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要学生硬着头皮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打滚,这是封闭式语文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表现之一。为了变这种封闭状况为“开放、搞活”的新局面,近些年来,我较多地采用自由命题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所谓自由命题,就是教师按写作程序与计划,交代一定的写作范围和要求,让学生放开思路,自拟文题,写较熟悉的事物,内容不限,形式不拘。自由命题的方法很多,可写景状物,可记事写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 ,现行的由“老师命题学生作文”的单一作文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初中作文教学的需要。事实上 ,只有让学生在自由的、创新的思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作文 ,他们才会说真话 ,诉真情 ,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才会在初中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近几年来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通过课内统一命题作文与课外自由命题作文相结合的办法 ,使学生受益匪浅。一、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 ,让作文异彩纷呈单一的命题作文 ,难免要圈定范围 ,对于全方位开发学生的作文智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 ,由于命题不对个别学生的“胃口”,使其产生…  相似文献   

3.
命题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命题必须得当。所谓“得当”就是让学生写自己见到的、做过的、感受最深的事情,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文可做,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命题失当,脱离了学生实际,学生搔破头皮,绞尽脑汁也无法写,既完不成作业又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干脆抄书抄报或胡乱编造。  相似文献   

4.
自古至今,命题作文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影响深广的。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当今的高考制度,虽然考试的方式迥然不同,但是“命题作文”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不论是直接命题的作文,还是提供材料的作文等等,虽然命题方式不同,但终究还是命题作文。现在普通中小学仍然普遍地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为什么命题作文方式得到普遍采用而又长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命题作文有着它独具的特点和作用。 1.命题作文目标明确。除少数教师盲目命题,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无从下笔行文以外,大多数教师的作文命题,还是在了解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拟出来的。要求学生写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作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如何让学生乐写、能写、善写是值得教师永远研究的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能够留心,运用匠心,保持耐心,用“心”去铺设作文成功之路。 一、留心捕捉 积累写作好素材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内容来源于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大多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必须营造创新思维的大环境,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观察,增加课外阅读量。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舞台”,实行开放式的习作指导,改变以往“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批”那种封闭式单向交流,为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习作提供交流和表现的机会。一、创设情境,提供口头表达“舞台”口语交际是进行“由说到写”训练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开放式习作指导中,应给口头表达足够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表现的舞台,既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为书面表达积累丰富素材,是…  相似文献   

7.
学生为什么怕作文?为什么不同年级的学生几乎是一致认为"没啥可写".不少高年级学生反映:讲讲还可以,但拿起笔来,就没话可说了,因此就不喜欢作文. 是不是所有的作文都不喜欢?那又不尽然.多数学生都说,看图作文最容易写,他们都喜欢写,高年级学生更喜欢自由命题作文.是不是自由命题作文更容易写?当然不是.论难度,自由命题作文要自己命题,自己确定范围,无规可循,困难要比教师确定范围和经过指导要大得多,可学生偏偏喜欢写,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教学思考的空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习作机械、死板、千篇一律,文章缺乏个性.作文本来是为了交际、生活的需要.可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要训练形式的传统作文教学,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并不感到是生活的需要、交际的需要,而是为了分数不得已而写.  相似文献   

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进行的,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搞好起步作文教学,让他们关注生活,乐于表达呢?一、丰富的语言资料库是起步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往往三言两语没了下文或者照搬例文一抄了之,写作水平不见提高。究其原因是教师作前指导心中无数,不了解学生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一味强调“发挥想象力”结果是空中殊不知想象力也是建立在“实际”之上的楼阁。作文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生活的积累就等于“无米之炊”。因此,指导学生作文,就必须先让学生写贴近生活实际的东西,训练他们的笔述能力。为了不使学生无米下锅,平时在语文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10.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1.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让学生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或凭主观想像,信手拈来个题目;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让学生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命题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或凭主观想像,信手拈来个题目;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采用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封闭式课堂结构。这种课堂结构我认为有以下弊病: 1.命题死。学生作文是围绕老师的题目转,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独创精神,不符合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 2.以教师为中心。作文教学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中,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应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山西霍州市教研室杨凤玲小学作文教学要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核心,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一、向学生开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教学首先要向生活开放,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这个大世...  相似文献   

15.
陈华兰 《文教资料》2005,(18):68-6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把学生从“厌写”拉到“爱写”这一方,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行动,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曾有过大量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作文“最好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从他们的观点出发,笔者认识到作文教学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着重从命题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6.
<正>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一环,题目命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无兴趣写,能不能写好。学生写作的兴趣直接来源于教师的命题,命题能力也是一位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反映。早在50年代,语文教学的前辈们就提出了作文命题的原则应该是让学生能写、会写。所谓能写,就是适应学生的生活范围,使他们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所谓会写,就是指适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  相似文献   

17.
作文前的指导,应着重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知道怎样立意,怎样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作”为“我要作”。有经验的教师,有的在命题上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愿意写,喜欢写,有内容写。有的配合讲读课搞“一课一得”,使学生感到学有方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以教师为中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负担重,学生作文质量差,不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试行“四环节作文课堂教学新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构思尝试——教师命题之后,由学生审题选材,快速构思,尝试作文,一气呵成初稿。所需时间为一课时。这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1)命题要恰当,题目富有启发性,学生有话可写;(2)学生审题如有偏差,教师应适当点拨,(3)学生列  相似文献   

19.
关于命题作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看着这些作文,很容易使人想到这大部分是一些用死记硬背下来的句子写空话的练习。”这种命题作文的“伪写作”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写作训练和测评由教师命题,决定学生该写些什么,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要写些什么,命什么题,本应由作者自己决定。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却剥夺了学生这一天经地义的权利,要他们服从于老师的意愿去写不论自己是否愿意写的内容。了解这一“悖谬”很重要,因为许多教学中的问题皆跟将这一“悖谬”视为“当然”有关。由于学生写作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命题,这…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