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 《北京档案》2004,(5):40-41
前门为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的统称,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是在元朝丽正门的位置上建起来的,明清时为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北京最大、最雄伟壮丽的城门楼,因其位于皇城之前,俗称“前门楼”,其中门专供皇帝通行,平时不开,市民经瓮城东西两个门洞出入  相似文献   

2.
清崇德二年(1637年),在中央路(中街路)与正阳街、中央路与朝阳街两个交叉口上,修筑了钟楼、鼓楼。钟楼居东,鼓楼居西,此二楼之间长174丈,宽3丈5尺,命名为“四平街”(四季平安之意),因地处中央,也称“中街”。钟、鼓  相似文献   

3.
丁丙及其“八千卷宗楼”文图(南京图书馆)我国近代公认的四大藏书家及其藏书楼,即浙江归安陆心源的“宋楼”、山东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浙江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其中丁丙的“八千卷楼”驰名国内外,为四大家藏书楼之首。190...  相似文献   

4.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浙江归安陆心源的“皕宋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及山东聊城的“海源阁”,为晚清时全国有名的四大藏书楼。  相似文献   

5.
"洗楼"     
“洗楼” ,望文生义 ,极易使人联想到清洗楼体玻璃幕墙之类的新兴服务行业 ,其实是指发行人员到居民楼中挨门逐户征订报纸。“地毯式轰炸” ,太玄 ;“敲门式征订” ,太实。而借“洗楼”喻之 ,生动形象 ,简洁明快。“洗楼”式征订源于成都 ,乃市场竞争产物 ,后被报业同行“克隆” ,广泛采用 ,屡试不爽。余一日午睡即成 ,忽有剥啄之声入耳 ,细询方知系办公楼内一家晚报 ,遣人打上门来。只因路径不熟 ,“大水冲了龙王庙”。“洗楼”式征订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 ,于此可见一斑。“洗楼”@陈长林  相似文献   

6.
高楼的报复     
造楼运动是中国近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龙头;然而,建筑业的这种恣意生长整合了“大跃进”基因和商业逐利的冲动。它所带来的建筑质量问题随着近年来“楼倒倒”“楼脆脆”的不断出现而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
话说正阳门     
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北对毛主席纪念堂、南向前门大街的京城正门--正阳门,宏伟壮丽,古色古香.昔日北京前门火车站,就在正阳门东侧,南来北往的旅客,出站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正阳门.因此,正阳门就成了昔日北京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1号,鞍钢集团鞍山矿业公司新建的“劳模楼”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公司的34位处级干部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劳模楼”里的住房,有的人攥着刚领来的新房钥匙,带着家人高高兴兴来看房。附近的老百姓指着“劳模楼”说:“这楼里压根儿就没劳模,处长们住进劳模楼,那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9日,艺术家肖鲁在正阳艺术区的废墟上生起九堆火,因为站在废墟上让她感觉“特别寒冷”。这是一个为了“暖冬计划”而即兴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旨在“针对入冬以来北京朝阳各大艺术区面临的突发性腾退拆迁,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一瞬间,肖鲁似乎又回到了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私人藏书由来已久,但藏书风气之盛,莫过于明清。到清代后期,藏书高度集中,相继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藏书楼,那就是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这几家,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聊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11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醒目的消息:被称为温州“腐败楼”的中银大厦将以定向爆破的方式“了却残生”。届时,这座6年来被当地群众关注的烂尾楼,将随着隆隆的爆炸声“寿终正寝”。想不到两个月过去了,炸楼仍不见动静。可不,建楼容易炸楼难。这是一座“中国爆破第一高楼”,难度可想而知。一家似乎被认定胜券在握的企业因独享其成且承爆条件不达标而被淘汰出局。现在,炸楼工作真正开始浮出水面。记者从温州有关方面获悉,温州市政府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爆炸这座“中国腐败第一楼”。2003年11月20日,全国有7家能承担爆破的特殊企业报名参…  相似文献   

12.
阅读有奖     
《出版视野》2010,(3):40-40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  相似文献   

13.
10月23日,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原正阳门东车站站址,中国铁道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该车站始建于1903年,1959年,北京站建成通车,它完成了历史使命。2001年,正阳门东车站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楼,因文而闻名中外;文,因楼而流传千古。这里说的“楼”,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湖南岳阳楼。这里说的“文”,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著名文章《岳阳楼记》。范文正公写的这篇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的《岳阳楼记》,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情景交  相似文献   

15.
虚掩着的门     
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叮嘱员工;“谁也别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说明为什么。大家记住了,谁也不问为什么,谁也不去8楼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又招收一批员工,总经理如前交代,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嘀咕了一声:“为什么?”“不为什么。”总经理严加训斥。年轻人好奇,众人责怪:“别拿自己的饭碗开心。”可年轻人来了犟脾气,他上了8楼,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着  相似文献   

16.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一度并峙海内,有“南瞿北杨”之号,二者皆历经五代主人,辛苦为役,积书、守书、护书,使得藏书楼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朽,二者又与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晚清四大藏书楼”,其藏弆之富自不待言。叶德辉《书林清话》曾记此两座藏书楼:“赭寇乱起,大江南北遍地劫灰。吴中二三百年藏书之精华,扫地尽矣。幸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保守其孑遗,聊城杨氏海源阁收拾余烬”。  相似文献   

17.
韬奋楼     
这幢雄伟壮丽的古楼,耸立在华东政法学院校园内。它建造于1897年,原为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同志于1919~1921年曾在这幢楼里学习。为了纪念邹韬奋同志,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这幢百年古楼曾一度失修,在十年动乱中又遭到严重破坏,就连“韬奋楼”三个字也被搞得无影无踪。现已修复。原司法部部长、华东政法学院第一任院长魏文伯同志重新题了“韬奋楼”三个字。邹韬奋同志与世长辞已40载,这座楼作为纪念文物,时刻激励着后人。  相似文献   

18.
“八下卷楼”是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此楼建于1888年,在晚清杭州盛极一时,对杭州历史文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46年,为了发展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居正于重庆创办了正阳法学院,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学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办学时间短,正阳法学院的相关史料与研究相当匮乏.本文力图从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馆藏的相关文献中还原正阳法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生存状态,并对学院的发展轨迹作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档案馆,座落在省委机关院内。档案库房建于1968年,是一座两栋连体“之”字型三层砖瓦建筑。库房楼为三面环形走廊,瓦面屋顶,架空地面,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工作楼建于1981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两楼之间内走廊贯通。工作楼一楼为查阅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