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根荣 《现代教学》2006,(10):31-36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教师们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这也表明语文教师迫切希望能解决语文教学费时多、见效慢的问题。但是,很多讨论却常流于泛泛,少有能有效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的有建设性的内容。上海普教系统唯一的小学名师培养基地——徐根荣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则着眼于教学实践,组织学员们举办了一次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上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做法。相信这些做法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宁莉 《教师》2011,(19):72-73
名师们的课堂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记忆犹新。 记得2009年11月中旬,我曾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饱食了一顿全国一流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餐。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经典的教学思路,扎实的教学功底,迥异的教学风采,“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的教学理念,使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3.
当《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这套丛书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厚重”二字. 它收录了众多语文名师的教学案例,各具特色的教学实录在这里熠熠闪光,显现着我国中语界大师、名师的教学风采. 它凝聚着从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老一代语文名师到黄厚江、李镇西、程翔、程少堂、李卫东、蔡明、王君、郑桂华……再到更为年轻一代的优秀语文教师们的心血与智慧,表现着我国好几代语文名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方面前赴后继、辛勤耕耘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胡滨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言”上,人文性体现在“意”上;“言”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意”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内容,并由此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新粤派语文的形成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流派既能充分体现“粤”味的语文现象,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粤”韵。因此,本刊倾力支持创建百花齐放的教学流派的实践活动。本期推荐胡滨的《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及教学课例《拣麦穗》,并同时约请一线语文名师撰写了两篇评剖课例的课例观察《让“言意统一”引领语文教学》及《深情“品”语言,从容“拣”麦穗》,正是这种努力的一种探索,并期冀大家共同关注语文教学流派的建设,推动新粤派语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最终旨归的传统窠臼中挣脱出来,走向以学习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才算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语文核心价值(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孜孜以求,但这只是“点”上的精彩。当你深入到一线的课堂中去,从“面”上看看,你会发现,语文意识缺...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语言运用、如何进行教学组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课堂板书以及学生讨论的引导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温度”,声音清晰温和,语言简洁明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组织要有“法度”,松紧适宜,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要注意“宽度”,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放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教学板书要注意“深度”,这样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指导态度的明朗与否,将影响学习的有效性。语文课堂上“五度”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夏雪锦 《语文天地》2013,(10):50-51
对于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名师支玉恒如此说道:“能够练就一口简练、准确、清晰、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一件‘披荆斩棘’的武器。”由教学过程看,教师若要有效组织课堂,保证成功教学,需要讲究一定的语言艺术。比如有些教师的设计思路非常完美,却因教学语言问题,而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很大程度上源自语言魅力的吸引,包括语文语言本身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活用语言艺术,设置出生动、灵活、有趣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嗣,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之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代表课初论     
我认为,“代表课”是非常值得教育界关注并加以研究的一个概念,因为它与名师(本文的“名师”专指教学名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等问题密切相关。鉴于此,早在2006年上半年,我就在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代表课”这一概念,并开始对“代表课”问题进行研究。以下是本人对“代表课”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的成长轨迹:从教学走向思辨,由思辨走向实证,由实证走向建树;在行下之作的劳苦中奔忙,在行上之思的痛苦中煎熬。”最近语文出版社推出一套“名师讲语文”丛书,从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筛选出十几位“新生代”名师,让他们介绍自己的“语文人生”“语文理念”“语文实践”,收载他们的“教学语录”。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2008年10月下旬,笔者在扬州市“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中接到一个任务——上一堂语文复习课。考虑到在平时的听课、教研活动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突出中年级段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于是,我想结合中年级阅读教学特点,通过这一堂三年级阅读教学复习课,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三年级段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巾强化巾年级段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11.
孔维清 《小学语文》2012,(10):15-16
名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教师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捕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大相径庭。究其原由,在于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描红”是学习名师的起步,但不是目的。要真正汲取并内化名师课堂教学的真谛,除了“描红”之外,还要经历“仿形”“创新”,才能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开健 《现代语文》2009,(4):121-121
创造了“三本五重”教学模式的于永正老师,被教育部推为“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的首位名师。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朴实、真实、扎实,大道无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他善于抓住细节组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细节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3.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在青岛胶州市日前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该市胶西鲁戈庄小学语文教师孙美娟高兴地说,“与名师近距离接触,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介红波 《成才之路》2011,(32):36-37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它给以往的“课堂不会课外补”的应试教育亮起了红灯。学生厌学现象也给基础教育中一些教学弊病敲响了警钟。为了不再有“误尽天下苍生皆语文”的指责,名师们的“情感教学法”“导读点拨法”“逆向思维法”“教学管理法”无疑都成了语文教师们效仿借鉴的法宝。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正体现了上述法宝的具体实施和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办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激活了语文课堂,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并模仿他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任何一节课的语文教学目标都应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精神的丰富与人格的完善为追求。名师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放眼名师们的课堂,其中肖培东、王君两位名师在引导学生品析文本方面下足了功夫,其课堂堪称经典。下面对这两位名师的阅读课堂作几点赏析。  相似文献   

16.
黄瑞 《今日教育》2014,(2):18-18
语文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章,而是不断追寻“本真”的语文生活:在文字中探寻人生,与儿童共同聆听语言妙蔓的花开之声。对于伺朝忠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语文是一种“本真”的教学方式,一种“本真”的生存态度,是一种“本真”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7.
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大纸箱,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州市劳.模、市双“十佳教师”;得过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坛“名星”,福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等等,这些都是林莘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努力耕耘结出的硕果。在这一个个成功的标杆之后,便是一位名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步履。林莘开过的公开课不可谓不多,有获国家级教学一等奖的竞赛课,有省市级的观摩课,还有临时上阵的应急示范课。  相似文献   

18.
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很多老师都为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而苦恼。但全国有一批名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了让更多老师分享名师的经验,也为了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开设了"名师有招"专栏,请名师们亮出他们的高招。希望大家予以关注并及时反馈意见,也恳望全国的语文名师通过这个栏目奉献出自己宝贵的作文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上学期,我被推荐参加四川省小学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接受任务后,市教科所和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组织了一大批名师和语教学专家帮助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各位专家和名师们都会对课堂进行“会诊”,大到每个教学环节,小到我的每个眼神、动作。开始,我还能找到感觉,后来试讲的次数多了,听的意见多了,一到讲台上。专家和名师们的提醒就会条件反射到大脑中:“某老师说这里要注意……”;“某专家让在那儿要……”。结果越注意就越找不到感觉。最后对自己都产生怀疑了:“我怎么不会上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2001年上半年他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