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教育在内容概念与形式概念上,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学的内容与形式概念。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只能将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历史学习与历史教育混同起来,根本无须顾及诸如学科本质、学科属性一类的问题。但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关系搞清楚,否则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观念就不能确立。这是直接关系学校历史教育的存在质量与育人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科教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1.现代历史学的变化及历史教育的存…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探讨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问题有两种考察方法,一个是完全等同于历史学的本质,另一个是核准历史教育的学科属性来确立其相对独立的本质特征。当然,作为一门有着特殊知识类型的历史教育学科,在谈本质问题时,不能不充分地顾及历史学的本质,这是本源的关系。但是就今天的学科发展趋势而言,说历史教育的本质就等于说历史教育学科的本质,其学术属性是教育科学。纵观国际学科教育改革的特征,无不是植根于教育观念的改变。学校历史教育所受到的“冲击”,也开始于对根本的教育观念的思考。英国人的“新历史”,用“做历史…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与作用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 ,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历史教材学”)表明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 ,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 ,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是在“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编纂手法及其质量”。换个角度说 ,教科书的形式与质量 ,决定…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的学科功能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作为学科的历史学,真正地成熟起来———历史意识的完全觉悟———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此时人文世界的整个面目显现得非常清楚。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各学科的新时代巨人们),面对人文世界,以个人的独特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融会文化传统和文化理念,来构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体系,探索人的新社会理想,高扬健全的人文精神。哲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美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正是得助于如此的社会激荡,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个性·创造性: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续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怎样的历史教育观才是合理的 ?谈教改 ,一是要动课程 ,二是要动评价。动了课程 ,也就动了教学 ,动了课堂。那么 ,靠什么来支配课程和评价的改革呢 ?是教育观。在这里 ,我首先提出个问题 :“怎样的历史教育观才是合理的 ?”然后再由此进入对历史教学的议论。按理说 ,涉及这个大课题 ,应该有几个依据。第一是调查研究。调查要做到学生、教师、历史学家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士。学生用学习者的视角 ,教师用教育者的视角 ,历史学家用研究者的视角 ,社会人士用常识(大众 )的视角。就我们这样的国度而言 ,核准出几条“核心原理 (或概念 )” ,作…  相似文献   

6.
前面我就历史教育的前提和目的、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以及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设计历史教育过程等问题 ,择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历史教育观。它们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 ,为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历史教育的主张 ,做了原则性的铺垫。以下再用以渔网鱼的方式 ,明确地说明以个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中学历史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眼。一、没有个性 ,就没有历史教育放在 10年前 ,我不会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教育 ,尽管为什么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甚至什么时候教什么的“经典”问题 ,缠得我打了多…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学的提法与研究,在我国已有近10个年头了,有关的专著也有10余种。应该说,在研究理念、结构、内容与方法方面,在学问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与时代性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纵观历史教学界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似乎还有着相反的结论———我们的历史教育理论没有本质的进步,以至我们的历史教育观念还相当的落后。起码可以认定,至今我们还没有直接作用于新教育实践的理论产出,现有理论中的绝大部分还是纸上谈兵,广大教师并没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认识和接受它们。中学历史教育仍是强调养成专业知识素质,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创造性”概念在学科教育中被庸俗化的表现尊重个性是让学生获得精神解放 (心的自由 )的前提 ,只有精神愉悦且充满好奇心的学生 ,才能够达成“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课程目标。“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一是源于对学习成就的渴望 ,二是通过学习信念的养成 ,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探索行为。历史教育提及的“创造性”当以此为基础 ,着重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现代的社会公正 (人文素养的精髓 )意识 ,而非一味地追求“求异”的思维效果。“历史研究”(或历史探究 )自古即是个“有闲的学问” ,没有“经济基…  相似文献   

9.
前面我就历史教育的前提和目的、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以及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设计历史教育过程等问题 ,择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历史教育观。它们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 ,为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历史教育的主张 ,做了原则性的铺垫。以下再用以渔网鱼的方式 ,明确地说明以个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中学历史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眼。一、没有个性 ,就没有历史教育放在 10年前 ,我不会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教育 ,尽管为什么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甚至什么时候教什么的“经典”问题 ,缠得我打了多年的理论仗 ,但到头来发现这多是些徒劳的思考和行动 ,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教法”的领域 ,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影响学校历史教育和学习的诸多因素中 ,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缘起”呢 ?如果有 ,又是什么呢 ?职业习惯让我首先从传统历史教育入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且是一个特有史学传统和特重历史熏陶的国度。据确实的史料 ,我们可以从西周到当代 ,大略划出一条历史教育的线索。从中整理出三大特征 :政治性特重 ;民族性特强 ;伦理性特实。历史教育做的都是些大思考。连小孩子的蒙学课本里 ,也无不...  相似文献   

