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意义,分析了社交媒体营销的内涵与主要工具,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为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营销,宣传与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需求、信息意识、信息心理、认知能力、社会信息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的形成机制.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互助的可行性,阐述了用户互助的意义,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用户互助的几点建议。探讨表明:高校图书馆在用户互助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用户互助可以充分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体的知识资源,发挥用户的特长,有效补充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大勇  王妍 《情报科学》2019,37(4):10-16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影响力评价的检测方法,实现对社交媒体关键用户的识别。【方法/过程】根据关系型 网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连通子集、网络连通分支和全局效率的综合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用户个体 在保持网络完整性和连通性方面的作用。【结果/结论】抗毁性实验结果表明:中心性指标适用性与网络结构属性紧 密相关。对于稠密网络,个体的介数值越大在网络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越高;对于稀疏网络而言,个体对外连接度越 大其所具有的网络影响力越高。数据来源不够广泛,有可能导致研究偏差。本文所构建的综合检测方法能够有效 地判断网络个体影响力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5.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9):131-141
[目的/意义]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把握国内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发展动态。[方法/过程]以CSSCI期刊库2012-2018年发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相关理论和模型、因果分析框架、未来研究方向三方面剖析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的理论模型最多的是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其次是技术接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的因果关系分析框架,将纷繁复杂的前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都囊括其中。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造成用户流失,探究用户转移行为影响因素,为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商提升用户留存率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推-拉-锚定理论框架,从环境、个体、技术、成本四个方面萃取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影响因素,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有效问卷374份,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PLS-SEM)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推力因素(不满意、疲劳和个人创新性)、锚定因素(转移成本和惯性)及拉力因素(相关网络规模、感知互补性和替代品吸引力)均对转移意向有显著影响,转移意向对转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本地及移动属性为社交媒体带来了新的特点,这一新环境对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泄露的方式、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手机媒体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新方式、新特征。文章认为:手机媒体的兴起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全新的挑战。在手机媒体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主要是知识服务;借助于网络平台高校图书馆服务正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其服务形式主要是知识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与方式显示出其服务的个性化、学科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聂鹏  赵丽 《情报探索》2023,(9):7-15
[目的/意义]对微博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微博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行为特征,对用户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内容提供商及政府部门应对公共事件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以微博平台上的公共事件信息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和情感角度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行为的发生机制,探究了涉入度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假设验证。[结果/结论]影响社交媒体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信息因素(信息质量、信息交互、信息过载)通过用户情感因素(社交媒体疲劳)来导致用户的公共事件信息回避行为,同时涉入度对部分信息因素对用户情感因素的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APP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用户移动搜索的重要平台。对社交媒体APP用户的移动搜索体验展开研究,有助于完善用户移动搜索体验,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完整搜索过程(如目的、动机、搜索过程、结果采纳等)设计访谈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社交媒体APP用户移动搜索体验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用户个体、信息特性、系统3个主范畴对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移动搜索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用环境对用户个体产生影响,特别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研究结论对社交媒体APP改善搜索功能、提升用户搜索体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5)
社交媒体视频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大众化交流模式,具有受众广泛、设备简单、便于分享、交互性强等优点。图书馆应该尝试开展社交媒体视频服务,通过采用实时直播交流、小视频制作等多种形态,推广图书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访问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家图书馆为用户信息服务的实践,探析当前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角度分析信息用户和信息服务者的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意义】旨在对社交媒体用户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探索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为用户带来更多生活便利和使用体验的改善。【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依赖与媒介需 求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与150 法则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流失模型,并通过对70 名用户的深度访谈和300 份问 卷加以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各社交媒体间的特征差异是造成用户流动的核心因素,同时以探索性研究思路 预测了中国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营营 《科技风》2013,(3):196+198
读者满意度是客观评价图书馆当前服务的一种指标体系,是对图书馆当前服务状况来自读者方面的一种评价,作为一种累积性的满意度评价,其实质就是读者对体书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实际经历之间的总体差距。高职图书馆要探寻的服务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成长,它终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读者满意度永远是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是图书馆服务的指导思想。图书馆依存于用户,图书馆工作追求的目标就是用户满意。多途径的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读者水平,以期达到满意的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显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本文从读者满意度的内涵、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读者满意度因素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提高读者满意度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涵义入手,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对于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前因变量研究和结果变量研究等,同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果/结论]未来研究中,可通过新技术与新研究方法的使用对社交媒体倦怠的构成及测量进行研究、探索异质性社交媒体间用户倦怠的差异与共性以及尝试基于倦怠情绪差异与消极使用行为的细分研究,以更好揭示社交媒体倦怠的“黑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究用户信息行为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可以为辟谣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但目前现有研究大多基 于传染病模型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而基于博弈模型所考虑的用户信息行为又不完整。【方法/过程】为了弥补 这一不足,在原有用户信息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户质疑行为,构建考虑质疑效应的用户信息行为博弈模型, 分析辟谣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约束条件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的质疑行为 能够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但过度质疑会对谣言控制起反作用。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提高辟谣信息传播 效果的建议。【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用户信息行为博弈模型与社会实际更贴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引入 真实数据来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