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针对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不够,语文学习陷入“厌读、无读、浅读”的误区.朗读不是无用的,而是深刻的.正确认识朗读的重要性,了解朗读的规律,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通过读书实践来实现;其中,课堂内有效的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显然,朗读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组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特色,灵活指导学生朗读,使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本人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基本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对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将成为孩子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朗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进行在低年段语文朗读指导时问题频出。针对种种问题,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朗读时间、加强阅读技巧指导、着重情境渲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低年段朗读散发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通过读书实践来实现;其中,课堂内有效的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显然,朗读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组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特色,灵活指导学生朗读,使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本人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基本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亚琴 《考试周刊》2013,(26):56-56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入情的范读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充分培养朗读技巧,在评读中感悟文章思想。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同时,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因此,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如何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平时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99):17-18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充满灵性的一剂灵丹妙药。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初步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朗读训练,进行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自由朗读中感知文意;在深入品读中把握主旨;在默读中体悟文体特点;在精读中探寻美点;在齐读中延伸阅读、升华主题。由此可见,"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朗读的传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阅读与朗读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阅读需要解决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遣词造句的学习,对写法的关注与了解,所以必须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熟读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有感情地读是阅读理解的深化。读是培养听、说、写能力的基础,无论朗读还是阅读,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亦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深入体会语感、语境、语意的优美。既然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指导朗读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对学生朗读应给予充分正确指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也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问促读、熟读深思,多措并举、激情引趣,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以及流利是教学中易点,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12.
徐松 《现代语文》2013,(9):109-110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朗读能力离不开朗读训练。然而,由于目前语文考试没有或很少设置“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的项目,所以有声的朗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所忽视。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搞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笔者谨借本文,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理解朗读内涵,认识朗读重要性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把无声的、缄默的文字转化成了有声的、响亮的口语。语文学习离不开绘声绘色的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它既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按照朗读的熟练程度和朗读教学的推进过程,可以把朗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准字音,停顿处理得当,不错读、不漏读;  相似文献   

13.
<正>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主要手段。朗读作为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重视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与指导。朗读教学的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低下。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重视朗读,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小学语文的阅读朗读教学更是具有基础性、人文性的特点,这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思想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完成阅读朗读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阅读、欣赏以及感悟语文的能力。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洁 《甘肃教育》2014,(12):42-42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事实上,朗读不仅能培养语感,而且能增强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朗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准确性语言是有声的艺术,学习语文就需要大声朗读,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体会和感知语言  相似文献   

16.
林春凤 《新课程研究》2009,(7):105-105,108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让学生心领神会。朗读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想象与联想是其重要的辅佐。通过朗读,可以复活艺术形象、再造艺术形象、升华艺术形象。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现在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任务式的阅读,并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致学生的阅读毫无声韵美,也得不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阅读的教学方法。一、重视朗读,精彩教学1.学生——自主朗读,品味其中李伯棠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中说:"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朗读应以自主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学生领悟中华语言文字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基础。学生通过将文字转化为声音,能够帮助自身加强对文字的理解与记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紧紧结合“读于法言于表”的方式,通过鼓励学生大胆朗读、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以及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赏析与评价这三个方面来实现语文朗读的教学目标,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朗读技巧与水平,最终促进高效、优质的语文朗读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标准的逐渐落实,让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朗读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是从学习中和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通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坚持"情由读中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朗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练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多次朗读,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以0读为本"是语文课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以"读"为基础,在"读"中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感知、感悟文章意境,在读中陶冶情感,在读中练习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