10.
一、怎样的历史教育观才是合理的 ?谈教改 ,一是要动课程 ,二是要动评价。动了课程 ,也就动了教学 ,动了课堂。那么 ,靠什么来支配课程和评价的改革呢 ?是教育观。在这里 ,我首先提出个问题 :“怎样的历史教育观才是合理的 ?”然后再由此进入对历史教学的议论。按理说 ,涉及这个大课题 ,应该有几个依据。第一是调查研究。调查要做到学生、教师、历史学家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士。学生用学习者的视角 ,教师用教育者的视角 ,历史学家用研究者的视角 ,社会人士用常识(大众 )的视角。就我们这样的国度而言 ,核准出几条“核心原理 (或概念 )” ,作为大家都认可的历史教育观出来 ,想必不是一件难事。其意义 ,远远大于建立在传统及学术专著上的“经验理论”。第二是实践研究。其价值作用在于有理论的指导及教育的致用功能 ,而非超验的或纯功利的教育目的。将上述两点 (略去其他 )获得的结果 ,作用于上述的课题 ,我们才有底气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学科教学论。遗憾的是 ,我们从未用过如此的做法 ,去树立应有的学科教育观。我们的历史教育观天经地义地要用于固有的学问体系。历史教育是什么 ?就是将历史学中成“体系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截长续短...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8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刊登了我的若干文章之后,接连收到中学历史教师们的来信,其中很大一部分表示愿在了解“新历史教育”理论背景的同时,也对教改做些具体的指导,想来第一线的教师们更需要些能够立竿见影的东西。据此,我免去过多的理论阐述,直截了当地和大家谈些“实际问题”,或可认为是针对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谈话吧。  相似文献   

12.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3.
尊重个性是让学生获得精神解放(心的自由)的前提,只有精神愉悦且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才能够达成“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课程目标。“学会学习”、自主发展,一是源于对学习成就的渴望,二是通过学习信念的养成,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探索行为。历史教育提及的“创造性”当以此为基础,着重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的社会公正(人文素养的精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个性、主体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十年多前(2012年),本刊就通过“历史教育学研究著述提要”系列文章提倡同仁“关注历史教育的学术史,多多考究前人已有的成果”。系列文章集中反映了1949年到2012年间学界对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等的探究以及历史教育成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近十年来学界涌现出诸多新的思考,成果丰富且研究深入,值得梳理推介。特约四川师范大学陈德运老师重启历史教育学著述提要的整理工作(2013年至今),与读者共享的同时也期待读者从自己的学术研究角度和教学经验做出判断,以便进一步作精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育——历史教学改革师生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历史教学曹家骜 (杨浦高级中学教师 )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 ,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教学是一座桥梁 ,它回顾往昔、联系今天、展望未来。当前 ,要摆脱为了考试而教师“读”书学生“划”书的困境 ,也要走出为了教学竞赛而导演课堂活动花俏热闹的误区。历史教学要返璞归真。其一是“尊重历史”。要尊重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既有叱咤时代风云的英雄 ,也有面目可憎的小丑 ;既能表现人类深刻的思维能力 ,也能表现人类丰富的艺术才华。历史画卷绚丽多彩 ,要还历史教学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历史课创造性教学的根本点就在于开掘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既是形成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动力,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而要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靠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二者紧密配合,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创造性的教,时时离不开教师的再创造。我认为,创造性历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怀特海的机体哲学是思辨哲学,倡导创新精神。在以过程哲学为逻辑起点的教育哲学思想中,创造性这个范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创造性人才,怀特海的创造性是对人的自我建构的强调,是对人本身价值的重视。在怀特海提出的教育节奏等理论中,体现着对生命内部创造性冲动的保护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据一项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历史教学计划平均两年多就要变动一次。普通中学的历史课程像钟摆一样,摇来摆去,循环往复。表现在课时分配上大起大落.课程内容频频修改,选修课设置上几经反复,乃至形同虚设。那么,实行“3 X”高考以后,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任务究竟又是什么呢?我们只有切实加强历史学科的人文科学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充分的。历史这个名称有这么一种双重意义:它一方面是指事迹或事象本身。另一方面又指那些通过想象为了想象写出来的东西。我们所探讨的历史并非纯客观的  相似文献   

20.
个性,在我国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便无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不重视个性培养,就是对人类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重视个性培养,很难有效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等高度来评述发展个性的价值。经过“八五”中末期学者们较为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后,谈“个性”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构建更适合于教育操作的个性理论,并将理论成果更有效、更迅速地物化为教育实践的时代已经开始。笔者在此,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就与个性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谈管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