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语课堂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一位中国教师和一位外国教师的二语课堂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之权力距离出发,解释二者课堂行为之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众多一线教师的二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研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特征,在对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对话性和策略性的描述中,探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实质: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许洁婷 《内江科技》2010,31(3):181-182
文章论述了非言语教学行为的分类,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中非言语教学行为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师运用非言语教学行为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更是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课堂现代信息技术虽然高速发展,但师生言语互动仍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途径。本文研究了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影响,分析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方法的限制,提出了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工科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分析方法。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的研究可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掌握整体教学情况,改善语言表达,增强师生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申 《科教文汇》2010,(29):14-16
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同时结合教师个别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归纳总结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现象,并分析该现象的成因。研究发现女教师善于运用接纳感受型评价言语行为;男教师则在批评否定型与命令指正型评价言语行为运用上更具优势,但同时男教师极易发生无评价的课堂行为。本文在课堂观察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人们并不只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语言之外还有多种辅助交际工具,如文字、非言语行为、标志性符号等,其中非言语行为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中尤为重要,无时无处不在。面部表情是非言语交流中的一种。面部表情多种多样,特点鲜明,每种都有独特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主要探讨面部表情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  相似文献   

8.
胡启海 《科教文汇》2014,(14):62-63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语言观及顺应论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探讨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现状、生态教学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曹美兰  于湘泳 《科教文汇》2009,(27):107-108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淑芬  余芳 《科教文汇》2013,(4):89-90,92
拒绝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和道谢、许诺、命令一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较少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即以北京、广州和武汉的几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主要研究了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拒绝言语行为能力及策略选择,结果显示,学生拒绝言语行为能力普遍较低,多使用间接拒绝语义成分,倾向使用道歉加理由,加提供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拒绝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和道谢、许诺、命令一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较少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即以北京、广州和武汉的几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主要研究了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拒绝言语行为能力及策略选择,结果显示,学生拒绝言语行为能力普遍较低,多使用间接拒绝语义成分,倾向使用道歉加理由,加提供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江小斌 《知识窗》2014,(8):44-44
课堂问题行为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美国教育家琼斯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它包括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使教师忙于处理问题,而失去大量本应用于教学的时间;消耗师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使师生之间失去信任,阻碍了师生合作关系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教师应积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应妥善处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宝军 《科教文汇》2012,(35):97-97,114
本文尝试对优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第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第二是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应加入情感,第三是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第四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五是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评价训练.  相似文献   

16.
商务谈判中离不开双方谈判人员的语言交流.而沟通并非仅仅依赖语言交流来进行,贯穿商务谈判过程的非言语行为值得我们去考察、研究.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入手,来探讨非言语行为在日语商务谈判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7.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施事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在不同的交际关系中,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间接言语行为。本文分析了《当幸福来敲门》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中出现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8.
张小南 《内江科技》2010,31(9):35-36
间接言语行为就是说话者未按照其真实的意图来进行言语交流的一种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种: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它可以用于向别人提出请求、对别人表示礼貌或者委婉的拒绝别人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杨克诚 《大众科技》2013,(4):189-191
通过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小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活动进行了语义分析,探讨了非言语行为沟通对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信息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言语表达中,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巧妙地运用眼神艺术,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辅助教学,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调控学生的行为,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