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用户对多语言信息表达与获取的迫切需求,可比语料库的研究和开发逐渐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研究者和系统开发人员的关注重点.从跨语言信息检索视角出发,可比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主要有提问式翻译法、特征过滤法、中间语言翻译法、文本翻译法和同源匹配法等.我国可比语料库的建设,应在充分考虑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根据用户需求选择适用的构建方法,完善文本翻译及术语抽取技术,并优化文本对齐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荣广 《出版广角》2015,(14):114-116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与我国现当代文化的源泉,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出版必然成为我国提升国际形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典籍的对外翻译出版传播必然涉及我国固有意识形态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并由此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及文本的接受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杨氏夫妇译介的《宋明平话选》,指出典籍外译中译者必将受到原语意识形态和译语意识形态的双重审查,从而阐明意识形态在典籍对外出版和传播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亮  姚长青  何彦青  李辉 《情报工程》2017,3(3):064-076
统计机器翻译往往存在待翻译文本来源多样和领域不一致的问题。为了提升面向不同领域的文本的翻译质量,需要根据待翻译文本对训练语料进行筛选以达到领域自适应的目的。目前统计机器翻译的领域自适应方法以目标数据为基准,着重利用统计技术对训练数据或者翻译模型进行领域的适应调整,缺乏明确的领域标签。本研究在本组之前研究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对短文本进行建模,构建合适的网络结构进行有监督学习,获取完整的句子语义信息,按照待翻译文本的领域信息对训练语料进行归类筛选,获取与待翻译文本领域一致的训练数据,并将其应用到统计机器翻译中。本文采用万方英文摘要在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上进行测试,仅利用部分训练数据就得到了超越原始训练数据BLEU 打分的翻译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面向国际社会出版、发行,具有重要的外宣价值,对加快推介我国社会与文化的世界形象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图像翻译文本时受到文本叙述和互文修辞的指导,图像运用转喻和对比修辞翻译文本,诠释了文本以外的意识形态,建构出习近平在对外传播语境中运筹帷幄的大国领袖形象和在国内宣传语境中众望所归的核心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5.
法学学术译著是我国法学类图书的主要类型,因其创新性与可借鉴性受到法学学者的广泛关注.近五年,我国学者引介至国内的法学学术翻译作品数量逐渐增多,突破了单纯的理论作品与教材类作品的引进,在内容上也各具特色.然而,因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阅读质量.学术译著,不同于其他翻译作品,是读者进行学习与研究的基本参考资料,在翻译时,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要求.作者认为,有必要就法学学术翻译的一般要求与标准进行阐明,以利学者、译者在借鉴、翻译当今世界前沿法学学术理论成果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懿文 《今传媒》2020,28(5):153-154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并诱导游览行为。所以,旅游景介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明确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广我国旅游资源,传播中国文化。本文结合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以下简称"赖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根据我国旅游景介文本不同的功能性和目的性,以陕西省4A级以上景区的网上景点介绍为例,对该类文本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推动我国大众类图书进入西方主流市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影响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早日正视并克服翻译选题范围偏窄、翻译质量不高、翻译人才稀缺、翻译行业管理失范等制约我国大众类图书“走出去”的瓶颈,通过扩大翻译选题、狠抓翻译质量、建立汉学家翻译人才库、完善行业管理工作等途径,早日解决当前面临的翻译问题,以推动我国大众类图书更好、更快地进入西方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本土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当下,国内观众对外语影视的需求持续走高,中国优秀影视内容的对外传播需求亦不断扩大,提升本土字幕研究数量与质量以服务字幕翻译实践的迫切性日益显现.在此语境下,学界有必要及时回顾国内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并为其发展建言.本研究旨在系统评述国内近二十年在字幕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不足,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内字幕翻译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翻译经典研究聚焦于经典如何在翻译中得到建构或解构,而忽略了经典文本本身对译入语语境的互动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十七年”(1949-1966)对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出版,认为在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中,此阶段的经典翻译和出版旨在完成三大国家叙事:信仰的赓续,价值的认同,形象的建构.对“十七年”经典翻译与出版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翻译与政治的共谋,体悟文本之外的翻译张力.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化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前夕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第四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高潮.五四时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翻译作品数量、范围、质量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上,国外畅销书的中文译本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但翻译质量却得不到保障.本文以赖斯的翻译类型学理论为基础,以2011年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中信版)为个案进行分析,揭示了畅销书翻译质量堪忧的现状,旨在引起人们对畅销书翻译质量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学翻译在引入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促进中西方文学艺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西方文学翻译的质量普遍不高.接受理论为提高西方文学翻译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指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读者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赵金凤 《兰台世界》2016,(22):100-103
英籍翻译家戴乃迭的译介活动跨越半个多世纪,在不同历史阶段受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对源语文本的选择体现出不同的倾向和特点.研究发现,戴乃迭的文本选择是她对自身内在需要和外部翻译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结果,但就外部环境而言,她所处的源语生态环境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韦健 《兰台世界》2012,(19):55-56
鲁迅的文学事业应该说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作品开始的。从1906年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直到鲁迅离世前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几乎一生的时间从未停止翻译活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在研究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学翻译是从原有文本到翻译文本的直接文本形式转换,制约着对鲁迅翻译作品的传播和研究。从《域外小说集》最初刊印的数量来看,仅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存在四种怪现状:翻译作品份额巨大;重复引进,译本泛滥;系列作品跟风涌入,鱼龙混杂;翻译粗糙,质量低劣.当前儿童文学翻译和出版是乱象横生的假繁荣.只有儿童文学的翻译界、出版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12,(12):116-116
"作家们的作家",这是人们对博尔赫斯的至高评价。它在中国的流行,则多少说明了中国作家对博尔赫斯的敬畏。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谁不读博尔赫斯,就必定是文学之盲;谁不谈博尔赫斯,也仿佛等于无知浅薄。这样一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文学时尚,终于使博尔赫斯在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生根开花,也使中国  相似文献   

17.
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将意识形态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即意识形态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译者的具体翻译策略,影响翻译理论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策略——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目的并对旅游资料进行文本分类,然后结合Nord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的结论,即译旅游广告,可采取工具翻译;译导游词,可采取文献翻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不同文体文本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中实现功能对等的问题,文学及日常生活用语翻译的困难主要源于文化认知差异,而专业知识则是科技商务管理方面文本翻译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译介研究以翻译研究为多,余华作品"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表明编辑环节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余华作品英译本(正副文本)的研究,发现余华作品英语译介中正文本的编辑行为主要有三类:诗学规范类编辑行为、背景知识类编辑行为和个人喜好类编辑行为;副文本的编辑主要体现在对封面、标题和版本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