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要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本”;二要吃透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教师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两三分钟和学生作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这是做到“目中有人”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作课前预热。成功的课前预热,可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促进师生了解,融洽师生关系;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新课的进行作些必要的铺垫。有效的课前预热主要有这几种形式:一、谈话谈话是教师和学生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如果使用得当,三言两语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著名特…  相似文献   

2.
自由谈话是指课前学生用英语进行3—5分钟的自由交流。英语教学中自由谈话要突出“交流”这一功能,教师要巧妙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各类话题,将其加以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促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充实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学生边讲边练、边学边用,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及时巩固。在教学实践中,自由谈话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3.
“谈话”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得很广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个方法要求“教师藉着巧妙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动学生或者去回忆巳经领受的知识,或者就从前所研究的实际材料,独立做出结论或总结.”(奥著:“教育学”二一八页)谈话就其目的和性质来说,分为三种主要形式:“一、作为教授新知识的方法看的谈话(或称启发谈话),二、巩固和复习知识的谈话;三、指导性或者组织性的谈话(实验工作、观察、实习作业等等)。”(同上:二一九页)本学期我校一年级语文课在过去巩固和复习知识的谈话教学的基础上,试用启发式谈话传授新知识,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在积极的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过程是以现成的知识、现成的经验武装学生的过程.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主动和自觉的接受知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谈话法起着很大作用.本学期我校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创造性的运用了这种方法,如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应用了启发性谈话,巩固学生知识和考察学生知识时运用了巩固性的谈话和考察性的谈话,在复习课上运用概括性的谈话,或把上述几种性质的谈话与讲述配合在一起应用等等.实践说明了这些方法在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上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5.
“导课”简单地讲,就早如何讲开场白、引入新课。它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必须触及而又必须不断探究的重要问题。“导课”导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本文试就物理课的“导课”方法进行了归纳,主要有八种:古诗词引入法;故事引入法;实例法;实验法;类比法;承上启下法;讲述物理学史法;问答法。每次课的“导课”并不局限于一种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起来导课。  相似文献   

6.
“自由谈话”是小学英语课堂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课前3~5分钟,师生或学生之间展开交流,把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英语课堂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自由谈话的形式灵活多变.在每节课的开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谈上几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从课间注意力较为松散的状态很快进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来.但“谈”未必都能谈出实效,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低效的谈话现象.  相似文献   

7.
1.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顾问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位学者这样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意见交换的参与者。”教师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就会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新教材《历史与社会》的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了一节“综合探究”课,这种课的主体完全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通过对一单元知识的回顾和总结,然后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分析和质疑。这时教师的角…  相似文献   

8.
讲述法摭谈     
语文教学不管怎样改革,讲述法总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一种边读课文边讲述进行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多用此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的适用性很强,无论是用问答法、谈话法、评点法还是讨论法,往往都需要穿插进教师的讲述。怎样的讲述才能启迪智慧,使学生茅塞顿开呢?笔者拟就个人教学的经验,归纳出如下四法。一、温故而知新法。这种方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旧知识来启迪对新知识的渴求与理解,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帮助理解新知识,更大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看问题的立足点,提高学生将新旧知  相似文献   

9.
“读写例话”是通用教材小学四、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种新的课文形式。每篇几百字到千把字,不列课次,编排在每组课文之末。每册八篇,按四、五年级四册计,共三十二篇。 这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计划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的一项具体措施。 看它的形式,类似过去小学语文课本中曾经编过的“知识短文”,但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所以实质并不一样。“知识短文”,顾名思义,是讲授有关语文学习的知识的,因此,第一,以教师讲解为主;第二,传授的是知识。至于“读写例话”,它是以一篇课文为例,进行有关读写基本功训练的谈话,因此,第一,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只是给以引导、指点;第二,也要学到一些读写知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实现的,而语言交流是师生间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引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本次教学活动的成败,间接地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对这个老师的认可程度。所谓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用之有效的几种方法。与广大读者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积累为目标,教师仅限于传授,讲解知识,学生只限于模仿,机械式地接受知识.显然,这种“传授接受”式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力倡导教育改革,推行创新教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正尝试着将“头脑风暴法”这种思考方法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以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然义务。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要让学  相似文献   

14.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是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基础。如何提高新授课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材在学生心理中产生吸引力,才能逐步训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觉得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兴趣培养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运用直观 诱导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一开始学生对许多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很难产生兴趣,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首先借助于直观教具,使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活动达到兴奋状态。例如,教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先出示圆锥体模型,复习底面、周长、高等概念,然后再拿出同底等高的圆柱体进行比较,并将圆锥体模型装满细沙,倒进圆柱体模型,连倒三次,正好倒满,证明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就能使学生在了解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基础上理解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使数形结合,把形体寓于抽象公式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引入谈话 激发求知欲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地引入谈话,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小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教比例尺一章时,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谈话,我们检查一幅图画得好不好,主要看画得象不象,而要想把图画好画象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体育"说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说课”作为教研活动中的一种形式,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日益受到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为了使“说课”这种形式更规范、科学,笔者结合体育说课的现状,就说课的概念、功能、内容及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粗线探索。 一、关于“说课”的概念 所谓“说课”,它是指教师对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表明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设计和预见,用语言形式配合动作示范,表现出来的一种交流方法。“说课”不是上课,它是属于课前准备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课”是依托教材和大…  相似文献   

16.
凡是听过孙双金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用中外教育比较专家、华师大钟启泉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的确如此。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正是这位17岁就走上三尺讲台的小学语文教师矢志追求的化境: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由道德认识的启蒙到道德情感的激发,再到道德习惯养成的完整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则有赖于思想品德课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教学任务的实现。如何实现这一教学任务?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引入激发兴趣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引入得当可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课产生兴趣,为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具体方法有: 1.谈话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师生在相互谈话中引出  相似文献   

18.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经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论证和概括,从而在世界各国学校内得以广泛运用。与这种形式相联系,就有“课”概念,把整个教学过程划为井然有序的一节节较小的时间单位。借助于这种课的划分,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传授知识,培育学生多种品质。然而在课的形式产生之初,人们对课的认识还处在整体的笼统认识水平上,缺乏对课的内部结构研究,就是在夸美纽斯的名著《大教学论》中,我们也找不到有关对课堂教学内部结构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带来疲劳。"导入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弦,优化学生的心境,及新知识的探究、运用作了准备。本文浅谈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五种新课导入方法: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和情景导入法。  相似文献   

20.
“思考题”是问答教学法的形式之一,是教师在对学生已传授知识基础上,考查其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初步训练.如何才能使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相适应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曾作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