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反思人类社会资源观的演进路径,要求我们实现以下5个转变:单一资源观向复合资源观的转变、粗放型资源观向集约型资源观的转变、生产优势资源观向市场优势资源观的转变、有形资源观向无形资源观的转变、数量型资源观向质量型资源观的转变。可以预期,实现资源观的转变,确立新的资源观,将有利于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观与教学观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我国目前的知识观在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从重视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走向重视知识的建构性、个体性与情境性。知识观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观的变化,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反映知识观变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观问题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所谓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一切与资源的探索与评价、规划与配置、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工作,都受着资源观的显著或潜在的影响,不同的资源观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带来不同的效果。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有新的资源观。在此,主要讨论资源的时代观、地位观、辩证观、系统观、层次观、发展观、开放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法制观等10个资源观,用以阐述对资源问题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日趋深入和复杂的状况下,教师需改变固有的教育目的观、知识观、教学内容观、师生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顾小明 《科教文汇》2010,(11):24-25
在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日趋深入和复杂的状况下,教师需改变固有的教育目的观、知识观、教学内容观、师生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工业技术观、生态技术观各自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和谐技术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样本,编制《公安院校大学生劳动观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劳动观总体状况良好,不同年级学生在劳动目的意义观、劳动荣辱观、劳动分工观三个因子和总体劳动观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劳动目的意义观、劳动荣辱观两个因子和总体劳动观上具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学校重视、课堂教学、辅导员管理、家庭教育对劳动观三个因子和总体劳动观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提出有的放矢地推进公安院校劳动观教育、发挥教师在劳动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家校一体化劳动观协同教育平台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接着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观、结构观、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的启示,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教育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在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及评价观的反思、批评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出发,论述了它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黄春琳  陆珉 《科教文汇》2012,(21):46-46,48
文中就容易忽视的一些教学细节,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改革提倡的各种教学方法,包括研究式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探讨了一些简单有效且易于实践运用的教学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春琳  陆珉  唐涛  李禹 《科教文汇》2014,(19):21-23
文中分析了大学教师评估体制不完善所引发的矛盾,突出教师主动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揭示大学教师教学技能的问题,说明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主动接受培训的必要性。文中还就如何实现主动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教学方法,介绍了多种寻求教学反馈的途径,提出了教师要通过“知己”和“知彼”来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通过不断反馈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高水平教学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质量要通过教师认真的课前准备和适当的教学设计。针对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丽霞  张宏 《科教文汇》2011,(28):118-119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综合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的经验,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检测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将实践教学和综合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以促进高职院校的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葛萌 《科教文汇》2013,(2):104-105
德语强化教学和德语专业或公共德语教学因其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也是不同的。然而目前大部分培训点的德语强化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仿照德语本科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德语强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本科德语以及专业德语教学有或应有哪些区别?以及如何展开德语强化教学?本文将在此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推动德语强化教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妙霞 《科教文汇》2011,(21):102-103
本文通过对信息反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及教学策略的调控的阐述,说明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调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强连红 《科教文汇》2014,(22):40-41
在4A网络教学平台下,高校历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都需要重新加以修改。以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为基础,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对目前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适应这种趋势构建“教与学并重”的新的历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葛萌 《科教文汇》2013,(1):104-105
德语强化教学和德语专业盛套共德语教学因其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也是不同的。然而目前大部分培训点的德语强化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仿照德语本科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德语强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本科德语以及专业德语教学有或应有哪些区别?以及如何展开德语强化教学?本文将在此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推动德语强化教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君  周凌云 《科教文汇》2013,(10):84-84,86
双语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随着交通工程的飞速发展,交通工程学的双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本论文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出发,结合交通工程学课程特点,并总结我校目前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方法的现状和效果,找出目前教学方法中的不足,研究并提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基于浸泡式的双语教学方法。最后论文提出实现浸泡式双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璀玉 《科教文汇》2012,(21):63-64
CorelDRAW课程的教学要有效,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的探究,制定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采取直接教学、探究——发现和合作教学等策略,才能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