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债逼出《高老头》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负债逼出《高老头》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负债逼出《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可是,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而被逼写出来的?据说当时巴尔扎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负债累累,急需用稿酬来还债,于是他每天写作长达20个小时。为了提神,就喝很浓的咖啡。在这种情况下,他用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高老头》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  相似文献   

4.
<正>负债副出《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据说当时巴尔扎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负债累累,急需用稿酬来还债,于是他每天写作达20个小时,为了提神,就喝很浓的咖啡,用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高老头》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  相似文献   

5.
正负债逼出《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据说当时巴尔扎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负债累累,急需用稿酬来还债,于是他每天写作达20个小时,为了提神,就喝很浓的咖啡,用惊人的速度写出了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巴尔扎克后期的重要小说之一,无论从思想性或艺术性来说,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在《献词》中说:“这部小说是我下了决心要写出来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八年以来,我多少次辍笔,又有多少次再执笔写这部书。”可见作者创作之艰巨和用心之良苦,《农民》显然是他的力作之一。从题材来看,这篇作品已不象他早期作品那样,往往描写的是家庭内部矛盾冲突,而是描写了一场你死我活、短兵相接的阶级斗争。无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不怕改,在一定意义上说,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别说一般人,即使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都重视这个"改"字。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杰出的世界名著。巴尔扎克创作速度很快,数量也很多,但  相似文献   

8.
陈亦权 《成才之路》2009,(28):I0001-I0001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一部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文化界。但是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很不以为然,甚至有许多人对这本书发出了不认同的声音。有一次,一位名叫萨乐毫姆的读者从里昂给巴尔扎克写了一封信,说:“你那《最后一个舒昂党人》算是什么作品,你到底会不会写小说,你审视过自己的观点吗?”之后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巴尔扎克看完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给萨乐毫姆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9.
闲时读书,曾读到过一则巴尔扎克的轶事。有一年,巴尔扎克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内容是,有个知识分子,虽然颇有才气却不被社会认可,只能在反复拼搏后极凄凉极无奈地死去。小说写好后,主人公的名字却迟迟未定,因为巴尔扎克一定要给他起个"足以代表他的一切"的名字,决不能随意为之。巴尔扎克反复思考,不仅查  相似文献   

10.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英国文学家毛姆曾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属于作者前期的作品。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原名《初次印象》。时隔十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是每个学生要做的事,有的孩子喜欢。也有的孩子不喜欢。喜欢写的孩子往往越写越好,不喜欢写的往往是被逼着写,这样的作文当然是言之无味的。  相似文献   

12.
曹禺的《日出》是蜚声剧坛的名著,用电视艺术手法对这部名著作了较好的改编,延伸和充实,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剧情、主题思想,仍然是忠实于原著的,而五更丰富了原著的戏剧性,增强了观赏性。不足之处是写陈白露又增添了干妈这个人物,削弱了原著人物的思想性格,写李石清增添了不必要的情节,但总的来看,仍是忠实原著的成功之作,为改编名著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读后感”是一种小型的议论文,是人们读了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之后所写的感悟和体会。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是初中主议论文写作入门的一种极好的形式。本期“名著读与写”将为你带来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经典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让我们在文字里找回最初的自己。  相似文献   

14.
“读后感”是一种小型的议论文,是人们读了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之后所写的感悟和体会。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是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入门的一种极好的形式。本期“名著读与写”将为你带来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经典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让我们在文字里找回最初的自己。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着魔”有一天,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正在伏案疾书,撰写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此刻有位朋友来访,见巴尔扎克全心投入的样子,不便打搅,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突然,巴尔扎克走到他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大声痛斥道:“你,你,使这不幸的少女自杀了!”这位朋友被弄得不知所措。原来,巴尔扎克正全神贯注地赶写书中的欧也妮自杀的一节,并误把那来访的朋友当作是查理了。罗丹忘客有一天,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邀请他的好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维格来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喜欢语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学生经常被老师逼着读书、逼着写作文、逼着做试卷。凡是被逼着做什么事的人,是不会喜欢所做的事的,因为喜欢的事不用去逼,他自会乐此不疲地去做。所以,让学生喜欢语文不能靠“逼”。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喜欢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一天到晚不读书、不看报,一年也不写  相似文献   

17.
曹禺的<日出>是蜚声剧坛的名著,用电视艺术手法对这部名著作了较好的改编,延伸和充实,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剧情、主题思想,仍然是忠实于原著的,而五更丰富了原著的戏剧性,增强了观赏性.不足之处是写陈白露又增添了干妈这个人物,削弱了原著人物的思想性格,写李石清增添了不必要的情节,但总的来看,仍是忠实原著的成功之作,为改编名著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概述文化名著评赏,这是一个含义颇宽的概念。可以这样说,凡是与文化相关的各类著作——比如山水、服饰、建筑、宗教……的各类著作,只要它得到社会的承认,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都可对它进行分析、探讨、鉴赏。可以说,只要是对与文化相关的各类名著进行评析、鉴赏的文章,都可称为文化名著评赏。每一部文化名著,都蕴藏着或艺术、或科学、或审美的魅力,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地玩味、咀嚼。在对文化名著的开掘评赏中,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充实我们的生活情趣,提升我们的审美品味,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中学生写文化名著评赏,一般不是为了评论作者写作的得失或总结写作经验、规律,而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部名著,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认识感悟,提升自己和读者的阅读鉴赏能力。因此,评赏的角度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  相似文献   

19.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文不厌百改”,从某种意义讲,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终成名典,巴尔扎克惨淡经营,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部不朽的名著,前几年曾拜读过,前不久再读<老人与海>,又一次被小说中的主人翁圣地亚哥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