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经验的读报者都知道,相关消息的版面安排、字号选择乃至用词、配图等往往别具深意;一些研究者据此提出"版面政治学",甚至还形成一套专门用来分析前苏联政治的"克里姆林宫式读报术".  相似文献   

2.
刘宏 《青年记者》2017,(25):56-57
知道越多就越愿意表达吗? 通常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人知道的事情越多,就会表达得越多.在这种逻辑中,知情权就变成了表达权的基础.如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人就是这样构建知识分子的,因为知识分子知道的东西多,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多表达.甚至一些媒体干脆把某些知识分子称为知道分子,形容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实际上知识和知道之间并不能够画等号,知道往往强调广度,而知识突出的是深度,或者说是专门性.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媒体知识分子倒更像是知道分子.  相似文献   

3.
这里的"闲话",指的是<开卷闲话续编>这本书.先说"开卷".曾经是六朝故都的金陵南京,不仅是春风胜游之处,从来也是书香馥郁之地.如今但凡喜爱读点好书的文化人几乎都知道,南京有座气度不凡的凤凰台饭店.之所以说它"气度不凡",是因为这家饭店创办了一份名为<开卷>的读书杂志,免费赠给来店的客人和海内外的一些书爱者与文化人.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凡是喜欢欣赏京戏的观众,大概都知道清末民初的京剧名角、须生泰斗、"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但是,他是中国第一部自己摄制的影片的主演者,这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有人说:中国电影明星的"祖师爷"是谭鑫培.  相似文献   

5.
陆杰 《图书馆》2000,(5):79
(摘自《中华读书报》2 0 0 0年 9月 6日 )国外的网上书店大家都知道亚马逊 (Amazon .com) ,可是别的书店大家知道多少 ?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让国内的同行业者了解更多国外同行们的商业模式 ,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记者在这里只介绍国外那些比较重要的、但同时在国内又没有什么知名度的网上书店 ,因为这个选择的标准 ,所以叫做“偏见”。 (限于篇幅此处只录了两例 )1Bookstreet.comhttp ://www .1bookstreet.com“图书街 ( 1Bookstreet)”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够味儿 ,访问者一下…  相似文献   

6.
走出中世纪--这个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字眼,往往与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联系在一起.如今,虽然大家都知道中世纪并非当初想像的那样黑暗,而"启蒙"二字也经常被一些时尚的后现代主义者所讥讽,但我还是冒着被扣上"理想主义者"帽子的风险,不合时宜地跳出来声称:现代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是一个文艺复兴思想火花闪现的历程,也是一个走出中世纪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孤陋寡闻如我者,知道有编辑这个职业,还是在读大学以后.因为中文系里开设了编辑学专业,听大家说得多了,便知道了龙世辉,知道了周振甫,知道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知道编辑是戴着镣铐的舞者,知道编辑的本质是选择.后来也认识了一些编辑,他们生活优容、谈吐高雅、洞若观火、鞭辟入里,几乎是知识分子优点的集合体.那时我并不知道编辑的苦楚,后来,和编辑们接触得多了,才对他们的处境有更深的感触,还为此填过一阕歪词送给编辑朋友.歪词曰:"年来闲情抛却久,已至中秋,碌碌还依旧.日日纸堆常埋首,不辞镜里朱颜瘦.丹砂雌黄不离手,为问新编,何事年年有?独坐斗室星满楼,蝇头细批人眠后."朋友对其描述的编辑之苦,还是深表赞同的.网上也有不少关于编辑的段子,流传较广的一则:"君子坦荡荡,小人看稿子;举头望明月,低头看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看稿子;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看稿子;生当作人杰,死亦看稿子;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看稿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看、稿、子."  相似文献   

