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际交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更是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偏差、不良情绪、人格差异障碍等,而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等促成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因此,从端正认知、驾驭情绪、完善人格、提升沟通技巧方面对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进行调适有着较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更是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院认知偏差、不良情绪、人格差异障碍等,而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等促成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因此,从端正认知、驾驭情绪、完善人格、提升沟通技巧方面对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进行调适有着较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付出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付出的成本是无形的心理因素时即为心理成本。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心理成本具有其独特特点。本文旨从大学生心理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和功利性分析两方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成本的投入动机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阶段是一个关注交往、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本文在简要分析大学生常见交往障碍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调适交往障碍的方法,从而让大学生掌握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如何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问题非常复杂,这也自然而然影响着大学校园。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当代所有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付出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付出的成本是无形的心理因素时即为心理成本.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心理成本具有其独特特点.本文旨从大学生心理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和功利性分析两方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成本的投入动机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人际交往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常见交往障碍主要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很少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心理适应时,要从多方面考虑,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办法,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根据研究所得出结论与建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存在的两种角色现象:一种是短暂的怀有感恩之情的人;一种是日常的处于戒备状态的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这两种角色现象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有助于高校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青年期是个体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称成年初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7、18~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对他们来说,学会人际交往是面对未来社会、求得生存的重要武器,它对青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人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个别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的现状,有些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或回避直接接触,甚至对直接交往产生恐惧,从而导致个人心灵的封闭,出现了一种"人机关系好、人际关系差"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在每个成长阶段逐渐形成的。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在成长的各阶段养成的。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结构、心理控制源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并分析它们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抽样,从济南市高校抽取学生300人作为施测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资料、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人际信任显著高于男性、核心家庭的人际信任明显高于扩展家庭、家庭结构与是否独生交互作用显著。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显著负相关,同伴家人信任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存在负相关,无直接关系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呈负相关。人际信任可由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来较好地预测,内控性通过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学风建设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培养健康人才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及构建和谐宿舍关系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大学生应规范个人行为,注重思想品德修养;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管理艺术,进行科学引导;整合学校与家长的力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人际交住能力是否存在相关.本研究随机抽取徐州地区四所高校2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收集数据。结果发现:本科生比大专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具有优越感,因而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军校生、国防生、普通大学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154名军校生、139名国防生、161名普通大学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偏执因子上的得分军校生高于国防生:国防生、军校生在SC]一90上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地方普通大学生。结论:军校生、国防生、地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良好.军校生、国防生心理健康明显优于地方普通本科大学生.军校生与国防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之一,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除培养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外,学会自我保健、调整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出相应的对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