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是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文字,它揭露了段祺  相似文献   

2.
《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  相似文献   

3.
尹学军 《教师》2013,(21):118-118
疑问一:文章第一节的最后,鲁迅先生为何要"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尤其是为何要用自己的"苦痛"使"它们"(包括段祺瑞政府与流言家,但主要指流言家)"快意"?思考:这句话首先表现了面对段祺瑞政府统治下的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把持着话语权的"非人间",鲁迅先生产生的深重的无力感。既然面对"浓黑"的"非人间",面对"下劣凶残"到连"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的"我"都出乎意料的段政府,  相似文献   

4.
一、(记念刘和珍君) (一)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相似文献   

5.
中等师范学校《文选和写作》课本第二册课文《上天都》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则不好意思妨碍他们的采茶工作,二则设想四个人抬我一个人上山,我心情的不安一定比步行的疲劳苦痛得多。初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毛病,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安”和“苦痛”可以用来说明“我”,也可以用来说明“心情”,如“我不安”、“我苦痛”,或“心情不安”、“心情苦痛”,但它们不能互相说明。从上下文看,作者的意思是,步行会身体疲劳,坐轿会心情不安,心情不安和身体疲劳都使人苦痛,但相比之下,心情的不安更使人苦  相似文献   

6.
无怨无悔的选择陈经纶中学廖伟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女儿的房间里,在灯光底下,我踱着步。大声地朗诵着。女儿上大学去了,住校,她的小屋就成了我备课的最好的地方:可以静静地思考,也可以放声地朗...  相似文献   

7.
李兴和 《学语文》2002,(1):24-24
《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鲁迅的一篇著名杂文,历来是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对于文章第二节开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应当如何理解才符合作者的原意呢?不少材料,甚至是《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51页)都认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理由是:真正的革命者看到社会的黑暗,看到祖国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他们是悲痛的;但是面对现实,他们又能勇猛地参加解放人民的斗争,感受到战斗的喜悦。因此,他们也是幸福的——为人民的深重苦难而哀痛,为献身于改造现实的斗争而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所以作者热烈赞颂。  相似文献   

8.
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纵观历年的阅读测试题,很多都涉及到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所谓“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例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两句话是对包括死难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理解这一点,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记念刘和珍君》。  相似文献   

9.
“非人间”:等于说“黑暗的地狱。”“后死者”:鲁迅先生自称,表示要继烈士之后,与反动派作决死斗争,准备牺牲生命。“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意思是说这真的猛士是襟怀伟大的。他们以人民的哀痛为哀痛,以解除人民的哀痛,  相似文献   

10.
《记念刘和珍君》一直是高中、中师语文课本中要求精读的课文,它的第二部分是诗性语言,具有诗性特质,尤须细读。但教材编者的注释、教学参考书及各种作品选的解读,或失之粗略,或语不中的,或时有误解曲解。我们借鉴文字阐释学和语用学的方法细读这部分文字,以就正于识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指称对统治者和黑暗血腥社会有清醒而洞明的认识,并与之抗争搏斗的勇猛坚毅之士。具体所指则包括当时的共产党人和部分国民党人以及其他革命者。刘和珍等人也是。文中曾…  相似文献   

11.
“辛”、“幸”字形相近,字义不同。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把它们进行对比,并反复强调了要注意的地方,可学生写错用错者仍不在少数。我认真琢磨,发现这两个字挺有特点。后来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待学生读熟后,我提问:“前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先是默然,继而踊跃:“只要人们肯辛苦劳动,就能过上幸福生活。”“幸福的生活靠辛勤劳动换来。”我又在“辛”、“幸”上面分别用彩色粉笔标出“、”和“十”。学生沉思片刻后恍然大悟,异口同声答道:“‘辛’字上面是一点,就叫‘辛苦一点’。‘幸’…  相似文献   

12.
罗堂武 《教育》2012,(4):52-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13.
初中平面几何比较难教,凡教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尤其对于新教科书,领会不了其精神,往往讲了一堂课以后,学生接受不了,常喊“难学”。我初教时,也感觉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才好,怎样才能把教材教给学生,使他们很好的吸收、消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的确,一个新教师遇到的困难是多些。后来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减少了教学中的困难,教学效果也相应地有所提高。我学教几何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做完书上的全部习题教者先动手做习题,不仅熟悉了教材,同时,对书中习题能够心中有数,也明确知道,习题中哪些是难题,哪些容易做。我备了本“千题集”簿,在上面做上记号“难”“易”“一般”三种类型。对于难题,就注意很好的讲解或提示,这对选择习题,控制作业份量很有帮助。另外,通过亲手做题,可以发现学生在做题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什么,早打预防针。这不仅使学生做题减少困难,教师批改作业也方便多了。在“千题集”簿上,我还常做些书外题,便于适当的加深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注意一题多解,把简易的方法交给学生,并启发他们寻求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14.
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使教师不再沉溺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之中,而奋起于“凌云壮志盈我心,幸福快乐享人生”的快意之中。心理学中的几个心理法则是让教师充盈职业幸福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15.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有心的生活者?谁都在生活着呀?谁还会没有心?”是啊,如果只是看表面,可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心的,都是生活者,但是若要细分,同样都在生活着的人,有的人是“有心”的,有的人却是“无心”的。就说写作文吧,经历了相同的事,有的人会写得非常精彩,有的人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写得精彩的人,就是“有心”的,写不出几句话的人就是“无心”的。我在《你想有枝神笔吗?》的文中说过要“多想”,就是这个意思。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多想”和“不想”,“有心”和“无心”,结果一定…  相似文献   

16.
郜红 《教育论坛》2007,(5):27-2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汉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谁为哀者?”课文没有注解,而《教参》中释为:“谁是哀痛的人?”我以为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我们先看两个相仿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校园板报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幸福观“对我来说,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要和巨大的苦痛作斗争。我是在说这十年来的日子。但你们看到的是我脸上的微笑。这是发自内心的,饱含着幸福和欢乐的微笑。尽管我忍受着自己病躯的种种苦痛,但我仍然为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胜利而欢欣鼓舞,再没有比战胜这种种苦痛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情了!不能单单是为了活着(虽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还要斗争,还要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9.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  相似文献   

20.
用这句话向我将了一军的,是我十我年前的学生王晓丽。正是由于那一次当人人出丑,使我横下心来,大练“背功”,以至敢于和学生进行背诵课文比赛。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我的“背功”征服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效仿,致使我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