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1985--2007年各行业人员平均收入和各年人均GDP数据,根据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计算并度量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并由计算的基尼系数和我国实际人均GDP的变动特征建立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且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取决于行业收入差距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研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对短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并提出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20,(2):11-14
近年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是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转情况的有效工具,通常作为衡量发展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人均GDP和一次电消费量的关系,文章基于云南省1978-2017年人均GDP指数和一次电消费量,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预测2018-2022年人均GDP,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备良好的拟合预测结果,云南省人均GDP在未来5年出现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沿海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而沿海城市经济运行的质量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各级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经济运行质量的具体特征出发,结合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设计沿海城市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4个一级指标和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13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典型的倒U型曲线;除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增长而减少外,其它四个指标的排放量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在增加,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山西省环境总体上将呈现恶化趋势。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山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并就解决山西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增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差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几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晏艳阳  宋美喆 《软科学》2011,25(9):24-30
利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呈"倒U"型变化,并且在人均GDP 15,527.3元处存在拐点。据此推断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总体及绝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持续扩大,在人均GDP值达到转折点后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7.
在近30年来宁波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轨迹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宁波经济发展实际,参照经济成长理论、工业结构、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外贸结构、人均收入、空间结构、消费结构等不同指标,对工业化水平发展阶段作出相应的判断。其中从人均收入、空间结构和消费结构指标来看,宁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特征与其他指标有显著的不一样。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为依据.从GDP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企业科技活动投入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上所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计算GDP的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等三种方法;简单描述以各年GDP数据为样本建立一元一次简单的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经济周期分析的方法;介绍人均GDP和绿色GDP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框架下,利用中国1994~ 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体系资金运用的“掠夺之手”、金融发展对中国地区人均GDP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掠夺之手”抑制了金融发展促进人均GDP增长作用的发挥,并且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顺艳  孙根年 《资源科学》2009,31(11):1880-1886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煤炭)需求巨大,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能源的大量消耗会引起环境问题,进而阻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是急需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1997年~2006年我国30个省区人均GDP与煤炭消费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的关系,依据这两个指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高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4种类型,并从这4种类型中选取7个典型省区,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增长的关系,预测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煤炭消费的拐点,研究结论可为构建节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15(1):17-20
1 西北地区开发要有新思路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下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 ,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 ,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改革初期 ,西北地区人均 GDP均高于福建人均 GDP水平 ,其中青海人均 GDP水平高于广东人均 GDP水平 ,但是1 998年广东和福建人均 GDP相当于西北各省区人均 GDP…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出路在于固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运用中国199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计量分析软件,分别逐步建立了农业种植业化肥施用密度(含施用总量)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绝对差距)、城乡收入比(相对差距)之间的三类曲线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水环境的"经济增长效应"、"农民收入效应"和"城乡结构效应"。相关的政策含义在于:国家和城市政府需要转变现行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反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与水环境的补偿机制、政策体系。从而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方式即发展经济学与制度层面检验了EKC假说,另一方面从经济增长、农村农民发展、城乡结构三个不同侧面加深理解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经济学涵义。  相似文献   

14.
顾立汉  王兴元 《软科学》2012,26(8):73-77
以区域上榜品牌丰裕度、总价值、多样性三个变量来描述区域品牌分布的基本特征,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揭示品牌分布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上榜品牌总价值和上榜品牌多样性与区域人均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区域上榜品牌丰裕度与区域人均GDP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当前,宜都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湖北各县市前列,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树立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典型。如何进一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八个关系,以新的理念来谋划发展,以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长期宏观节能潜力分析:国际比较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我国能源需求规模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把握节能潜力是设定节能目标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的前提条件。力求从更大范围的国际比较和更长历史时期的国际经验来讨论我国的节能潜力。依据人均GDP、经济结构、人均钢材和水泥保有量、人均用电量、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指标,结合资源禀赋结构、气候条件、设备用能效率差异、后发优势等因素综合考量,从能源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大致处在美国1960年左右的水平,处在英、法、德、意、日五大工业国1970-1980年间的水平。参考发达国家近50年来的能源发展经验和我国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2010-203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潜力超过8.5%,能源弹性系数潜力为0.6;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潜力超过3.4%,累计下降潜力大约为50%。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2008年~201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之间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建设用地与GDP、建设用地与地方财政收入、交通运输用地与城市化水平、城镇用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用地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耕地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发展中应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优化指标的权重,并以鄂州市为例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8年鄂州市城乡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初步协调水平、加速协调阶段;影响城乡经济协调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十一项,其中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影响最大,城镇化率与城乡经济协调水平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濮阳市2001-201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排放量之间的曲线模型,得到了濮阳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表明:人均GDP与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典型的倒U型特征,而人均GDP与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正U型的特征。根据环境指标选取的不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