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社会生态平衡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态平衡是指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确定、社会管理机构的设置、社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管理系统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等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具有相对性、综合性、宏观性、暂时性等特征。依据社会生态平衡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社会环境;其次,必须明确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最后,必须始终坚持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不可动摇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其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识: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明概念确立的过程;二理解社会主义是皇大明有机统一的社会;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明建设的根本内容;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战略性的使命性工作。新的历史条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党政分开有助于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6.
关于晚清政治体制近代化历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年代初的总理衙门之设,90年代末戊戌变法期间的政治体制改革。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晚清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三次政治体制改革尽管崎岖而艰难,但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晚清政治体制的近代化;革命与改良是研究晚清历史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认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观点是不客观的。否定改良在历史上的可行性、合理性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晚清三次政治体制改革昭示我们:改革的领导人物、领导集团的主导意识、能力、素质及在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方法、手段、策略等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民族的涉外文化心理,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面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尤为重要;政府的信誉度、号召力和统治权威既是改革的前提又关系着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执行。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全面正确认识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着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自己的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从1982年至今的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政治观念变革影响和制约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进行政治观念变革。本文着重对专制集权观与民主分权观、官本位观念与民本位观念、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进行了辩证分析,划清界线,指出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华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1):109-111
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是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它的设立体现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深刻洞见: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纳入制度化轨道;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建立退休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稳定、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