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谈谈中学生从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是个人由于无形中受到群体影响而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即别人都这么做,于是自己也就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人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影响,不仅现实的行为具有感染力,而且认识和观点也有感染力,这就产生了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操、对社会的认识、兴趣爱好、服饰打扮,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比如我班某学生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其他同学受到感染,一时间钻研数学风气浓,一些平…  相似文献   

2.
牛仔草帽     
清语 《红领巾》2014,(10):28-29
有一顶破草帽,别人说他是一顶破草帽,他自己可不这么认为。他说这是牛仔风,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牛仔草帽。牛仔草帽想去旅行,于是就出发了。可不是嘛,世界这么美好,要去见识它,分秒都不能浪费。牛仔草帽上路了。怎么上路的呢?一阵风吹来,他把自己放松,任风把自己吹上天。  相似文献   

3.
外面的世界     
《神州学人》2013,(8):25-25
出国留学,别人都很羡慕,但是那里的苦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所谓的朋友,也就是一笑而过,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在外面住久了,就会自言自语,有时候对着游戏傻傻地玩一下午。每次醒来都会想:如果我就这么死掉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吧。异国恋很难,男人说等你都是不靠谱的。自己可以赚钱了,于是用自己赚的钱,独自去旅行。  相似文献   

4.
正别人再好,也是别人。自己再差,也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题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在这世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于是我们便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可能我们没有沉鱼落雁的容貌,也没有生于富贵豪门,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够了。做最好的自己,其实也是做最真实的自己。人的每一条路都是自己丈量的,做到最好的自己,我们的心灵会更加平静。做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幸福     
正中午一觉醒来心中颇感压抑。不知怎的,总觉前途一片黑暗,生活没有意义。我甚至怀疑这是抑郁的前兆。你说,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就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烦恼呢?平时开导别人不少,自认为懂得的开导法子也不少,可不管给自己找了多么多么充分的开导理由,却总是无济于事。于是,下午前两节课便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心里头觉得堵,就将自己的郁闷倾诉予周围  相似文献   

6.
自匪 《教书育人》2004,(9M):1-1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  相似文献   

7.
正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我却不行";"我的人生就应该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重要的事。太多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对自己苛刻,认为不完美是自己的错,拼命  相似文献   

8.
陶志琼 《家长》2009,(4):29-29
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好恶、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投射效应”。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学校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都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准备要求别人做某件事前,应先问问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到,就立即停止,不应强求别人去做。与别人交往时,应经常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难处,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景小故事:王奶奶织了几条围巾想送给小朋友。大家来到王奶奶的家,看到这么多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教育》2001,(1):54-55
事业称心如意的秘密在于做你最想做的事.少数几个幸运儿早年便能发现这一秘密,但多数人都困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苦役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或别人认为我们该做什么、或自己认为自己想做什么.我们认为,只要你能细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其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  相似文献   

11.
谁是盲人     
由于天生双目失明,我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遗憾的是,在别人眼里,我的形象似乎更残缺。有些人认为既然我看不见, 当然也就听不见。于是经常有人扯着嗓门儿和我讲话,把每个字都咬得十分清楚;还有人当着我的面窃窃私语,认为我听不到。例如每当我去机场,请机票  相似文献   

12.
感受差生     
很久不曾有过那种被鲜花与掌声包围的喜悦心情了.也很久不曾体会到那种当别人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自己.在一旁啧啧称赞自己时的成功感觉了.那些岁月已离我远去,我现在成了一名差生。那种荣耀与光环只有优生才有资格享受,和我们无缘。我是这么认为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相似文献   

13.
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我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一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非常出色……在心理学上,这样的现象叫投射.如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晓波是个热心人,平时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因为他觉得拒绝别人的话说不出口。但是他自己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忙都帮,面对求助时,他时常做不到又说不出口。晓波认为,要做个好人,就不  相似文献   

15.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5岁了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王守仁的父亲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王守仁是有病了.于是,父亲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就派人去请,到王守仁6岁时,终于把病治好了.王守仁病虽然好了,可是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说话,当然笨啦!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王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里更加难受.他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管理是通过别人的手来完成工作。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但是也害死很多人。很多人没听过这句话时,事必躬亲,做得很多。但是听了这句话以后,认为自己不能做,否则就不叫做管理,所以就变成什么事都不做。一个人由事必躬亲到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错的。这句话我们要小心听。每个人多少自己做一点事情,同时也要通过别人来完成一些事,只是在比例上不同  相似文献   

17.
小笛信箱     
我很任性,平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我乐意;但如果别人管我,我就一万个受不了。我总是不愿意听他人指挥,如果别人让我往东,我就偏往西(尽管有时自己心里明白别人说的是对的)。我知道自己很讨厌,我也想做个让别人喜欢的人,但我就是这么叛逆,怎么办呢? (小炮仗)  相似文献   

18.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到伦敦之前,就已经能够把一本英语书全部翻译成俄语了,因此他认为自己已经很精通英语了。但他一到伦敦,就发现听不懂别人的话,别人也听不懂他的话,这就迫使他从头开始学英语。于是,他就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每次,他都坐在前排仔细地观察着讲话人的嘴,以求掌握其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名,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名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了第一名!”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了第一名,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后来,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我也常拿第一名,于是我就暗暗得意了,觉得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渺小了。同学问我问题,我也爱理不理,还撇撇嘴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笨。你看我的!”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父亲又说话了:“你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