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校际差异这一现象不断显现,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校际差异影响择校,而择校热的存在又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异并将择校热潮推向更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招生数量逐年上升,就业就成了各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校际差异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者从择校和就业两方面阐述了校际差异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缩小"校际差异",合理解决各种择校行为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是我国现阶段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择校现象最为严重,本文分析我国"校际差异"与"择校"的关系,以及两者相互影响产生的严重后果,为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公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缩小"校际差异",合理解决各种择校行为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是我国现阶段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择校现象最为严重,本文分析我国"校际差异"与"择校"的关系,以及两者相互影响产生的严重后果,为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公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的教师协作教研在质性的研究范式下,逐渐成为教师专业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活动.本文通过实践证实,教师网络社群内个体间因知识背景和经验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差异与教研绩效水平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基于地域、文化、世代等差异的学习方法的集合及相关技术知识,即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考察在校际教研活动中互相启发对方的同时,相互地自我启发,将差异作为重要的认知资源,使那些原本分散的差异化知识在校际教师群体内部得以重组、归并和整合的过程.最后,本文审视差异(多样性)的正向和负面作用及由此对未来教师培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注校际间差异,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强调每个学生均衡享有义务教育财政资源,校际间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必须承认,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于省(市)域的教育财政均衡而言,在县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差距相对缩小的背后,校际间财政差距依然突出.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特别关注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问题,需要切实可行的财政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婷  黄亮 《开放教育研究》2021,27(1):106-112
学习参与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会引发甚至扩大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妨碍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寻求有效应对策略,本研究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习参与测评框架,采用差异比较的方法,基于抗疫期间优质和薄弱高中学生问卷调查,探索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优质和薄弱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参与差异显著;两校学生个体适应差异、教学组织差异和家庭支持差异共同造成了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否会形塑学生身体?为回答这一问题,基于"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调查(2020)"数据,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多层次次序Logistic回归,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层面的校际差异与个体层面的时间分配模式是否对中小学生的肥胖程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校评级与学校性质分别会对小学生与初中生的肥胖程度造成影响;高中阶段学校因素的影响不显著。(2)肥胖程度在时间分配模式上呈现出两种不同表征并随学段发生变化。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作业型、均衡型与游戏型3种较多静态时间分配模式的学生更容易发胖。(3)中小学生肥胖的时间分配随着校际差异存在异质性表征,初中阶段尤为明显。相较于民办初中,公办初中的学生更容易因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致胖"。因此,在学校及学生健康政策制定中应当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肥胖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对作业、手机(游戏)、运动以及睡眠的时间进行政策性干预,进而从影响肥胖的外部因素角度有效遏制超重、肥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世界各国颇为重视的教育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校际教育不均衡的缘由,探究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在面向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潜在价值,在借鉴英国"连锁学校"的组织、运行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之间构建跨区域的"校际协作联盟"的构想,并对其内涵、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教育均衡的理念出发进行了必要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和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工业化模式下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出发,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以及校际协作学习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并对这一学习活动的特征、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本文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差异可以促进相互启发这一视角出发,对笔者创建的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阐述了其教育意义和价值。最后,笔者对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校际合作是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建立彼此开放的大教育格局。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加快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与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际合作的经历,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学校际合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开展方式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Web2.0正吸引更多人走进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的到来。Web2.0的互联理念和应用模式与大学生校际协作学习具有内在联系。基于此,文章从校际协作理念、协作学习活动、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学习平台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这对校际协作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同一地区校与校之间基础教育出现极大的反差,为了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提升区内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有效利用资源入手,实现校际之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校际之间的均衡,重点任务是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但是,囿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穷县办穷教育、富县办富教育现象屡见不鲜。为寻求该困境之突破,成都市率先探索"松散"联盟式的市级教育管理体制,采取"以评促改"的方式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通过多年有益尝试,成都市校际均衡发展已基本实现,但因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未变、中央评价地方教育发展硬件为主取向未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成都市实现市域范围内校际均衡发展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校际选修课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和社会好评。这是一件利生、利教、利校的有意义的举措。但五年来,校际选修课的缺考率却出现持续走高的势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反思缺考现象,提出了完善校际选修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衡  冯兵 《高教论坛》2012,(10):56-58
"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已经进入实施的第二个十年,之前的十年成果丰硕,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研究"博洛尼亚进程",科学借鉴"博洛尼亚进程"成功实践的经验,结合广西高校开展校际交流的现状,深入分析校际交流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广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广西高校校际交流的共同开展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择校热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际差异导致了择校热,择校热又促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化。在此过程中,权力和社会关系以市场化的形式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并成为影响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具有教育资源配置功能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而权力与社会关系的介入,使电脑派位式的升学方式以教育机会起点平等的理想开始,却以起点极不平等的教育资源配置为终。同时,选拔型的择校因增加择校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阻碍学生的健全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相关决策处于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困境中,为真正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应进行校内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弹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不少高职院校面临内涵发展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处于重要位置的校际合作却往往被忽视。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有其特殊内涵,是指在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下,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要求两个以上的办学实体,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达到一定办学目的的协作活动。校际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立体发展、开放办学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开展校际合作意义重大,它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办学水平,可以应对资源短缺与提高办学效益,可以打造职教联盟与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世界各国颇为重视的教育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校际教育不均衡的缘由,探究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在面向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潜在价值,在借鉴英国"连锁学校"的组织、运行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之间构建跨区域的"校际协作联盟"的构想,并对其内涵、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教育均衡的理念出发进行了必要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集团化办学成为扩大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师资、促进校际均衡的重要举措。以北京市D区为例,利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集团化政策能缩小薄弱校和优质校之间教师基本配置的差异,集团化形式中的九年一贯制试点最为有效,但对缩小优质师资差异方面,无论哪种形式,效果均不显著。为更好地实现集团化办学政策目的,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生优质教师流动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以契约形式规范权力的让渡与分配,为集团内部教师交流与轮岗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试验改革,探索学生贯通培养模式,打通不同学段间的资源配置;形成教育部门宏观统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学校拥有较大办学自主空间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无论区域教育改革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始终是理论和实践聚焦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得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关系问题被广为关注。本刊刊发一组从区域教育改革的校际均衡、体制均衡、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等不同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如何在区域内实现的文章,以期能够引发读者对如何理解均衡发展的实质、如何通过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