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与问》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进行观点论证时,以哥白尼和沈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为例.充分论证了“‘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所选的这两个例子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内化和思维训练的好凭借。  相似文献   

2.
勤学好问     
学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冒昧地问一下。老师:学生就应该勤学好问!你说吧。学生:我妈妈叫我问您,您这条裙子是在哪儿买的?勤学好问@上官飞雪!541004广西桂林市环城南一路3号长盛时代5栋4-4  相似文献   

3.
《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围绕"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一观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怎样利用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写说理文的方法?几遍研读后,我发现如下引导读写,渗透可以达到无痕。一、首尾呼应呈论点———言之有序师:同学们,我们以前也学习过说理文,比如四年级学过  相似文献   

4.
"问"才是学问之源,创新之本。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保护好儿童的这一天性,是使其善学求知的前提条件。学问即是要通过勤学好问而获得广博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效能感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方法。学问既是静态的结果,又是动态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所期许并要达致的结果。要做真正的学问,首先应该摒弃学"答"模式,回归到学"问"之学问。从问中学才是学问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5.
梁岗 《家长》2011,(5):49-51
刚刚开学不久,老师们就接连反映,高一新生丹阳特别喜欢问问题。本来勤学好问是好事,但他问的问题好像很"傻",而且问过之后,他自己又恍然大悟般地说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问题意识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而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不仅要想问、好问,还要敢问、善问,通过设计情境,由学生兴趣入手,民主平等地沟通,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最终形成"问题意识",而这种好习惯却是终身受益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不懂就要问,勇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神,值得学习。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苏教版的十二册教材中,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篇说理性课文,《学与问》便是其中一篇。依循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但课上完,发现"感知问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整节课,学生在沉静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辨别,对说理文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选取事例的考究有了清晰的  相似文献   

9.
<正>1初为教师,勤学好问,在勤学、反思中成长1984年8月,我从徐州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来到东海县白塔中学任教。第一学年任教初一植物学和初三生理卫生,兼任初一班主任。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我都采取勤学好问、加强反思的策略进行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好问。只有当问题涌现的时候,阅读才真正开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篇课文叫《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私塾先生质疑问难的故事。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演绎类主观题是近年来政治科及文综高考中常见的题型,通常给出一组材料,要求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XX道理的?”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2)问、重庆卷第38题第(2)问、海南卷第26题第(2)问、江苏卷第37题第(1)问、宁夏卷第39题第(2)问等。试题要求考生以试题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为出发点,以试题限定的理论知识为着眼点,在从材料中归纳出一般结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好的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强烈刺激信息,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导火索,是点亮学生思维的启明灯。俗话说:“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和问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对学生而言,就是要不懂就问、勤学好问;对教师而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3.
好问与互学     
好问与互学福建杨呈辉好问与互学是成人学习的重要方法。《易经》上说:"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就是说,通过"学"汇集、积累各种知识;通过"问",辨别、掌握各种方法。在我国还有一句古话:"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显然,在我国很早就重视勤学好问。个人的独...  相似文献   

14.
买茶叶有三个人买东西,店主问第一个人":你要什么?"第一个人:"我要一包上等茶叶。"于是,店主架上梯子,爬到楼上拿了包茶叶下来。他又问第二个人":你要什么?"第二个人":一包上等茶叶。"于是店主只好又架上梯子,爬上去拿下一包茶叶。他问第三个人:"你也要一包上等茶叶是不是?"第三个人":不是。"店主听了就从梯子上下来了,他一边把茶叶给了第二个人,一边问  相似文献   

15.
戴加成老师将美感作为"第七感",指出寻找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第七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理性地剖析了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寻找"第七感"的诸如"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美化教学运作中的行为"和"营造教学流程中的审美场"等运作要点。本文借助对戴加成老师新作的剖析与梳理,把握戴加成老师职业思考的逻辑脉络,即物理课堂教学应基于"真""善""美"而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6.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秦锡纯《不懂就要问》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是一篇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的好教材。全文由9个自然段组成。第一段,介绍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教背诵,从来不讲。第二至七段,叙述孙中山向先生...  相似文献   

17.
讳输棋     
有自负棋名者,与人角,连负三局。他日人问之曰:"前日与某人较棋几局?"日:"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明·冯梦龙《广笑府》【解说】有个人自诩棋艺高超,和人下棋,却一连输了三局。过两天,有人问他:"前天你跟某人下了几局?"他说: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勤学好问的品质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有助于其想法的创新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并非学生的母语,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兴趣较弱,部分学校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采用以问激趣、以问促思,促进学生的对话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19.
阿C正传     
阿C姓甚名谁隐去,只知他是来自KD的一名转学生并且住校,寡言少语。不过两个星期之后,大家还是熟识起来,这倒不是同学们发扬风格,主动关心新同学,而是阿C勤学好问,喜欢请教同学们问题。问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学与问》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进行观点论证时,以哥白尼和沈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为例,充分论证了“‘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所选的这两个例子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内化和思维训练的好凭借.但是,要让学生对这样的议论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通过阅读提高感悟和认知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在联系中感悟、在联系中认知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