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校园安全、规章制度、读者需求、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对社会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文建 《现代情报》2016,36(1):107-113
对重庆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实际状况进行调研,结合社会舆论报道和社会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实际需求,指出当前重庆地区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不足。结合不同层次高校的实际人力、财力情况和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提出诸如加强社会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多渠道的校外访问方式、实现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的制度化、提供开放服务监管和反馈渠道、善用媒体渠道扩大影响力等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能力并拓展服务方式,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状况和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行对社会开放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其人员配备、软件还是硬件设施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都具有明显优势,其对社会开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主要阕述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现实意义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向社会开放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政府要为高校图书馆“变”公共图书馆的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变”公共图书馆的可行性,简单介绍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类高校图书馆是否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程度、服务模式等情况,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静  杨随根  李悦 《现代情报》2011,31(12):10-14
以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管理主体与高校读者、高校图书馆附近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读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因子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Tornatzky和Fleischer提出的TOE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得出影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学科服务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网络调查,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学科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学科服务的指导原则、服务框架等构想。最后总结了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学科服务具体经验,希望借此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学科服务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通过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但是,这种开放绝对不是盲目的,它需要在满足学校自身需求的条件下,进行适当适时适地的开放,为此,结合目前现状,同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局限性、优越性,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由来已久,在知识服务的背景下,需要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从单纯被动的向社会开放到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人才、新媒体宣传等方面有优势,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资源,扶持社区图书馆,参与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运用制度互补性原理,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制度、资金投入与保障制度、人力资源建设制度等进行分析探讨,为实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服务的基本现状,笔者通过登录211高校图书馆网站,用4个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信息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在满足校内教学、科研、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尽量向社会提供服务;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具有的优势和主要障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必要性、开放模式以及开放的必要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的形势和可行性,从在高校图书馆多年工作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指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将自己蕴藏的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创新开放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为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为信息和建设搭桥,为知识文化和百姓的生活创造空间,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根本意义上的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宝库,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读者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义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情报信息中心,使信息成为商品,从而走向社会大舞台,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向社会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时代需要、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创建学习化社区及高校图书馆探求自身发展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的必可能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开放目地在于馆藏资源的借、阅服务,图书情报信息的教育培训服务等其它。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的政策、法制、市场、伦理道德等前提条件及相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探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在开放程度及服务对象细分方面存在的差距,然后从思想观念、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及市场的参与3个方面对中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形成差距的因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5条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呼唤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钊 《未来与发展》2002,23(5):60-61,59
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起步较晚,于80年代起才陆续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如上海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相继为社会用户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信息服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讲,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开放,无论是从其深度上还是从其广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要。很大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仍抱着“高校图书馆就是为本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思想,对有着强烈文献信息需求的社会用户不是拒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引发社会读者与校内读者、社会读者与图书馆,以及社会读者与高校之间的利益冲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后的各方利益平衡可以通过合理限定服务对象范围,总量控制读者人数,科学确定服务内容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