8.
编辑要选好新闻,就要识新——即要懂得新闻的价值之所在.构成新闻价值的情况比较复杂,多种因素都可以构成新闻价值.来到编辑部的新闻稿,数量成百上千,内容多种多样,要对它们各自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知道的东西不多是不行的.的确,知道的东西多,识新的能力不一定强,但识新的能力强,却离不开知道的东西多.知之既多识之众,知之不多识之寡——这是我从自己和一些编辑的实践中悟出的道理. 那么,为要增强识新的能力,应该知道一些什么呢?概而言之,我以为是六个字,即:知上、知下、知广.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微博多了,对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多了一些感悟。知道份子会说:"你知道吗?网上有个芙蓉姐姐好火!"看看这样的文字,你都可以体会背后的那个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样子.都可以感知这个人在传播消息上的兴奋和快感。知道份子是浅薄和快乐的群体.是可爱和敏感的群体,他们最懂得享受比别  相似文献   

10.
当今,数码印刷机市场新品不断涌现.令大家眼花缭乱,尤其是当印刷者欲采购彩色数码印刷机时,面对众多的产品真是不知道该选哪个好.  相似文献   

11.
每到岁末年初,都会有一些报纸宣布停刊,然后就有一些人站出来宣称:纸媒死了.一句名言怎么说来着,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手拿几个普通个案孤例,却能自信满满地做出惊天判断.停刊的是几家具体报纸,怎么作为全称、集合概念的"纸媒"就死了?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家纸媒吗?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个所谓新媒体自媒体死去吗?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47年4月到兰州担任《西北日报》编辑,到1949年6月回成都,历时二年零两个月。我进《西北日报》,是靠我和该报社长赵荣声的私人关系。后来在报社中也是和赵私人关系最深者之一,因之有些报社内幕情形能够知道一些,另外一些则是解放后听赵谈的。现记述如下,供报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报纸如何留住分类广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美国报业较早地意识到分类广告的流失,因此,他们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比较早,总结了一些做法. 利用搜索软件的效用 跟踪网络用户搜索内容的习惯,可以知道把资源用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一些报纸网站所具有的特长.  相似文献   

14.
記者的任务是什么?看来这不成为一个問題。大家都知道,記者的基本任务有三条:反映情况、通訊工作和自己写稿。在这上头是沒有什么爭論的。但这三者究竟怎么摆法,意見就有一些分歧了。有人认为,記者应当把写稿放在第一位;有人认为,记者应当把通讯工作放在第一位;还有人认为,記者应当把反映情况放在第一位。这三項任务孰先孰后,是不是沒有定規,可以按照各人的理解,各行其是呢?我认为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仍旧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借鉴百度"知道"互动问答平台的一些建设方式,来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任何出版物上都不应该出现错误.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书以及互联网出版物在内容方面往往产生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7.
文学 2013年第一个月,诺贝尔文学奖带动下的莫言作品热潮逐渐消退,文学类新作纷纷登场,4种新书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上市即登上文学类畅销书榜单Top10,它们分别是散杂文《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所理解的生活(精)》《我所理解的生活(平)》以及小说《龙族Ⅲ:黑月之潮(上)》.这四种新书的作者都有众多拥趸者,有了这样的基础,这些新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 位居第一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大眼李承鹏的首部杂文集.作为一个公共意见的表达者,李承鹏以自己独特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与反省.排在第五和第八位的分别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精装和平装本.韩寒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周俊 《青年记者》2008,(1):73-74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社会规范本身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变迁,社会成员个体在实践中不知道遵循怎么样的规范,在许多行业中开始出现了失范现象.新闻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联生活周刊》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橄榄油 《青年记者》2005,(11):43-43
把一本《周刊十年》看完,感觉有话要说.我是三联的老主顾.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是看三联的书完成西学启蒙教育的,知道了一些至今还有影响力的哲人的名字.好像那时最大的时髦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也是采编者必须恪守的规制底线.但有个别人为了所谓"轰动效应",哗众取宠炮制假新闻,一旦被揭穿后,遭到口诛笔伐的同时,始作俑者定然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恶劣的陕西"华南虎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