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旨在高等教育层面提高学生的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但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还要依靠具体的教学模式及其理念的建设与确立。从“生态化”的视角透视大学语文教学,认识课堂中的环境及其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归纳其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规律,这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它给大学语文教学将带来观念性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1-22
随着"读屏时代"的到来,手机阅读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成为在校大学生主要的数字阅读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行为特征,对在当今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基于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特征应采取的服务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9)
以广州工商学院《实用大学语文》为教材分析大学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从评价构成的三个方面即阅读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来思考评价的提升途径。始终抓住人的主动性,从教师和学生双方入手,最终实现教与学的互进。 相似文献
4.
5.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院校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增强教学审美效果等方面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6.
曹丽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7-11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职教20条,文章从师资、教材和教法3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师培养、教材开发、教法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三教"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大量信息冗余,各种媒体兴盛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移动媒体的冲击下,也试图在节目内容上,以及营销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多屏共存,跨屏传播现象已不足为奇,使传统电视在竞争中与网络平台及移动终端媒体共同联动,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在不同平台上投放,受众可以根据个人个性需求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跨屏体验。 相似文献
8.
张会会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4):90-91
大学语文是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显然满足不了新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教改的终极目标——培养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0):82-83
大学语文应该是这样一门课程:在中小学极度重视其工具性的基础上完成其人文性的转化,实现其感受美、欣赏美,体悟人生、涵养性情,激发创造力、培养想象力的功能,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但现实中大学语文课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准确,致使语文教师和研究者在教学和教改过程中各行其道,致使课程逐渐偏离了轨道,最终走上了"人生"的边缘。只有准确界定其根本目标才是指向大学语文的"复兴"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立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不论是教学体制还是教学方法上均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使大学语文课程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探索一条适合21世纪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微微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130-131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语文素质及大学语文课开设现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体育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课教学,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的学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同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来提高体育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体育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9):55-56
民办院校的大学语文状况不容乐观,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试图通过经典诵读、深入讲解作品文化内涵、了解语文之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重视语文,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4.
现代阐释学的出现和发展对现代人文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语文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所产生的意义。从现代阐释学出发,"阐释"并非作者自我意识的"独白",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视域交融",一种对话与交流,这将对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本质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捕捉到学生的"前理解",努力把握住学生对文本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和作者的"对话"状态中。 相似文献
15.
王冬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8):55-56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失。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诸多困惑,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探索改革路径,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院校开设了30年的大学语文,如今却走入了困境,这其中既有学科定位不准确的原因,也有大学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要走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必须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寻找大学语文与现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使大学语文真正成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于师号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9-22
基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基于角色转换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消解对该门课既有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8.
林进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115-116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切入,就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74-76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属于人文通识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大纲要凸显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相契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彰显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课程思政,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更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为公安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各公安院校的语文教师要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深挖德育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开展课程实践活动,践行德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