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作物供给的安全与否,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国内的口粮安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对“粮改饲”的重视,始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提及,“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爱民  李飞 《资源科学》1998,20(5):52-55
在南方红壤拓陵区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水旱轮作,旱地间作等方式,发展玉米生产,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复合结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红壤丘陵区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水旱轮作、旱地同作等方式,发展玉米生产,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米”三元复合结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新模式和传统的较好模式轮换种植,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志强 《今日科苑》2010,(13):143-144
一、引言 黄河三角洲,现有耕地66×10^4hm^2,目前仍沿袭传统的“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2000年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有计划地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  相似文献   

5.
西藏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英  革文清  次巴  李芳 《西藏科技》2007,(10):10-11,20
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大,我区的种植结构也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化。扩大农区饲草种植面积,发展农区草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农区畜牧业及草地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区对饲草料特别是优质的饲草料需求量不断增加。青饲玉米所具有的营养价值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决定了青饲玉米将成为我区最重要的栽培饲草之一。文章就青饲玉米在我区的高产载培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湖南宁乡凭借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其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已趋成熟,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作为一个深居内地的小城,要让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融出规模、合出效益并非易事,宁乡是如何做到的?种啥养啥不再单兵作战农业内部融合发展强调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首先要有资产整合,其次要有产业结构调优。宁乡选择在土地的资  相似文献   

7.
陆良县地处滇东高原、昆明经济辐射地带,是曲靖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陆良县是“八五”期间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亦是云南省商品粮、猪、烤烟和桑茧基地县之一,发展粮食以及农业有较好的资源基础和较优越的交通、区位、政策环境。但是由于陆良县土地的多适性较好,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粮、烟、桑、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因政府的干预而日趋严重,致使发展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陷入了相互制约,相互干扰的恶性循环,影响了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障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研究出缓解发展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矛盾的良策,是陆良县发展农业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浙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旱作区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若能突破旱地农业技术约束,提高旱区农业生产能力,则浙南山区粮食生产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浙江省居民消费膳食结构中对于旱粮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加之浙江省发展旱粮的扶持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加工基础,发展浙南山区旱粮生产是增加粮食总量、满足市场需求和丰富群众膳食结构的又一新机遇。通过从调整旱粮种植结构、建立退耕还草机制、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推广节水耕作、土壤培肥方面探索浙南山区旱地粮食发展思路,提升旱粮作物生产水平,使山区旱地空间、气候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生态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典型农牧交错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测度及其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花林 《资源科学》2009,31(7):1257-1263
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全球管理的新目标,作为分析生态系统的新方法而受到青睐,是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赤峰12个旗(区、县),得到如下结果: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在“健康”标准是红山区和巴林右旗;处在“临界健康”标准是克什克腾旗、元宝山区、敖汉旗、松山区;处在“不健康”标准是宁城县、林西县、巴林左旗、喀喇沁旗、阿鲁克尔沁旗、翁牛特旗。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经验、学科发展及农业需要3个方面论述了元极学与农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概述了三元能量的“双向效应”、不同作物品种及不同处理时期效果不同的基本经验;指出了培养元极学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人员、做好试验研究设计(尤其是“对照”的设置问题)、搞好元极科研成果鉴定等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12年伊春市种植结构的现状,就种植结构不平衡、产量低等问题,结合伊春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玉米、水稻、马铃薯、经济作物和饲料等作物的调整建议。同时,就如何调整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永红 《情报杂志》1997,16(4):39-40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粮食与经济作物作者群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四川省11年来粮经作物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把我国建设为一个社主义国家的重要步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主体的,但是也不忽视农业的发展。李富春副总理在“关於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工业,但决不能减轻发展农业的意义。没有农业的相应发展,我们的工业化事业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有丰富的粮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粮食的需要日益增加。特别是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发展,经济作物地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汪艺晗  杨谨  刘其芸  谭蕊  袁浩 《资源科学》2021,43(5):974-986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在粮食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日愈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粮食贸易带动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流动格局,能够为“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的农业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力参考。本文基于UN COMTRADE、FAOSTAT和水价值研究报告的数据,构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粮食贸易及其隐含虚拟水和灌溉用能的流动网络,计算网络指标,并考察各国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资源流动模式,分析网络社团结构。结果表明:①在粮食贸易网络中,俄罗斯、乌克兰、越南和泰国是虚拟水和灌溉用能出口国,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是虚拟水和灌溉用能主要进口国。②存在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如俄罗斯,粮食作物灌溉过程消耗大量能源,粮食贸易会加重其农业用能使用负担,这表明目前粮食贸易引起的资源再分配情况还有待优化。③研究国家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流动网络已分化出社团结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积极参与粮食国际贸易,在社团内核心贸易国的辐射带动下,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能得到一定改善。④非“一带一路”重要粮食贸易国在保障“一带一路”国家粮食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资源,在贸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可以考虑通过农业贸易来优化本国农业资源结构,并加强农业合作,提高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今年,日喀则地区按照“一产上水平”的战略要求,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示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狠抓了种植业生产工作,确保了粮食安全。全地区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7.76万亩,比上年增加0.3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81万亩,比去年增加0.6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82万亩,  相似文献   

16.
杨俊杰  陈胜明 《软科学》1993,7(3):62-64
<正>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它是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土地,再一个是物质技术投入。近几年来,在我国粮食生产上连续出现“双减”(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和单产总产下降),“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粮食减产太多,二是担心粮食库存量有减无增),而以下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也是目前  相似文献   

17.
在粮食连年增收的同时,粮食产销平衡区却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软肋。本文以粮食产销平衡区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2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3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步伐,是重庆市缓解粮食作物与菜瓜果作物竞争态势,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和菜瓜果产量、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基于重庆的经验,研究认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业政策方向有必要从"一个专注"(专注于粮食生产)向"两个结合"过渡,将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作为着力点,推动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强度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3年的116个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大城市郊区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期收益不同,农户在各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质量、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在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投入方面,根据建立的劳动力质量投入模型进行计算,平谷区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非农产业要高于农业产业,经济作物要高于大田作物,具体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同时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的趋势明显;在农户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方面,资本投入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果园、菜地、大田,要素投入组合结构从好到差的顺序是:菜地、果园、大田,两个排序中经济作物都要高于或好于大田作物。分析认为稳定市场预期对于大城市郊区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是:(1)水稻抛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炳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3):202-205,241
本文简介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作物长势监测、主要作物产量预测、粮食产量预测、时空结构监测和粮食供需平衡预警等五个子系统。具体介绍了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产品的应用,包括国内外农作物长势监测、作物和粮食产量估算、种植结构监测、复种指数监测以及旱情监测等内容;同时就系统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