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和谐论、养生学思想,特别是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对心理和谐思想都有许多深入独到的见解。论文以道家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三方面为中心展开,试图探讨其心理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3.
群体文化和谐是指不同群体文化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动态平衡、具有生机与有机统一,其前提是对社会主义主导文化的共同认同、对平等互信等理念的普遍认同。道家蕴涵较丰富的群体文化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道"论——"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根本思想奠定群体文化和谐的基石;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成为群体文化和谐的前提;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价值导向指引群体文化和谐的方向;无为贵柔的行为理念影响群体文化和谐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人们往往想到儒家的理论贡献,而却忽略了道家在这方面的独特创造。其实,在道家的完整学说中,关于“和”的思想,也相当丰富、深刻,值得我们发掘总结。文章着重探讨了老子、稷下道家学派以度庄周学派围绕“和”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他们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和”的重要功能,阐明了实现“和”的方法、途径。不但丰富、深化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有看不可低估的重大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社会在经济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等问题上,存在这一定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精神障碍类疾病的高发。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绝圣弃智”的智慧,对于是现代人的在处理生活挫折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生不死”的理论,可以使人们超越生死,获得心灵的开悟。继承道家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医治当代人心理健康疾病的文化良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道家与儒、墨、佛教和谐观的比较研究中,着重阐述了道家和谐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认为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与道德和谐辩证统一的和谐观.墨家的和谐思想是以"兼爱"为中心、倡导社会平等的和谐观.佛教和谐观是一种陶冶心性、倡导众生平等的和平和谐理论.道家的和谐观则是一种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和气生物"的"自然和谐"观.道家的"自然和谐"价值观对于消除现代社会的精神疾病、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清净优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不被滥肆开发是有积极作用的.它无论对于个人安身立命、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建功立业、治理国家等都将发挥其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的修身教育方面,道家以“真人”为目标,提出了“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崇俭寡欲的修身原则,倡导了“行不言之教”与“以养促德育”的教育方法以及“致虚守静”和“绝圣弃智”的修身之道。这些主张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对我国修身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道家思想对心理调适来说,由于其特异的超脱思想与哲学态度,对某种求医者有特别的辅导作用,特别是极私多欲,得寸进尺;好斗居高,刚愎自用;倒行逆施,违反自然的人,运用老子的思想协助他们去体会人生的性质,获得比较不同层次的领悟,自然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曾经经历许多困苦或精神挫折的人,或者已经进入中老阶段的人,运用以老子思想为依据的认知性辅导,可有特别的心理调适效果。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探讨道家传统和谐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探讨道家传统和谐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大”的范畴出现得很早。在先秦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大”与其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道”紧密联系,“大”体现了“道”自然无为的本性。与儒家美学中的“大”受到天命论思想的约束不同,道家美学中的“大”体现了天道的自然无为、无所不能的力量,是一种无限的美。  相似文献   

12.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柔弱胜刚强”的处世哲学,使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和集体都可以以“弱”为手段达到“强”的目的,进而和谐共处,这对于我国和谐社会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全新理念,它不仅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且必须树立全新的政治文化。因此,就要形成和谐的政治思维,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形成人们的政治常识,并认真区分“公意”和“众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消除“民粹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千言的《老子》,是用大量象征体构成的富含哲理的长诗。长期以来,由于版本问题和对象征义把握的偏差,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解读和对诗中“道”的不同理解。该文力图探讨几个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象征体,把握其意象,更贴切地理解“道”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相对传统道家文化的“为我”思想而言,林语堂的“为我”思想既继承了其“贵己养生,葆真全性”等内涵,又抛弃了其鄙薄现实生活与人生的成分。林语堂还把道家的“为我”和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融汇在一起,建立了一套“为我”理论。  相似文献   

17.
道家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从教育理想上看,道家主张人性“复归”,培养“质朴”“、无私”“、柔弱”的自然人,否定了人的进化、私欲和刚强;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家主张“绝圣弃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否定教育的积极作用;从教育管理上看,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管理思想,否定刚健有为和组织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有序、稳定安宁、生活幸福的美好社会,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科学阐释并正确运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的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刻意》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概括,比较集中地阐发了道家的“无”和“朴”的思想,并把它上升到道之本,人之本的地位,强调遵循自然之道,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根本追求,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文章提出的道家至德、至道、至治、至养、至美之理想境界,对提升当代人的人生境界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追求。他在爱情生活中选择逃避、他的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他钟情于死亡书写、独特的诗歌写作的运思方式、诗歌经典意象的营造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