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有感于“进电影院找座位”初三代数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大家都看过电影,请问你们是怎样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座位的呢?”学生活跃起  相似文献   

2.
杂记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电话说有紧急的事,赵太太能不能进城来。我问有什么事,老金(指金岳霖)说不能说出来,非请你来一趟不可,越快越好,事办好了请你们  相似文献   

3.
杂记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电话说有紧急的事,赵太太能不能进城来.我问有什么事,老金(指金岳霖)说不能说出来,非请你来一趟不可,越快越好,事办好了请你们吃烤鸭.  相似文献   

4.
听课     
那年初冬,天刚下过一场大雪,山路封冻得如同镜面。我们骑着摩托车到20余里外去听一位很出名的老师的课。那是一堂观摩教学课,意在听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由于山路崎岖,又结着冰,我们骑着车就像山羊走钢丝,危险中尽显“绝技”。路上有人摔倒过,也有人受了轻伤,最后总算顺利  相似文献   

5.
听课     
许独伊 《小读者》2010,(12):32-32
某乡镇中学的校园内到处都是狗,有时还会进入教室,趴在讲台旁边。一天,某任课老师实在忍无可忍,严厉呵斥一条赖在教室里的狗,  相似文献   

6.
向守万 《生活教育》2011,(12):59-59
前不久,我校一名女教师正在上语文课,刚打开录音机准备用朗读带范读课文,突然教室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当时把教室里的师生都吓了一大跳。大家还以为是刮大风,把教室门吹开了,原来是学校校长一行来推门听课。女教师年轻气盛,马上关掉录音机,宣布做作业,要求学生拿出大字本写课文的生字,一字一排。  相似文献   

7.
王巍 《辅导员》2012,(12):82
从课堂上教师的讲课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是目前学校教育中老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现代教育中,尽管老师的作用在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在变化,但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基本方式,由此,小学生必须学会听课。一、边听边思考我们做过认真预习后,当老师分析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检验。用老师的分析作为标准,检验我们预习的成果,看错与对及原因,看分析思路等。比较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校一名女教师正在上语文课,刚打开录音机准备用朗读带范读课文,突然教室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当时把教室里的师生都吓了一大跳。大家还以为是刮大风,把教室门吹开了,原来是学校  相似文献   

9.
听课     
以下三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第一学区的教师。该学区组织教师勤思考,多动笔,自编《教育教学反思案例集》作为校本培训教材,培养反思型教师,建设学习型学校,  相似文献   

10.
遐想杂记     
十七八岁的我,一直在迷茫、幻想中过日子。幻想做鸟儿,拥有蓝天;幻想做鱼儿,拥有海洋。  相似文献   

11.
读书杂记     
《国际歌》不论是在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游行示威的行列里,还是在阴森森的牢狱里,就是在胜利的阳光已经普照国土的日子里,只要一听到《国际歌》的壮阔的歌声,或者自已也在高唱《国际歌》的时候,满腔热血,不禁就象狂风怒涛般地沸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杂记     
本刊所选吕先生的两则短文,都是从一些例句中来寻找简单词语的确切意义。要明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这是最好的一种方法。读初中的孩子,读此文可能吃力了些,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家长可从中悟出怎样去辅导孩子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3.
蒙自杂记     
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蒙自小得很,人少得很。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  相似文献   

14.
读书杂记     
“神”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在他的学生里面,至今还有极个别的学生迷信“神”、“命运”这一类无稽的东西。我仿佛觉察到这位老师沒有能够把这极个别的学生,从“神”“命运”这个深渊中拯救起来,有点感到不安。我是很尊敬这位老师的,我告訴他,现今在极个别的学生中有迷信思想,不足为奇的。問題是在于要很好地进行无神论的教育。任何迷信思想,任何迷信思想的形式——求神拜佛,拆字占卦直到听天由命,都是从唯心主义这个根子上产生出来的奴隶思想。而唯心主义将长期存在。在鬼神、上帝之类的偶象被打倒了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人們的思想上,还可能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偏见,旧社会的习慣势力,以致看不见真理,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錯誤。而且旧的迷信思想打倒了,还可能产生或种新的迷信思想,例如现在有人认为核武器足以毁灭人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迷信思想,迷信核武器足以毁灭人类和迷信上帝足以拯救人类一样,从本  相似文献   

15.
听课     
以下三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第一学区的教师。该学区组织教师勤思考,多动笔,自编《教育教学反思案例集》作为校本培训教材,培养反思型教师,建设学习型学校。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杂记     
“这”的附加义指代指示代词“这”常用来指示较近的人或事物 ,与“那”相对 ,这是它的最基本用法。“这”发挥指代作用时 ,在其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由于语境的作用常常被赋予一些附加的指代意义。本文就是讨论这种指代中的附加意义。考察起来 ,“这”在不同的语境中 ,有增添强调附加义的、有增添承接附加义的、有增添时限附加义的、有增添游移附加义的、有增添复指附加义的 ,下面分五个方面———(一 )强调性指代、(二 )承接性指代、(三 )时限性指代、(四 )游移性指代、(五 )复指性指代———来讨论。(一 )强调性指代。“这”在句中除了起一…  相似文献   

17.
校园杂记     
某校一男生嗜球如命,无心复习。政治老师恐其拖后腿,好言劝勉,兼以物质引诱:“政治会考通过,我送你一皮壳篮球。”该生被激励,咬牙“戒球”几日,突击强记,未负师望,一举过关。老师立马花150元购球赠之。师生同喜,佳话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杂记阅读     
阅读提示杂记,指古代的笔记、山水游记等,写法灵活,风格多样,或以写景为主,或以状物为主,或以记事写人为主,但往往穿插议论和抒情。杂记,要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包括感情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相似文献   

19.
果园杂记     
老作家林斤澜曾这样评价汪曾祺:"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前半句说人,后半句说文;"如有神"三字足以见出其文字功底。汪曾祺是公认的文体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里均收获丰厚。他的小说,开了小说散文化的先河;他一生经历过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向往宁静、闲适与恬淡,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使他的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风格清闲雅致。他的散文也较少见宏大题材,他对细小事物有着独到的颖悟和审美发现,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在他的笔下,万物总关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这里,我们节选了《果园杂记》中的两则,以及写家乡特产的小品文《端午的鸭蛋》,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充溢于文中的那份恬淡和闲情雅致。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在西南联大待过较长时间,这些独特的经历,使他写人记事、回忆老师友人的文章,读来真实可信,风趣动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等。本期栏目,我们节选了赵树理同志的几幅特写,看看汪曾祺是如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作家神貌的,我们平时作文写人记事时,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杂记     
后缀“子”与“儿”异同辨“子”与“儿”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后缀 ,差别细微 ,本文对其异同试作简略的辨别。“子”和“儿”都可以加在动词 (如“盖”) ,名词 (如“刀”) ,形容词 (如“尖”)之后 ,可见“子”和“儿”能够区别词性 ,是构成名词的标志。从构词的角度讲 ,上述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是词根 ,“子”和“儿”是词缀 (后缀 ) ,它们构成附加式复合词。当“子”和“儿”加在同一词根时 ,有的基本义相同 ,引申义不同。例如“板儿”和“板子” ,基本义都指片状的较硬的物体。而“板儿”的引申义为专指店铺的门板或音乐戏曲中的节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