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春红 《情报探索》2015,(3):99-103
针对当前电子资源评价过热的形势,指出中文纸质图书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纸质图书馆藏评价的实现方法。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馆藏图书结构及流通的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对馆藏图书的数量、结构、种类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根据馆藏比例和文献借阅比例相关关系以及馆藏图书借阅情况,提出了馆藏结构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
围绕“为用而藏,以用定藏”的馆藏建设原则,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07~2010年度纸质图书外借及新书入藏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绝对外借量逐年下降、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集中稳定规律、专业新书入藏超过读者需求等特点.从馆藏剔除、引导阅读倾向、发动读者参与馆藏建设及合理配置复本4个方面,提出馆藏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2010年~2012年3年所入藏的中文图书为例,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从图书的种数、册数、复本数等多个方面对馆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出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的结构和特点,并为今后馆藏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保品种,减复本”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我们现在过分地强调“保品种,减复本”造成不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而忽视了藏书建设实用性这一基本原则。应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种类图书的复本和品种。保品种应该保那些高质量图书的品种,一般质量品种图书的入藏反而降低了馆藏质量。复本太低使本来很少的新书,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流通,使图书馆的流通功能萎缩、地位下降。要适当增加一些图书的复本量。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2016年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图书馆统计法对入藏量、文献购置经费、生均新书入藏量、文献借阅率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资源保障、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分析馆藏质量总体情况,找出馆藏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今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形成馆藏质量评价机制,合理配置学科图书资源,增加经费投入,加快藏书更新速度,适当控制复本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协调各类学科图书配置比例,提高采访人员专业素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西藏大学图书馆为样本,对2016年入馆藏库的图书进行统计分析,从图书利用率、流通藏书比、图书平均册数的角度评价馆藏图书质量,分析西藏高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馆藏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曦 《现代情报》2010,30(3):135-138
运用Unicorn系统的报表功能对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各类图书的种数、册数及平均复本数以及在5年内借阅频次较高和较低的各类图书的种数及其所属学科子类目进行统计。分析各类图书的使用情况,找出读者的借阅倾向,完善图书的复选工作,为今后图书的采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验收过程中发现图书复本量、图书外形质量、清单上的信息与所配图书不符合图书验收质量等问题,提出如何保证馆藏图书验收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作实践,对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入藏及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读者借阅规律、需求特点和阅读倾向,揭示统计分析功能对提高馆藏建设质量、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丽娜 《内江科技》2023,(3):110-111
<正>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为例,从年度、类别、人群等方面对2018年-2021年各类别可借阅的馆藏图书的流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借阅量下降原因,为馆藏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步变成了新媒体阅读,这种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行为,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持续居低,许多图书  相似文献   

11.
从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利用率降低的原因及现状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利用率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藏图书文献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图书文献资源是否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相适应。从学科结构、图书出版社结构、复本情况和利用情况等方面,对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文献进行综合测评,发现: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科馆藏结构合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图书数量最多,但利用率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的专业图书数量虽不多,但利用率高。最后为图书馆调整采购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文献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莹 《情报杂志》2004,23(3):109-110,113
以原农学院农业类藏书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藏书流通率、拒借率及复本量数据,应用文献计量学原理,进行长期倾向性农业类中文图书复本量的预测及计量分析。为采购工作提供依据。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展望21世纪新型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并存的馆藏图书模式,分析了馆藏评价方法,从图书数量、图书质量、图书效能、图书经费及电子图书检索平台5个方面构建了图书建设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莉萍 《情报探索》2011,(8):117-120
对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2005~2009年纸质文献馆藏和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针对馆藏进行智能监控、优化馆藏结构以及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文献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有个性化图书推荐没有考虑受纸质图书的复本,构建读者及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定义基于页数的借阅时间、新书、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读者借阅记录的统计,在图书馆书库存在复本的情况下区分专业、非专业纸质图书推荐。在真实的借阅记录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馆藏图书的复本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筠 《情报杂志》1999,18(1):55-56
就如何确定馆藏各类图书的最佳复本量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馆藏图书的复本情况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资源飞速发展,对以纸质图书为主要馆藏的图书馆是一个巨大挑战,近年来高校各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在逐年减少,本文从本馆实际出发,对纸质图书借阅量减少原因及对策两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的文种、学科分布等进行了调查,并作了一定分析,同时探讨了本馆纸质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提高纸质图书馆藏质量的几项举措,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应突破传统,利用各种新媒体载体和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采访工作方式,以提高纸质图书馆藏质量,完善馆藏结构和文献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