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互逆关系,如: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等等。教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知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2.
浅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 ,可将思维分为正向思维 (常规思维 )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多向性 ,它是摆脱思维定势 ,突破旧有思维框架 ,产生新思维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 .因此 ,在教学中 ,应该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行数学课本提供了大量可逆的素材 ,如互逆定理 ,互逆公式 ,互逆运算 ,互逆变换 ,互逆证法等 .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提出逆问题或从逆向去考虑 ,这为我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习惯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正向思维 ,而且还能灵活地运…  相似文献   

3.
逆向思维是逆着常规思路寻求问题解法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一、定义、概念中互逆关系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二、公式、法则的逆用训练;三、互逆运算的转化训练;四、执果索因的分析法训练;五、从反面思考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思维是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其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充分挖掘数学基础知识中的逆向思维素材,通过逆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达到培养逆向思维的目的;二是选择数学基础知识中典型的逆向思维范例,通过反函数、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等达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可逆素材:互逆概念,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证法等等。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提出逆向问题,或从逆向来考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使学生学会逆转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逆转推理的顺序,逆转运算方式,逆转公式方向……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使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中指出:每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每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数学中的双向思维比比皆是。教学中若从正向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逆向思考,往往会跨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当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尤其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时,逆向思维往往会产生新的境界,因此结合教学挖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势在必行。本文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以概念、公式逆用、定理等教学及习题中的逆向变式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材一般从正面阐述数学概念、定理、性质。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学生往往不习惯反过来思考,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逐步教会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从正向思维过渡到正逆双向思维,克服单向思维与定势导致解题方法的刻板、单一,有意识地去做与习惯思维完全相反的探索,找到合理的解题方法。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一、从正逆两方面运用公式、法则和定律数学中的许多公式、法则、定律均可用等式表示。等式具有双向性,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学生想象空间的开拓,基础知识的理解,解题技巧的发现,思维迟滞性的克服,逆向思维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逆用概念法则、逆用常规解题规律、从问题反面求解,以及交换命题中题设与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推广问题、引伸旧知识、发现新方法等具积极的开拓作用。本文就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发散思维谈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与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反方向进行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对于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解题思路的开拓,都是十分有益的。 1、在定义、公式、法则的教学中训练逆向思维 将定义、公式、法则等逆用是最简单的一种逆向思维,在教学中若能引导逆用它们进行解题,也能起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逆向思维是反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反证法、互逆、分析法、反函数几个教学案例中,将逆向思维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自觉地用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把传授知识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仅就不等式一章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会和做法.1.借助逆向探求、概念教学诱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中充满着逆向思维.例如逆概念、逆运算、逆命题、逆定理,分析法、反证法,定义和公式的逆用等,而在不等式这章,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对巩固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学生想象空间的开拓,基础知识的理解,解题技巧的发现,思维迟滞性的克服,逆向思维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逆用概念法则,逆用常规解题规律,从问题反面求解,以及交换命题中题设与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以逆向思考,概念、定理、公式逆用,逆向分析,逆命题以及举反证法等教学方法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以逆向思考,概念、定理、公式逆用,逆向分析,逆命题以及举反证法等教学方法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概念的教学、公式定理的逆用以及题解的教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当我们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境时,逆向思维常能使人顿开茅塞、出奇制胜。数学教学中若在正向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贯通这两个互逆的思维过程,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掌握辩证方法都是十分有用的。本文将对逆向思维的几种基本形  相似文献   

18.
逆向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在不定积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方法,属于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定义、充要条件、公式的逆用,证明题中的分析法等都是进行逆向思维活动。学生一般习惯于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显得很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以便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现将自己在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从如下方面入手逆向设问,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逆向应用定义、公式、法则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