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子围小说擅长通过表现普通人在种种现实境遇中身份意识的变化探询人的精神世界。在身份意识与文化、身份意识与职业、身份意识与性别的关系缕析中,津子围笔下的普通人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精神状态。津子围在表现笔下人物的身份意识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身份意识,体现着他对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向度的关注,这使得他的小说具有了较深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金采  赵莉 《英语广场》2023,(5):56-59
随着庄园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外不同作家将小说的背景放在庄园中。依托庄园这个宏大的建筑,作家们叙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许多具有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同时促进了女性主义的发展。于书中的女性而言,“庄园”既为她们提供了物质的保护,也严重束缚了其精神生活。本文以《简·爱》和《雷雨》这两部小说为例,分析在中英文学中“庄园”这一意象在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鲍德里亚、凡勃伦等人的消费理论,通过身体、服饰和住宅这三大消费符号来解读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小说中的嘉莉在对物的过分崇拜及高度欲望中丧失了自我,精神世界非常空虚.小说反映了在美国镀金时代,人们生活在由消费社会所带来的虚幻之中.由此可见,个人想要通过消费来建构自我身份及追求自我完美根本就是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4.
冯沅君和宗璞都是进步的学型女作家,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爱的情愫,在小说中体现了广博的人间情怀。不同的是沅君的创作更多地体现了西方化所绐调的以个人为中心,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人精神,宗璞小说中的人精神更带有民族性,关注事例物思想解放与自由。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在两位女作家的小说中,使其作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亲和力》是歌德晚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时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其中关于乱伦爱情的叙述,受到一些批评家的非议,直到进入20世纪批评者们1才逐渐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伟大与深刻。本文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生态批评的双重视角,对《亲和力》进行剖析,指出小说的悲剧意义不在于伦理秩序重建后所带来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分裂;另一方面,小说中对庄园的修建,对大自然的描述,在人的精神的内在方面与席勒所提出的"完整的人"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身份认同为视角,作者从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方面表现了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身份迷失、身份追寻与身份重获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该小说身份认同的主题,以此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当代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小说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制造了一个人形怪物,怪物在学习人类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被语言同化,它希望得到人的身份,改变自己的“怪物”身份。但怪物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它被指定的身份和命运。怪物最终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与人类为敌的“怪物”。怪物的身体和它的罪行都是人类的创造物。  相似文献   

8.
以新世纪来刘震云小说的最高成就《一句顶一万句》为例,从小说中人物的伦理观念和身份认同角度切入,进一步挖掘该作品的深层精神内涵,从而分析刘震云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精神危机书写,主要表现在伦理危机和身份危机两方面。小说中的伦理危机主要表现在亲情的扭曲、婚姻的错位以及朋友之间的无法信任;而人物的身份危机体现在主人公不断更改的姓名上,主要由无法与他人构建对话,精神"原乡"缺失引起。最后得出精神危机尚无法终结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态批评的一个分支,精神生态批评关注的是人自身“内在自然”的平衡,即人的精神生态的平衡。谭恩关是当今世界文坛最受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接骨师之女》是她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挖掘、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接骨师家族的三代女性跌宕起伏的命运。文章从小说中三位女性对爱和自我身份的困惑入手,探析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以期加深对精神生态批评及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多丽丝·莱辛的《简述地狱之行》探讨了精神病患者沃特金斯的身份,揭示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工业革命后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在费伦的叙事判断理论关照下可以发现:小说人物对沃特金斯身份的阐释判断推进了小说的叙事进程;不同小说人物的信件展示出他们对沃特金斯身份的伦理判断,引发读者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索;医院、病人身份、病人梦境及相关信件这四种叙事元素的综合运用促成读者作出基于阐释判断与伦理判断的积极的审美判断。这三种判断推动了小说在叙事形式、叙事伦理和叙事美学上的融合。作者对沃特金斯康复历程中的身份探讨,映射出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战争创伤、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主要女性形象,在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三个时间点上均有明显的身份变化,这种身份的单向变化体现出了她们的滑动,而主人公安娜又是其中唯一一个经历了两次滑动的人物。安娜的第二次滑动(毁灭)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深深根植于托尔斯泰的精神内核之中。从托尔斯泰在“庄园性格”中形成的家庭观、在东正教影响下形成的婚姻观、双重维度的涤罪观以及矛盾的信仰探索过程,我们均可窥见他安排安娜第二次滑动(毁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点和空间建构角度来解读伊夫林·沃小说《一把尘土》。通过仔细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物理空间赫顿庄园、伦敦公寓和亚马逊丛林,本文发现地点与空间不仅能够刻画人物性格,而且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衰微境况。本文以小说事件发展为主要线索,结合物理空间的描述与人物精神空间的探析,来更好地理解《一把尘土》所蕴含的空间特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面纱》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女主人公凯蒂在经历了幻想破灭和生死离别之后,将生活的面纱从眼前揭开,并且实现了精神觉醒。本文试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深刻分析小说中作为"他者"的东方人身份与作为"自我"的西方人身份,从而剖析毛姆小说中所体现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5,(6):84-88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历程展现犹太人在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中体验的对生存的焦虑和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小说中的犹太文化要素——受难和流浪的犹太母题、积极肯定的犹太伦理以及犹太边缘身份叙事——被消解为文学的潜在媒质,显示出形而上的普遍意义,因而赫索格的精神困境代表了西方社会的典型困境。贝娄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彰显了作家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5.
莎拉·格鲁恩的小说以动物为主体,以小说人物不幸的家庭背景及生存困境为依托,指出当代社会建立人与动物平等关系的必要性。通过为动物命名、强调动物的繁殖能力等叙事技巧解构了动物"他者"身份,确立了动物的主体地位,对于客观处理生态危机及人类精神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蔡逸君的小说《蓝色的马》对社会生活中人的内心深处所普遍存在的单调、精神空虚、深感为物所累、为物挤压而产生的无名恐慌心理情绪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所引起的心理变态进行了深刻、准确的揭示,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到的思想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琴人形象在明清琴乐小说中发生了诸多新变,其文人身份得到认同与凸显:琴人由超现实人物大量转为现实中人,在精神域场展现了文人气质和文人品格,神秘性逐渐隐退;琴人形象塑造出现意境化倾向;古琴作为雅化和衬托琴人品格的人文环境备受关注,是文人沟通天地的精神载体和文人身份的表征,“琴挑”也成为男性文人追求情爱的惯性模式.以上新变,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相似文献   

19.
以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知识解读该部作品的宗教痕迹。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小说塑造了几个性格迥异的牧师形象;二、小说人物道德对比体现出的宗教影响;三、小说女主人公身上散发的宗教气息;四、字里行间频繁出现的宗教词汇。研究发现《曼斯菲尔德庄园》受到宗教的影响,再次证明文学与宗教学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凯普什系列”小说通过其人物有违自身社会地位和族裔身份的形象展现出强烈的反叛色彩,该系列中《欲望教授》和《乳房》两部早期创作的情节高度关联的小说通过身体变形、心理变形和身份变形三种人物的自我变形范式建构其自我反叛形象,映照并隐喻传统犹太神秘体系中的灵魂转生观点,反映出二战过后的数十年内,美国社会个体人物所面临的精神危机、身份危机和丧失自由的危机等深刻社会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