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隐字联”,就是隐去联中的关键字,而把成语典故、古人名句融入联中,既含而不露,又使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张宇 《语文知识》2004,(7):13-13
对联中有一种既集古人名句,又隐去关键字词的.即所谓集句隐字联。这种对联具有双重技巧,制作难度比一般集句联要大.但它饶有兴趣,备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3.
<正>隐字联,亦称缺字联、藏字联,即在联中故意省略掉需要突出的一些字,含蓄巧妙地传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隐字联含而不露,曲径通幽,寓意隽永,其中不乏构思巧妙、手法奇特、语言生动的佳作,读之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陈章 《老年教育》2008,(8):38-38
传说有位医生名叫吉生。医道不精,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于是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副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二成语隐去尾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是过去的一位穷文人贴过的一副对联:此联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中藏去"一"和"十"两字,影射"缺衣少食",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这是以前人们常用来讽刺奸臣坏蛋的对联。此联上句隐"八"字,意为"忘八";下句隐"耻"字,暗指"无耻"。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苦”字的联语更是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如:  相似文献   

7.
官衙联例说     
新官上任,万民拭目:是贪是廉?是愚是贤?古代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为官者就在官署衙门上题写对联,表明自己的心迹。南宋时有个余某,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握军政大权。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上题写一联:  相似文献   

8.
张果老爷爷讲故事的时间又到了,小朋友们快坐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说一段隐字联巧骂袁世凯的故事。什么叫隐字联呢?估计好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别急,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相似文献   

9.
傅望华 《语文知识》2004,(5):13-13,15
据《归田琐记》记载,明朝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出京城,同僚及好友为他饯行。在酒席上,大家行了一个别具一格的酒令:先说一个宇.并将它拆开;再说两个字,并将它们合成一个字:最后说一句诗文,必须与上文意思连贯。陈循先说:  相似文献   

10.
蒋华 《高中生》2012,(5):57-57
析字联把能进行拆分拼合的汉字与富有民族特色的对联融为一体,显得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析字联意趣横生、内涵丰富.在给人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还能启迪人们去思考,增知益智,别有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11.
集句联浅说     
集句联就是从诗词曲赋、碑帖、熟语、宗教经典中集录成句为联。联语要保留原文词句,浑然天成,另出新意,还要符合对联对声律、对仗、平仄的要求。 关于集句联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始于宋代的王安石。清代的何文焕在《历代诗话索考》中说:“荆公(王安石)她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  相似文献   

12.
家教联语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精彩凝练,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家教联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3.
14.
15.
所谓"隐字联",就是隐去联中的关键字,而把成语典故、古人名句融入联中,既含而不露,又使人一目了然。明朝冯梦龙著述的《古今谭概》中,记载着这样一则隐字联故事:一士人家贫,为挚友祝寿,无  相似文献   

16.
张晓天 《初中生》2003,(14):34-36
在浩如烟海的联语中,有一种独特的“添字联”,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现撷出几联,共同欣赏。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年幼时聪慧过人,再加上父亲苏洵的调教,熟读了不少诗  相似文献   

17.
续字联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在原有对联上添加字句,使其含义加深或发生改变。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续字联的故事,可谓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四川成都一家茶馆兼营酒馆,因老板没有文化,经营不当,生意十分萧条。后来老板请了当地一位文化名流为茶馆写了一副对联:"劳心苦、劳力苦,  相似文献   

19.
嵌字联摭谈     
嵌字联是对联的形式之一,起源于人雅士的口头戏谑和字游戏,萌芽于晋代,兴起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延续至现代。嵌字联按其嵌字方式可分为整嵌和分嵌2类。嵌字联广泛应用于唱酬赠答、自勉题赠、谐谑讽刺、婚丧寿诞、楼台胜迹、铺肆百业和学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作助动词1.有胆量。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