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还是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颇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著书和在横渠讲学中度过的。他的门生很多,并多是陕西关中人,形成与当时的濂学、洛学和闽学并称的“关学”学派。他的著作浩瀚,主要有《正蒙》、《东铭》、《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张子语录》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西安文理学院书院校区是原明代关中书院的校址所在地。历经400余年,西安文理学院作为关中书院的教育遗产资源,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文化遗产属性。对关学精神遗产的传承、关中书院的保护和利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支撑,是高校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来源。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从关中书院的历史沿革、冯从吾的教育思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新思路,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4.
张载独创理学思潮中的气学流派,以此深刻影响了明代气学.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著名气学家在继承和汲取张载气学的基础上,又对张载思想加以发挥,对宋明理学加以修正和革新,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明理学在明代的发展趋向.张载创立关学,促进了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程朱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思辨性哲理为理学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方面体现了张载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学的基本范畴,它构成了理学范畴体系的基本框架,贯穿整个理学范畴体系的始终。二程在前人的成就上,提出“理”一元论的天理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继承程朱理学的“一本万殊”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它以追求国家富强为目标,表明它开始摆脱程朱理学的道德、伦理取向,转向专制保守与实用主义的结合,说明“体用”的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7.
关中学者自张载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团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除学术间的往来外,还有政治、姻亲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范育与李复同属关中学者,由两人的姻亲关系阐明范育在李复求学和从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北宋后期关学的传承并非张载一人,并揭示北宋后期关中地区文人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关学思想的传播脉络。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小说。它产生在我国十八世纪的中叶,即所谓“乾隆盛世”。这个时期,社会生活表面上繁荣安定,实际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红楼梦》中所谓“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就是这种矛盾斗争的曲折反映。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权,对反抗者采用了反革命的两手策略:一方面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实行思想统治。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崇儒尊孔,提倡程朱理学,来加强思想统治。康熙就曾经提出“提倡理学,表彰程朱”的口  相似文献   

9.
作为元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许衡强调理学学者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教化责任,把教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其教化思想以明人伦为目的,以“厚生”为经济基础。他大力实践了自己的教化思想,对元朝统治者接受以理学思想为核心的“汉法”、使社会安定下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文化交融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与现代转换,就成了摆在每一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的新著《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一书,就是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并颇具创新意义的一部力作。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其为理学“造道”的《正蒙》一书,一直是宋明理学中最为艰深的著作。但长期以来,由于“两军对战”模式的影响,有关张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气说”…  相似文献   

11.
在北宋五子中,惟张载敢开一代风气,首立关学主题,奠定了宋明理学格局。但张载不仅是一位“苦心”创造“天人一气,万物同体”的宇宙本体论哲学的理学家,还是一位“巍巍只为苍生事”的最富有政治理想的思想家。他远绍洙泗正统,近辟佛道异学,深发儒学大义,将中国传统儒学从道德经验论中,推向较逻辑的哲学思辩,进而给“秦弊于今未息肩”的关中士人,指明了精神追求及其所要达到“孔颜乐处”之理学境界,为“生无定业田疆坏”的北宋社会安置了一个合理而不现实的“民胞物与”的封建乌托邦。此即《西铭》理想。  相似文献   

12.
对张载关学与二程洛学主要精神之不同,学者之间还有异议,如张恒寿先生说:“从整体看,从学术的主要精神看,张载和程朱相同的部分还是主要的。”(《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四期)陈俊民同志在《关学序说》(《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二期)一文中,认为张载关学与明清关中诸儒所讲的关学,都是宋明理学。他列成:张载——吕楠——李颙的发展次序,认为宋明理学有唯心的,也有唯物的。明朝调停朱王的唯心主义的吕楠,也可以将包括张载在内的关学发展到集大成的全盛时期。张载关学与二程洛学有原则区别,他们的学说主要精神根本不同,张载研究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凭籍直觉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进行“关学”文献检索时,发现一篇名为《关学研究的里程碑》的文章(马延著,《渤海学刊》1992年第1期),当时异常惊喜,因为这正是我近来关注的问题。但读后却发现,是作者读王学奇先生《关汉卿全集校注》一书的评论,与学界所认同的“关学”一点也不搭界。我认为该文把“关  相似文献   

14.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者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候外庐说:“庄子思想从其影响于中国士大夫的历史来看,实在不是‘异端’,而是‘正统’.上自秦、汉、魏、晋的黄老与玄学,中至宋、元、明的理学,下至现代的唯心主义都有其血液贯注着.……这个战国时代的一家之言,……降服了不少学者,……‘饰人之心,易人之意’,更以‘胜人之口’,服人之心.”(《中国思想通  相似文献   

16.
一、人文地理学的起源“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始称“人类地理学”,后来我国学者从西方引介到中国,曾译为“人生地理学”。据现在的观点,它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规律”的一门科学。人文地理学在19世纪末期开始成为地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学科。但人们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历史,则起源很早。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在他和他众多弟子的发展传承中,墨家形成了自己迥异于其他学派的核心理念。墨家学派的核心理念有“非攻”、“兼爱”、“尚贤”、“节用”等内容,在这些理念中,“兼爱”是核心中的核心,其它的理念都围绕“兼爱”展开。  相似文献   

18.
明后期,在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方面作出较大成就的当推刘宗周。刘宗周“上承濂洛,下贯朱王”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而且综合众家之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蕺山学派。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许多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美育代宗教”。在德国学习德国古典关学的学术背景和执掌北京大学的教育背景,让他有机会在现实中实施他的审美主义思想。这表现为进一步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主张。更为重要的是,蔡氏的美育思想里面也出现了对科学机械主义的批判,这使他的审美思想和西方的审美主义思潮完全取同一步伐,从而与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家一起开启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汉语审美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0.
王岱舆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回回伊斯兰学者,精通经汉两家,糅合外来伊斯兰哲学与宋明理学,以汉文为写作工具,开启了回回历史上的理学创作.在他的理学思想中,认主论占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由于受伊斯兰思想的重要影响,他对人类的一般性认识问题基本上是不关心的,而只谈如何认主.所以,可以称之为“认主论”.这一认主论由于受我国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想的影响,以心为人的思维器官;由于受《大学》的“明明德”思想的影响,认为认主就是“真心”发露;但在认主方法上,却接受了国外伊斯兰苏非主义的认主理论,而把“知认”、“见认”、“续认”作为认主三法.王岱舆的认主论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先验论特征,也有明显的神学伦理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