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早已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奴隶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当中国共产党进入第三代领导时,江泽民总书记又指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报纸来说,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必须采取的举措,便是应把人民群众,广大读者放到重要位置上。现在的情况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在报纸上太多了。不能否认,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层参加的会议和活动,是最丰富的信息场,是最大的新闻源。尤其是领导层参加的重大会议和重大活动往往是社…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月25日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召开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会议,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这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最近几年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涉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电子商务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文件的出台和贯彻执行不仅对信息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直接和间接对档案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跳出会议写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36-37
时下,“会议出新闻”已成不少人的共识,对于记者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从会上发现新闻的眼睛和处理会议新闻的诀窍。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议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写出好作品来。的确如此!从笔者采写会议新闻的体会来看,参加会议,只要做个有心人,不但能发现独家新闻,而且能写出获奖新闻。那末,如何发现独家新闻呢? 一、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 从会议材料中寻找新闻点,是指按新闻价值来取舍报道的内容,从会议材料中找出普通群众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闻教科书的记载里,跑会记者的泡会新闻带着明显的贬义倾向,而拿样稿,加个名,内容苍白无力、读来索然无味也成为会议新闻的代名词,活脱脱一篇“会议广告”。会议是这个时代最典型而普遍的公开活动,工作部署、专题座谈、情况介绍、学术研讨、总结表彰、开工剪彩、竣工庆典等一系列活动都在以会议的形式运作。会议是中国记者最宝贵最集中最全面的新闻资源。“会议广告”的出现仅仅是一小部分记者浮光掠影不加思考的“结晶”,对他们而言,真正的会议资源在白白浪费流失。资源在人物介绍上会议是一个群体性活动,很多会议是知名人…  相似文献   

5.
传播最根本的精神,在于人与人的沟通,对它的研究来自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点点滴滴,是情感体验和理性感悟的结合,其后才是对社会的冷静观察和宏观概括。[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深潜会海 巧采珠玑陈建平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最容易应付的是采访会议,最难应付的也是采访会议;最容易采写的是会议报道,最难采写的也是会议报道。这是因为会议报道如按老套路写很容易,然而却难被广大受众接受;要写出一条会议报道的佳作并不容易,需要记者深潜会海、...  相似文献   

7.
作为党委机关报,会议新闻既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是党报重要版面的“主食”。然而,党报上篇幅较多的会议新闻同时也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让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语言干瘪,空话套话多。广大干部群众是否喜欢阅读党报,不但关系着党报办报方针、宗旨的落实,更关系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谈党校图书馆如何收集和整理会议材料杜安(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会议材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政治、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的论文、报告及其附件,是最原始的文献材料。会议材料经汇编出版的称《会议文献》。会议材料及其汇编的文献,属于特殊的文献类型,是党校的教学和科...  相似文献   

9.
曾佐然 《新闻界》2001,(6):58-58
采写会议新闻是基层通讯员面临得比较多而又最感头痛的事。由于会议级别,出席领导的重要性等原因,很难被上级报刊、电视台、电台采用。因此,作为最基层的乡镇通讯员,是不能盲目跟随上级报刊台记者,在内容上对会议报告摘摘编编,左一个会议指出,右一个会议强调,更不能逐个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上级报刊台的编辑和读者感兴趣的不是哪个乡镇或部门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了会议,而是想知道会议究竟研讨了哪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效果如何。作为基层通讯员就要有读者意识、编辑意识,不能完…  相似文献   

10.
实些 活些 好看些——对一些工作性会议报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是集中信息、经验、智慧、决策、部署的重要场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研究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形式,是出新闻的地方,记者应该重视会议报道。但目前,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特别是工作性的会议报道,比较空虚、死板、不好看。如何改进工作性会议报道,让工作性的会议报道实些、活些、好看些。联系实际,我们作点比较分析,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评论员文章从立意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程序性文章,主要是配合中央和省委的一些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刊发的,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与省委的会议精神、学习领会领导人讲话为目的,这类文章内部一般称为“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最新指示精神直接告诉公众的有效方式,也是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过多过滥的会议报道,令人生厌,可是新闻圈内人皆知,出入会议、采访会议,是新闻记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会议也是新闻的“富矿”。新闻史上许许多多的精品名篇,就出自会议。对创新会议报道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搞好会议报道的规律性、增加会议报道的创造性,跳出会议报道一般化、程式化的“窠臼”而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4.
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都市报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会议是报纸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会议新闻是报纸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本身是记者采写的线索,对会议新闻报道是记者的基本功,是最基本应具有的素质。另一方面会议本身往往涉及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或者是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情,因此,会议本身的重要性往往可以超越会议报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都市报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会议是报纸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会议新闻是报纸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本身是记者采写的线索,对会议新闻报道是记者的基本功,是最基本应具有的素质。另一方面会议本身往往涉及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或者是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情,因此,会议本身的重要性往往可以超越会议报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广播电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今天开幕了。出席会议的大多是我省广播电视战线各个方面工作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真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这次理事会议是全省广播电视界的一次盛会。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对这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广播电视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广播电视是当今世界最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也是世界各国的要害部门。在我国,广播电视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提出建…  相似文献   

17.
杜仕华 《新闻界》2000,(1):38-38
电视是目前受众最广、最受群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媒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充实和愉悦,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电视新闻是重要的信息源,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电视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我们每天看电视新闻,各级电视台都有大量冗长而呆板的会议报道占据画面,耗时多、信息少,使人们对新闻的期望值大大降低,这无疑是电视新闻的悲哀。 召开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是共产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体智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会议的作用功不可没。电视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报道会议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会议过多,会套会、会贯会,层层…  相似文献   

18.
报道好党和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会议活动报道在写作时很容易流于程式化、公式化,令读者感到枯燥。如何使会议活动报道“活”起来呢?盐阜大众报进行了大胆探索。这里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体会。 精选“亮点”。会议活动通常都有一大堆材料和一定的程序,报道时千万不能被套住,简单地记录下会议过程,或将会议主要文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照葫芦画瓢摘录一遍。因为读者并不关心会议的一般进程,他们关心的是这次会议活动有什么新精神,有哪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因此,报道时要突出会议活动最重要、最新鲜、群众最关注的内…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07,(3S):4-6
这次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来省委常委、秘书长曾维同志要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但是由于另有重要公务,所以委托我和大家来开这个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档案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相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来看,或是相对于各方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利用程度来看,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仍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是推动信息化的瓶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的办法。在1997年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颁发了《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确认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并已经取得各方面的高度认同和一致。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近几年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