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英译给译者带来了许多困惑,情景组合论认为译者不仅要彻底理解原文描绘的情景,还必须要参与外在的和内在的情景的构建。以王维的《鸟鸣涧》英译为例,探讨情景组合论在诗歌英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必要加大孟浩然诗歌的翻译力度,力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有必要对现存孟浩然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改善孟浩然诗歌翻译现存的误译、漏译、错译等弊病。通过对孟浩然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开启孟浩然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更好的传播中国古典诗歌文化。  相似文献   

3.
拟以几首古诗为客体,从主语(人称和数)、时态、措辞、音韵格律、主题和意境等多方面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及其英译方法,从而论证了从模糊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要性以及文中所提英译方法的可行性。诗歌英译不单要考虑其自身的模糊性,同时也要考虑尽可能用模糊性的手段来翻译,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传译给外国读者。  相似文献   

4.
感悟诗歌     
朱爱武 《教育文汇》2003,(11):39-39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诗歌作品?我的理解是:既不是不加指导,信马由缰地由学生泛泛阅读。也不能是只由教师机械僵化地片面解读。诗歌是最凝炼的语言艺术,诗人以最简炼的语言组合创设了所有语言艺术中最富意韵的意象。通过意象创设,或寓意,或象征,丰富的情感或深奥的哲理则自诗歌的意象中源源流淌,让读者从中体会妙不可言的情感。在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5.
史艳华 《考试周刊》2013,(88):26-27
汉语古典籍的英译目前已成为较热门的学科,本文意在对古典籍诗歌的英译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如《诗经》等的翻译简史及其在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译介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6.
孙凝 《华章》2012,(23)
本文通过对“再创论”的概括以及《峨眉山月歌》的实例,来论证“再创论”在解决古典诗歌英译中问题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不仅延续了原文的艺术价值,而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让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的本质就是再现原诗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围绕这一基本原则 ,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格律手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就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格律转换之相关技巧进行了探讨与归纳  相似文献   

8.
薛昭 《海外英语》2011,(14):230-231
诗歌中充满了隐喻(metaphor),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束定芳,2000:120)。隐喻作为诗歌的生命,其转译的准确程度直接关乎着诗歌整体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的传达。隐喻翻译中需要了解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信息,民族特定文化,本体(noumenon)与喻体(metaphor object)的关联,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这些都使隐喻的翻译颇具难度。该文将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分析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艳 《文教资料》2008,(35):52-53
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中强调"意境"的传达.本文认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首先应深入分析原诗的意境,然后选择英语中相对应的适宜的语言,充分传达其意境.  相似文献   

10.
诗歌还具有情景相融,诗情画意,使人达到高度享受境界的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有音乐性。轻快喜悦就用明快的节奏;激昂慷慨就用急促节奏来表现;低沉就用缓慢节奏来表现。用声调的调配安排,读起来抑扬顿挫,舒徐急促节奏韵律的融合,使诗具有音乐美:诗的这些特征,只要有机的融合就是二首好诗。在教学中,也只有把握住诗歌的特征,才能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水平。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们要正视汉诗英译的初衷及目的,应尊重西方读者的审美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和美妙。  相似文献   

12.
姚婷婷 《文教资料》2012,(10):22-24
本文通过对王维部分作品的英译分析,探讨王维代表诗歌中所体现的意境美在英译过程中的转换问题,从而确定一个相对合理和科学的翻译标准,使原著和译本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诗歌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的五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研究李商隐诗歌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 从语言因素、意象翻译、译者主体性以及对诗歌意旨的多元阐释等方面的表现来分析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英译本。笔者认为中国古籍现在涌现的多种英译本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使译语读者能充分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和对世界的贡献, 使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4.
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提高诗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就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内外诸多名家的翻译,唐诗,如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在西方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唐诗的译介仍然面临挑战,这是因为: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必然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或文化移植都需要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对译者主体性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哲学阐释学的相关理论,从“诗歌意义中未定点的存在与阐释”和“译者主体性是唐诗多译本现象的内在理据”两方面探究李商隐诗歌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多义性作为李商隐诗歌的内在本质,是促使译者发挥主体性、对源语文本进行多元阐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诗歌单元,谈一下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感悟。第二单元选入了《诗经》中的《氓》《采薇》和屈原的《离骚》等,对于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文章,有很大难度。第三单元选入了《兰亭集序》《赤壁赋》并要求全篇背诵,对于语感比较差的学生来讲,朗读、背诵也存在困难。所以,我常和同学们说:如果背诵这一关你过了,就会一路好走了。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品位必须从诗歌入手。"也有人说:"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用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所以,针  相似文献   

17.
诗歌学习是—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幼儿能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幼儿的,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在诗歌教学中有了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18.
长期语文教学的经历 ,让我摸索到“以读辅讲 ,读讲结合”、“以点带面 ,点面兼顾”、“以练促学 ,练为学用”的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被动局面 ,同时也符合语文教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比较赏析 整体感悟——中学诗歌教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守金 《学语文》2003,(4):34-34
所谓比较赏析、整体感悟,是指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寻找与课文相似与相关的诗歌或诗句进行对照赏析,进而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人生的体悟,伴随诗人赤裸的灵魂飞翔在精神的自由天地里,寻觅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人情之美,用心灵来品味、感悟彼此间细微的差别、特色和优长。这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读诗方法,沉浸其中,你能获得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的多重解放,灵魂得以提升的同时,知识面亦能获得瞬间扩展。具体说来,比较感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雷平阳的诗歌独树一帜,其英译策略至今无人问津。对雷平阳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英译策略的探究对促进其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英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