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文坛的黎烈文,(1904—1972年),对我国的新文学、新文化和教育事业颇多贡献。黎烈文是编辑家,他有十几年的编辑经历;是翻译家,他译过十几部外国文学名著;也是创作小说和散文的作家,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舟中》,以后又出版了散文集《崇高的母性》,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散见于报刊。就他一生的写作活动而论,成绩突出的是散文。黎烈文的不少散文是写他在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活的。这类散文写下了弱国的游子,在强国的异域风光中,随时都受到心灵的创伤,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人头税帖》写在法国留学期间,每年都要交钱去领“身份证明书”;这身份证必须随身带  相似文献   

2.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是中国新文学中“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他以诗歌饮誉文坛,在散文创作上也别具一格。他生前出版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3本散文集;遇难后,有人替他编印了《秋》、《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散文散见于当时的报刊杂志上。这些写于20年代的散文作品,与他的诗作一样,富有浪漫才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笔者曾在《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一文中论及他的文体风格,本文将着重探讨其散文的情感内涵和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我国的古代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体裁不断多样化。艺术技巧也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的文学理论批评,也从萌芽走向发展与繁荣。先秦两汉我国还没有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散见于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论述,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其中《尚书·尧典》“诗言志”  相似文献   

4.
叶燮是清初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他的一些关于诗歌理论和美学的卓越见解,除了见于探讨诗歌发展本末源流的专著《原诗》外,更多地散见于他的诗文集中。这些见解,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而在探讨诗歌的创作方法时,对于诗歌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流言真笑料,豪气自文章。”郭小川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热烈勇猛、豪气干云的优秀诗人。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而且对诗歌理论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生前虽未给我们留下诗歌理论专著,但通过散见于报刊上的谈诗的文章,以及别人在他逝世后收集、整理的致友人和青年作者的书信(主要见于《谈诗》一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宋代从诗人的角度讨论诗歌创作而提出了系统理论的第一人。欧阳修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主要体现在他晚年退居颍州时所编的《六一诗话》中,其他的多散见于一些诗文及宋人的笔记、诗话。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作家,同时他作为教授、学者,其教学思想亦见解独到,蹊径独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独持异议”。林先生并没有专门的教学论著,他的许多先进的民主的教学思想散见于他的那些文质兼美的散文中,尤其是他的于家中教孩子读书写作的《课儿小记》,更较为集中地反映出他的语文教学思想。(以下引文不作注释的皆出于《课儿小记》)一、“要教如何读法,只好和他们读”“我不是一部百科全书。既然大家不知道,只好大家去找,这学问就来了。”林语堂先生很钟情牛津大学或我国古代书院那种师生…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这一课郭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也包括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也记住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和他的两则动物散文小品:《天鹅》《蟋蟀》。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教育家的叶圣陶同志,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七十余年,有着丰富、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艰苦的探索,发表了好多精辟的见解。我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及他散见于旧报刊上的教育文章,觉得他的教育理论犹如他的文学创作一样,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贵的实践性,这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第一个特色。叶圣陶认为,教育理论应该从  相似文献   

10.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生态哲学理论,散见于他的“自然革命理论”之中。他关于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论述和独特见解,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酝酿与初步形成于“五四”时期,它的奠基人就是李大钊(守常)。李大钊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尽管没有为我们留下美学、文艺学方面系统的理论专著,然而,从散见于他的论文、杂感、散文、诗歌和通信里的一些文艺见解,已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一些根本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形成。这是李大钊对我国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是北宋中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有相当成就。他写的散文《岳阳楼记》,在当时即已广泛流传。从南宋人林之奇编选的《观澜文集甲集》和吕祖谦编先的《宋文鉴》这两种选本开始,在历代绝大多数散文选本中,这篇文章都被做为名篇收入。直到近年,各种散文选本包括中学语文课本,也都把它做  相似文献   

13.
侯马(1967.12—),山西新绛人。1985—198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1999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开始现代汉诗写作,诗作散见于《一行》《他们》《葵》《诗参考》等。出版诗集《哀歌·金别针》(1994,徐江合著)、《顺便吻一下》(1999)、《精神病院的花园》(2003)、《他手记》(2008)。1990年代诗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4.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我国游记散文的渊源,极为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和富有神话色彩的《山海经》。此外汉大赋的形成,也给游记散文以一定的影响,如枚乘《七发》中的广陵观涛一段,便为历代游记散文家所称道。必须指出,从《尚书·禹贡》到《汉书·沟洫志》以至《七发》,只能说是我国山水游记的萌芽,严格地说来,我国真正的山水游记散文应该是起于东汉而盛于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15.
咏赞神州风采尽展域外风情──东瑞游记散文简论徐永龄东瑞是当代香港文坛颇具知名度的小说散文作家。他的小说行销海内外.散文创作也硕果累累,成就似不在小说之下。在东瑞丰富浩繁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散文占有根大比例,专一的游记散文集就有《象国·狮城·椰岛》等五种...  相似文献   

16.
巴金(1904——),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大作家,一贯热情、真诚、严肃、勤奋。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他潜心于各种样式的散文创作,出版了《巴金近作》、《巴金散文选》、《探索与回忆》、《心里话》、《愿化泥土》、《十年一梦》、《控诉集》、《巴金书简》等集子;特别是于1986年出版了《随想录》五集(包括《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并获新时期全国散文(集)荣誉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好些长篇散文,例如《怀念从文》(《散文世界》1989年6期)等。由于这样,他的散文,成了我国新时期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散文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鉴赏》2010,(7):70-73,110,111
马国福,男,1978年生于青海省乐都县,现居江苏海安。江苏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社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中华版权保护中心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专栏作家。迄今发表诗歌、散文近百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黄河文学》、《雨花》、《中国青年》、《散文选刊》、《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赢自己一把》、《成功彼岸的灯火》、《给心灵取暖》等。个人简介和散文被2006年2月28日CCTV—10“子午书简”栏目播出。作品以清新、隽永、励志、温情的卷首语、散文随笔见长,深受青少年欢迎.许多被选为中高考阅读文试题。  相似文献   

18.
曾焕鹏的专著《中国当代散文论》和《当代散文再论》在散文批评实践和散文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在富有个人创见的散文理论观,注重散文理论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对散文创作·领域新人的扶植和支持,对散文薄弱研究领域和福建散文创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公文理论研究逐渐觉醒的时期,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首,掀开了古代公文理论研究的序幕.其后,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进一步发展,另外王粲、杨修、陈寿等也都有不俗见解,他们共同为南朝公文理论的繁荣做了充分的铺垫.  相似文献   

20.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特色的散文,它既不同于《论语》、《孟子》那样的论说与阐释,也不同于《墨子》、《韩非子》的推理与说理,他将概念化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抛得很远,多用物我两化的言语谋篇成文,叙事、说理,还是描摹、议论,时而汪洋恣肆,深邃不可测;时而豪迈雄放,动人心魄;时而又如行云流水,空灵飘渺;因而更具有文学价值。庄子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老子,但他更自觉地将"道"的观念运用于文学中,采用一种谬悠、荒唐、无端崖之辞不与之庄语,运用寓言表达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