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中感悟     
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是将现成的东西塞进学生的嘴里,恨不得嚼碎捣烂,以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孰不知,由于学生的被动学习剥夺学生的感悟与思考,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成为僵死的东西,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见”就是领悟。现代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感”如何“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拥有感悟的权利。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感受和领悟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阅读的感受或领悟完全讲解,而学生只须听取,那就剥夺了学生感悟的权利。如果教师连自己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而直接把参考书上的课文分析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就是教师放弃自己的感悟权利,而又进一步剥夺了学生的感悟权利。  相似文献   

2.
试用修订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简称“大纲” )都分别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要求。我以为,在“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几个方面中,“感悟”最为重要,因为离开了“感悟”,积累的东西就不好消化,熏陶的作用就难以发挥,语感的培养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为此,弄清楚“感悟”为何物,进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悟”能力有切实的培养,最终带动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应当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倡导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引发了许多新的思考,更多地启迪人们从汉语的特点和语文教育规律的角度审视语文,突出表现在强调“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新视角。一、整体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汉语文化是意合性文化,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感悟,在心灵的体验和感悟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离开体验,离开感悟,就背离了汉语的特点。1.语感的特征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语言的自动化。“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吕淑湘语),…  相似文献   

5.
体会一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新“大纲”中明确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翠鸟》一课时 ,我首先比较了一下未修订版教材和小修订版教材中的文尾练习。通过比较 ,我们不难看出 ,修改前的练习题问题提得过细、过碎 ,影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修改后的第一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体感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是新“大…  相似文献   

6.
体会一: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首先比较了一下原来的老教材和现在教材的文尾练习。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老版本的练习题问题提得过细、过碎,影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的教材是经过修改后的,此课中的练习第一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体感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是新“大纲”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感悟”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语文教学中,“感悟”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它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图式加工及完形心理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语文教学是一个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就是“感悟教学”(语文悟性教学),感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段天喜 《甘肃教育》2013,(22):31-31
“以一带多”的“阅读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读书感悟、塑造心灵的过程。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写的,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也是学生的一个智慧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扩展、整合、生成教材和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学习的概念无论哪一科的学习,都可以分为“整体学习”和“局部学习”两极,从思想方法来看,即宏观与微观的区别。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掌握语文的整体学习方法尤其具有普遍性意义。整体学习法所说的“整体”,是指学习对象“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指综合各部分的“整体性”。“整体性”不等于所有的东西,有一个哲学原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之和就是所有的东西。例如一篇文章所有的东酉就是全篇的文字,但“整体”或“整体性”却是指这篇文章组织结构内的性质、意义、精神。如果你对一篇文章每个字都理解了,每句话都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哪些课文必须注重诵读训练,哪些篇章侧重于静静思考。静思是一种读书形式,更是一种增强感悟的能力。学生诵读与静思的过程,就是体验教材、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诵读与静思是学生们快乐学习的“心灵鸡汤”,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腾飞的双翅”。  相似文献   

11.
郭少凤 《新疆教育》2012,(19):78-78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其中“感悟”一词在课标中多次出现,频率很高,说明“感晤”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我们知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可以说,感晤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理解及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方式方法多方面的,下面重点谈三点:  相似文献   

12.
“卓越课堂”建设转型变革的路径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分解为“整体感悟、提问分解、点拨巩固”。  相似文献   

13.
刘丽 《江西教育》2011,(1):83-83
“导学感悟式语文教学”是依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遵循“感知一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文的途径,以教师的“导读、导思、导议、导迁、导积”来为学生提供“钥匙”,以指导学生的“自读、自思、自议、自练、白积”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感悟能力的目的。其模式结构可简示为: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文的过程 ,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大纲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 ,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 ,这一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读进去 ,记得住 ,用得出”九个字。它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 ,让学生们在美文境界里自由呼吸 ,自悟自得 ,主动发展。一、读进去———着力自主感悟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新大纲指出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本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感的作用。”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感悟教学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新大纲要求语文教学 :“重视感悟、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版中学《语文》也对感悟教学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它要求教学立足整体 ,通过学生的活动 ,整体感知 ,获得感悟。近年来的中、高考也都加强了对感悟能力的考查。然而 ,长时间以来 ,感悟教学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其操作也缺乏科学性。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其意义及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作些探讨。一、感悟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 )感悟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感悟是学后之思 ,思而有得。…  相似文献   

16.
沈琼 《现代语文》2014,(8):133-135
【学情分析】本学年,新接任一个初三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在与学生交流中获悉,他们对语文的阅读感到最头疼,无从下手。用学生的话来说“我一看到课外阅读的文章,头都大了”“我心里知道,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回答了很多,就是拿不到分数,顶多得到1分,非常苦恼”……学生们的反映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鉴于初三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存在问题,笔者决定抓住课堂教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然而,什么是“感悟”?怎样才能“感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情意沟通,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有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加强思想情感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给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些教学改革任务,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感悟型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实践”(以下简称“感悟型教学”)的研究课题。感悟型教学的要求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语言的规律,达到以人为本、以读为主、联系生活、整体感悟。感悟型教学的实施必将创造出一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唤起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或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但是一些老师在上课时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双基”这一概念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学生在课堂上动口不动手,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相似文献   

20.
张华元 《成才之路》2011,(24):85-86
"读"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