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西文化界明确意识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在此语境下,章士钊以"新旧调和论"为基础,在《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围绕"文化"、"新旧"、"文化运动"等概念,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病态群理",在中国现代文化应该如何发展问题上,与"新文化运动"形成对话交流,其中隐含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潜能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河南方言中"中"有"成、行、好"的意思,本文疏理了"中"的几个义项,讨论了河南方言用"中"表示"成、行、好"的文化内涵。其中牵涉到中庸心理、对称的审美观、封闭心理等。这一研究折射出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反映出方言词可以揭示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尚礼"精神,西方传统文化精神是"尚力"精神。礼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主体。"力"是唯一将西方文化三要素构成一体并且传承不断的文化精神。"尚礼"精神作为一种传统精神,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重大现实意义。"尚力"文化已经发展到自己的一个高峰时期,它所造成的三大人类危机——环境危机、战争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因此,21世纪应该是"尚礼"和"尚力"两种文化精神或者说是文化价值观念对立互补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立特质的"氛围"。本文从历史的和现实生活的角度为视角,发现"文化"实际上是由某种价值理念、生活习俗、传统观念、行为方式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系统性的"氛围"!这个氛围有影响、感染、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了这个氛围并利用它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由此以"企业文化"为特色企业管理便产生了。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一种"迂回管理",即先"造出文化"这个管理的工具,然后用这个工具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出现加剧了现代性进程中文化认同的复杂程度。网络既增加了现代性后发国家的文化认同焦虑,也影响民族国家内部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网络改变了社群文化认同原有的区分机制,"男性/女性"、"成人/儿童"、"英雄/平民"这些对立项之间的区隔正在模糊。在个体文化认同中,网络虚拟性的多重文化认同将导致主体和身份的分裂。  相似文献   

6.
王斯一  王致兵 《教师》2011,(20):114-115
"天涯文化"的"定义"值得商榷。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天涯文化的源头和根系;其次黎族文化和海南的热带岛屿特征,是天涯文化最独特之所在;再次天涯文化接纳和融合了诸多域外文化,使天涯文化具备了包容和开放的性格。天涯文化也许很难准确概括,但天涯文化绝不是各种文化的简单"拼盘",而是一种文化吸纳和融合后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川"这一历史地名的渊源进行了文化解读,即"四川"作为文化地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经济管理区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四条江的简称的来源。文章认为,"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得名,与四条江无关,而是同唐代将剑南道简称为"蜀川",宋代将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两川"有关。文章还对"巴蜀"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随着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公布了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后,大学校园里盛行的"拇指文化"就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拇指文化"不再简单地指继报纸、书籍、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了。Android手机界面的华丽度和系统的可玩性使得新的"拇指文化"变得异常丰富。本文从新的"拇指文化"出发,分析其特点、影响,重新认识大学校园的"拇指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羊"在中国民族文化里是"温顺""吉祥"的代名词。但是目前对"羊"的英文译名不统一,出现了一些误译。"羊"的英文译名应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合理规范的翻译。作为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应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传播本国文化的责任感,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际遇,林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坚守文言阵地,也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巧妙设计,启蒙先驱的林纾与倡导白话的"五四"先驱们爆发了激烈论争。两者之间的较量背后是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价值选择。林纾秉持中国传统文化之本,代表了沟通、调和中西文化的努力,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西方文化根本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现代新文化,这也正是林译小说与"五四"新文化的根本分野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印文化是有着相似性的东方多元文化。印度佛教中的"非暴力"思想与儒家"和"文化思想在中印两国文化中具有最显著的相似性,它们都把对"和平,和睦与和谐"的追求作为两国文化的价值诉求。"非暴力"思想与"和"思想是人类和平、和睦相处的一剂良药,具有普世价值。它们的价值导向为两国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文化选择思维范式,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查玛"来源于西藏的"羌姆",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它是莲花生大师依据佛教教义,根据藏族的鼓舞及面具舞而创编的宗教舞蹈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查玛"必然有所变异。内蒙古"查玛"中蕴含着多民族文化内涵,包括印度文化对"查玛"宗教意义及面具造型等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包括蒙、藏两个民族依据现实情况而做出的变化,更包括"查玛"中融入进来的汉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孝文化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在原始社会末期"孝"的观念产生,在先秦时期"孝"观念理论化、系统化,到了西汉时期"孝道"变得政治化,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被异化,唐宋元明清时期"移孝于忠",孝文化走向极致,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曾祥婷 《考试周刊》2011,(56):101-102
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不断增多,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在全球化。面对英语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为五大课程目标。本文将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及文化教学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穿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全新的事物。但"穿越"文化的广泛流行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的走红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青年群体热衷于包括"穿越"网络游戏、"穿越"影视、"穿越"小说等"穿越"文化现象,透射出当代青年的婚恋观、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嬗变。深入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于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群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深受"尚礼"精神的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实质上是中国传统的"尚道"——"尚礼"精神的胜利。新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自身、对农民的态度、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文化处在文化转型、文化激变之际,中国保持文化自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显得尤为迫切。恢复"尚礼"精神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颛顼"绝地天通"后,超部落的共同信仰出现,并形成了超越部族界限的中原文化。这一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神权与巫权。商周鼎革,周人在反思此一巨大成功、论述其政权来源正当性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旧中原文化"的"新中原文化"。其特点是人文理性的觉醒,但它包含在对"道德之天"的信仰中。儒家学说的文化渊源是周人创造的"新中原文化";道家学说则渊源于"旧中原文化"在春秋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济南高新第二实验学校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了"品慧"文化,推动了农村起点学校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激励全校师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学校已经成为师生心灵的家园、生命成长的沃土。正是"品慧"文化的力量助推了学校的成长、成熟,为下一个十年走向卓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加强高职学校文化建设,提升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现代企业文化培育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探索"校企文化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