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特别是责任意识培养,应该成为重要内容和目标追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设置多元链接和对接处理,促使学生形成崭新的情感体验,通过链接教材、链接生本、链接生活、链接社会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责任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学生从小就形成这种意识,其在之后的成长中才能逐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小学教育阶段的诸多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最优选择。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适宜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责任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使其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与体悟,从内心深处萌发出责任意识,这对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并固化。责任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展开探究,研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路径:创设教学情境、组织角色扮演和积极开展实践等,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是社会的精神风貌。不少中学生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可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玉  陈美兰 《江苏教育》2023,(14):54-56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行动指南,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家国情怀,胸怀祖国人民;开展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聚焦项目实践,引导学生依规依法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87):160-162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教育各方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应强调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进程,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课程中较为重要的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与此同时,责任意识是目前学生综合能力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学生个人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但基于目前的中考政策和教学现状,教师及学生均未重视该科目的教学与学习,从而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无法发挥其对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快初中道德与法治责任意识渗透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9):97-98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突出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本文从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宣传与教师引领相结合、长期格局规划与短期活动安排相结合等方面探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瑞英 《亚太教育》2019,(9):191-19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中,针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等素养,也提出了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细化教学、合作教学、情境教学三个方面为基点合理规划教学,最终逐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现代教育背景,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探讨了三大教学策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学习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10.
责任作为每一个公民必须要具备的传统道德之 一,要做好教育研究工作,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利用《道德 与法治》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 意识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学阶段,不仅需要开设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同时还需要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教师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研究将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意义,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有序参与三个方面。初中段“责任意识”目标共4条,可以概括为家庭和职业责任意识教育目标、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目标、国家责任意识教育目标、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教育目标。通过对比小学和初中核心素养学段表现,可以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把握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更好地提升学生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83):136-138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初中生人格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培养他们的责任认知,促进他们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以此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构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本文就从案例分析、生活联系、时政引入、社会实践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稳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凭空洞的说教,教师要紧紧抓住当下社会的正反群像进行施教,并以之为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意识的价值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危害,再通过对两类群像的辨析,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责任之于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邹瑜梅 《亚太教育》2022,(24):147-14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小学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领域和素养培养领域。而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接受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忽略了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内容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强化责任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从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增强学生爱国意识、规范学生个人行为、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多数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强烈,以至于个人价值观趋向严重扭曲,这就给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载体,并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个人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陈瑞春 《考试周刊》2023,(14):112-116
新时代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还要帮助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因为只有拥有丰富学识与良好责任感的学生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刚刚接触教育时,就必须向学生传达“责任”的概念与意义,进而让学生一直走在培养自身良好责任意识的道路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创新与改革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将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作为教学基础,采取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文章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于学生各类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加强了对于传统道德内涵以及思想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初中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继而确保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这一内涵,促进其素质全面提升,带动初中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