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期的道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大一统”终于被打破,道德领域中“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局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时,人们却尴尬发现自己被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全国人民一个思想”象一棵被砍去枝叶的大树,那么现在却是“全国人民一人一个思想”,象一堆乱蓬蓬的野草.前者固然压抑个性,最终导致道德的解体;而后者表面上欣欣向荣,却暗含着更大的危机.对此,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故不必大惊小怪.亦有人从维护道德…  相似文献   

2.
“义利”之说,源于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化等方面内容的变迁,人们不断赋予“义”、“利”以新的时代的内涵。但义利关系始终是道德体系中的基本问题。因之道德所调节的^与人之间,个^与集体、社会之间,总是离不开利益关系,人们所奋斗的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并且,从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各种社会道德体系在原则上相区别的最显的标志之一,所以,人们常把义与利并提;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种种矛盾:认同自己对“四化”负有历史责任,但从自身做起的角色责任感薄弱;认同人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但辨析是非的能力薄弱;认同人生要有开拓进取精神,但集体主义观念薄弱;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化,但对自身道德状况反思薄弱;认同个体要自立自尊,但自律自理能力薄弱。上述情况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离高尚的目标,仍有相当距离。这种距离是怎样造成的?众多评论者认为,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旧的道德观念又没退走造成的。当然,这种见解不无道理。但根本…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以来的五六十年中,人类围绕着“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发展观不断演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经过改善的“第二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第三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世纪之交的当代前沿发展观则是“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简单承续,而是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辟概括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国际发展理念中融进了更加科学的内涵,提升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种提升集中体现在“三个创新”上:第一,创新“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第二,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创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道德水平下降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照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的丰富历史经验,目前有两方面的失误不容忽视:一是对知识阶层的“教”缺乏人精神的熏陶;二是对普通百姓的“化”缺乏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的高品位、易播布的化精品。鉴于前,则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鉴于后,则难以承担起导民众提高素质的使命。而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应该认认真真借鉴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教”与“化”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6.
《还乡》采用“双重视域”的艺术手法再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的政治风潮。小说中同时存在两种评断是非的标准:一种是爱憎分明的倾情投入,一种是太上忘情的冷静审视。从而既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又有超越私人恩怨的形上审视,突破了以往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记忆”书写时“非左即右”的简单模式和政治偏见,在还原历史现场和时代人心的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凯歌”和“凯旋”“凯歌”和“凯旋”是两个常用词汇,但有些人写文章时,常在这两个词的前面加上不必要的修饰或尾缀。例如:①他们打了败仗,可是大人们的同情造成的气氛,搞得他们像凯旋而归。②由于我党和政府的营救,他们终于凯旋归来。③看到路边的人们直瞧他,似...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传统的家庭婚姻关系正经受着阵阵冲击,过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孝养父母,对于现在的许多子女竟然成了难以履行的义务;原来比较稳定的婚姻关系正在变得脆弱起来,离婚现象大量出现;至于兄弟反目,手足阋墙的,更是随处可见。面对着这种种情况,有些人忧心忡忡,人们在问,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让人们回归“其乐也融融”的旧时家庭?也有些人深深地怀念起儒家的家庭伦理,赞扬说它反映了“人们天生的、自然的每个人具有的道德情感”,“代表了人类的真情、亲情”,希望它能再一次地发挥…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一窍不通,学习成绩非常差,是名符其实的差生。可是在学习之外,他们却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说话办事或参加各种活动时机智灵活,颇有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丝毫不见学习时的迟钝呆滞。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他们中的有些人更是一改在校学习时“无能”的惨状,变得有勇有谋,八面玲珑,有的甚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类学生,人们称之为“聪明的差生”。对此现象,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些学生头脑还聪明,但是天生自制力差,不爱学习,谁也拿他们没办法;也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0.
罗日辉 《湖南教育》2004,(19):32-33
人们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卢梭也说过:“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昕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人类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是教师职业的“伟大”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也是人,而且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道德文明建设的两点思考刘仲良一、关于道德文明的现状对当前我国道德文明状况如何评估?有人忧虑,惊呼道德文明“滑波”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有人乐观,赞誉道德文明及其发展趋势正在“爬坡”,“新的、现代道德文明正在开始振兴”。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究竟哪一种比...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神人以和;二是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三是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一是政治管理之策;二是生存状态;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审美境界。具有连续性、整体性思维特点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提醒人们“慎终追远”,给人类灵魂以现实的、普遍的“终极关怀”,这对于熔铸人类共同的信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通过道德建设,使人们的行为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法治生活跨人道德生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健康成长,“以德治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要承载,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德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二是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夏秋芬 《现代语文》2006,(11):67-69
80年代末期:“当时的苏联经济濒于崩溃,党的领导层贪污腐败、破坏法制,社会道德堕落,‘夸夸其谈,装模作样,双重道德’之风盛行,人民的生活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针对这一“世纪末”的社会现实,马卡宁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反思性质的小说。小说《审讯桌》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像当时的许多作家一样,马卡宁把反思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的苏联社会状况。马卡宁在小说中描绘了苏联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审判”制度。作家明确地指出,苏联社会人们普遍感到精神压抑、人人自危的根源就在于苏联时期的社会审查制度对人的个性的戕害和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全面剥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的流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 认识社会道德流变的性质,正确评价当前的道德状况是建立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体 系的逻辑起点。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要确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其 次,还应该正确看待“应有”与“实有”的关系;最后,对当前的道德状况提出自己的 看法──既非“爬坡”,也非“滑坡”,应属常态。  相似文献   

16.
杨秀建 《新作文》2004,(4):26-27
对于流行歌曲,有人喜欢有人忧。见仁见智,这正是开放时代多元化并存的表现。但对于流行歌曲歌词的化底蕴。认同很少。我们看到的批评则太多太多:有的歌词缺乏意境。平淡无奇,给人感觉像在喝白开水;有的歌词空洞、油滑、直白、“缺钙”,让听众味同嚼蜡;有的听是听懂了,但就是弄不明白“坐在马桶上拉得真舒服”之类的语言竟然能写成歌词?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不知所云.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7.
道德需要是推动个人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道德需要与人们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道德需要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需要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动力。“道德需要”理论强调在道德活动中主体的需要,能力,评价居核心地位,从而突出了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道德需要”理论同样强调道德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现实道德状况和道德需要,体现了道德建设向现实世界回归的趋势,“道德需要”理论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着眼于人的自面而自由发展,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先言“礼”后讲“仁”,反映了其思想的升华和演进,是他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礼”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性质,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作为人的内心修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品格。具备了“仁”的道德操守,才能自觉遵循“礼”的法度;“齐之以礼”,才能起到“礼”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其间新旧观念的撞击与摩擦,一方面使我们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社会道德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人们对目前社会道德的状况有不同的看法。“滑坡论”者看重市场经济的负面形响对道德的冲击,认为道德水平在下降;而“爬坡论”者则强调市场经济的理性内涵对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有一点双方是共同的,即部承认社会转型期存在着价值失准,伦理失序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形,悲观失望和坐等其成都是消极的。我们必须面对变革的社会现实.重新审视原有的道德…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在 20世纪 60年代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品德形成有三种有序的水平:第一种是前世俗水平,处于该水平者能依据后果或权威人的命令,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第二种是世俗水平,特点是个人能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做,以期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开始注意到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强调“尽本分”,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第三种是后世俗水平,特点是完全自律,外在道德已被内化为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表现在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并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根据这一理论,中学阶段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