皮褶和肩胛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波浪式变化,柔韧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山东省幼儿体质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和城乡特点。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海东地区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体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体育科学》2004,24(3):45-46,57
通过对高原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与同龄汉族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研究高原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体质现状,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土族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落后于同龄汉族;呼吸机能状况土族明显好于汉族;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幼儿体质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浩  李森 《体育与科学》2008,29(1):73-75
本文利用2005年江苏省幼儿体质监测的体质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运用二项逻辑回 归分析法在江苏省幼儿体质总体状况和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主要询问指标间建立统计学联系,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幼儿体质的影响作用.研究对象:参加2005年江苏幼儿体质监测的3-6岁幼儿8628名,其中男孩4318人,女孩4310人.研究方法与研究层次: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法.第一步,分别对各自变量因素下的分类等级的迭标状况进行X2检验,检验其显著性效果.第二步,选用X2检验p值小于0.05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运用向后逐步剔除方法建立逻辑回归模型.结论:较为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背景、幼儿家庭的城乡身份差异仍然是决定幼儿体质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婴儿期的体格基础、幼儿的自主锻炼和娱乐因素也相当重要,相对来说,父母亲的体育态度虽然对幼儿的体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2000年浙江省3——6岁幼儿体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浙江省3-6岁幼儿进行体质监测结果说明,浙江省3~6岁幼儿体质状况总体良好,但出现随年龄增大而合格率下降趋势;男幼儿略优于女幼儿;城乡幼儿问无大差别;各市地之间出现体质状况的不平衡,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主要结论通过对甘肃省幼儿体质的分片测试与统计,找出不同地区幼儿体质的差异,提出建议,以改善由于地理、历史、气候、遗传、经济以及人为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幼儿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北方沿海地区1778名幼儿的体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北方沿海地区幼儿体质的主要因素,为北方沿海地区幼儿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南京市玄武区幼儿体质健康现状和体质的变化规律,运用归纳分析法对236名幼儿进行了体质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体质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均反映了机能上升的特征。特别是在4.5至5岁阶段,身体发育速度较快,身高、体重增加比较迅速,各项运动素质指标也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 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发展的指标,又是衡量少年儿童体质状况的较为客观的和具体的标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素质发展的指标是体现着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水平。探讨和研究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便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我国建国三十二年来,许多体育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儿童体质测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组”,对全国  相似文献   

13.
目的:3~6岁幼儿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上海市3~6岁幼儿体质综合评级情况较好,结合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了解上海3~6岁幼儿体质状况,探究相关影响因素,对及时发现体质健康问题并加以干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国民体质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3~6岁幼儿体质数据。结果:控制身高、体重、年龄等因素后,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上海市男性幼儿体质指标成绩除坐位体前屈外整体上较女性幼儿更好(P<0.05);运动兴趣班与文艺兴趣班都参加的幼儿体质指标结果整体上优于只参加运动兴趣班、只参加文艺兴趣班或两者均不参加的幼儿(P<0.05);运动兴趣班与文艺兴趣班在多个体质指标上存在交互效应(P<0.05);居住地附近有专供幼儿使用的户外游乐设施的幼儿在部分体质指标结果上表现更优异(P<0.05)。结论:园外活动对3~6岁幼儿体质指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居住地周边的户外幼儿设施对3~6岁幼儿体质指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未来幼儿园外活动与体质指标结果的量效关系等命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四川省幼儿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研究人群,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四川省幼儿体质合格率达86.1%,总体呈现性别无差异、城镇明显优于乡村的趋势,综合评价状况属于中上水平;比较2005年监测结果,其总体合格率下降1.3%。四川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城镇大于乡村,男性大于女性。幼儿身体指数指标表现为城镇幼儿的身体充实度大于乡村幼儿。四川省幼儿素质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变化趋势,男性在力量、速度、弹跳力、协调与平衡能力方面好于女性,女性的柔韧性好于男性。城镇幼儿的柔韧、速度、弹跳力、力量、协调能力与乡村幼儿无差异,而平衡能力低于乡村幼儿。与2005年监测结果对比10m折返跑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肺容量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0名少年儿童肺容量多个指标的测定,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呼吸功能状况,为运动员选材、体质监测和呼吸功能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中网球掷远和立定跳远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蹬力测试和拉力测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幼儿的投掷技术和跳跃技术掌握较差,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所以,网球掷远和立定跳远不能准确地评价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3-6岁幼儿体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时期的体质强弱关系到人一生的健康,应予以格外关注。笔者在2005年对大连市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该群体的体质状况与生长发育特点。以此为幼儿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1.问题的提出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幼儿体育工作的科学性,对广泛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青少年时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中华民族体质强健、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这是至关重要的值得引起全社会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幼儿体育工作与青少年和成人体育工作特点完全不同。幼儿园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我国幼儿的身体形态、机能状况、智力水平、思维特征、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济宁市3~6岁幼儿的体质状况,对济宁市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3—6岁幼儿身体发育状况良好。城市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好于农村幼儿;女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好于男幼儿,男幼儿中体重偏胖幼儿的比率高于女幼儿,而女幼儿中身体偏瘦幼儿的比率高于男幼儿。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与福建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2000年全国统一的国民体质监测基础上对福州市的幼儿、成年人、老年人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与全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市国民体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