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古老的句法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它是汉语语法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介词将宾语提前,使句法关系更加合理,语言富有节奏感,表现力更加丰富多样。文章主要介绍了处置式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以求对汉语处置式做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把字式和将字式.处置式大致产生于公元7世纪到8世纪之间,且不同的时期,处置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通过对《牡丹亭》中的“把”、“将”字处置式进行统计和考察,发现处置式在明代的发展呈现诸多特点,即“把”字渐趋发展,“将”字逐渐式微,谓语部分结构形式更加复杂,处置式、使成式...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15-120
基于构式语法的视角,汉语"将"字处置式的演变路径为链条式:率领义连动结构>持、拿义连动结构>工具式>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将"字处置式的演变动因是受到语境、构式与词汇的压制,以及转喻机制及汉语自身规则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现象.从处置式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开始,围绕着处置式的形成时间、处置式的表现形式、处置式与把字句的关系等,人们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处置式的出现是汉语语法成熟的标志之一,所以做好对处置式的相关问题的界定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处置式的形成时间、处置式的概念界定以及处置式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其相关问题有更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处置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法结构,它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汉语处置式历时起源与演变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现代汉语共时的研究在此不做介绍。我们认为只有理顺处置式的历时发展脉络和规律,才能真正把共时的语法现象研究透彻。  相似文献   

6.
在语法史的研究上一般认为,汉语处置式的产生是在唐代。本文通过大量语言材料,论证了早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产生了完备的处置式,它以介词“以”作为标志。这种处置式和后来的“把字句”在主要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上是一致的,这些特点包括:提前宾语的功能;动词的处置语义;“以”字宾语的有定性等等。本文还同时讨论了上古处置式从主要动词上分出的不同类型、它们所具有的专门的语义和语法特点、最后探讨了这种处置式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7.
处置式是一种容量较大的句法构造,在现代汉语中,处置句一般用介词性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前,具有表示处置的意义。在近代汉语中,处王句常用的介词性动词有“将”和“把”两种,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把”字式处置句。“把”字式处置句在唐朝已经出现,这一时期的把字式处置句有“把+宾语+动词”以及“把+宾语1+当作/看作/唤作作+宾语2”这两种结构,其中第二种结构里,宾语1和宾语2实际上指同一事物;宋元时期把字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动词前出现副词,动词后出现补语及宾语。且副词、补语及宾语,可以是十分复杂的构造。明朝以后,“把”字式处置式已经成熟,但与现代汉语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以口语性强、能够反映宋代同时语言为主要特色。《朱子语类》中处置式有:"以"字处置式、"把"字处置式、"将"字处置式、"与"字处置式、"共"字处置式五种。这五种处置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以"字处置式、"把"字处置式、"将"字处置式、"与"字处置式为继承上古、中古而来,"与"字处置式为近代汉语所产生,"共"字处置式为《朱子语类》所特有,具有闽方言色彩。  相似文献   

9.
《蜃楼志》,清代小说,属于近代汉语的语言范围。本文选择《蜃楼志》作为处置式研究的语料,把它看作明清时期的语言,文章拟在充分汲取前贤对处置式研究成果,对《蜃楼志》的广义处置式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进行分析,据统计,文本中的广义处置式主要有“处置(到)、处置(给)、处置(作)、处置(告)、处置(成)”五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处置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句式,因为常用"把"引出动作的受事,也叫"把"字句。这种句式在结构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总起来看可分为带处置标记的和不带处置标记的两大类,从语义上看,这种句式含处置意义。本文主要从句式结构和语义角度考察这种句式。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在近代汉语中已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句型,使用频率高,结构形式复杂。《水浒全传》中“把”字句共有1500余个,可概括为10余种句式,其绝大多数介词宾语都是有定的,有定或无定是其句法位置赋予的,动词语义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置”:客观处置和主观处置,其否定词“不”前置的限制非常严,它在近代汉语中的普遍性和常用性,与其语义角色的复杂、丰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把握句法结构培养程度对中国学习者处理英语复句能力的影响是英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阅读行为测试两种方法, 选取60名所受不同句法结构培养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20 名英国本族语者为样本, 对其在四种罕见英语复句形态结构复杂性、 语义通达性的判断及复句理解准确度方面的处理能力进行研究。 我们发现, 随着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提高, 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复句理解准确度及语义通达性判断方面表现为超过或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趋势 ; 而在复句形态结构复杂性判断方面却没有表现出随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的趋势。 此外, 由于句法结构培养水平的不同, 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复句的处理方法上受句法结构和语义因素的影响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13.
动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动词性成分的词类划分,语法界众说纷纭。范畴由一组特征形成,而范畴成员却并不体现所有这些特征,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从英汉比较角度看,英汉动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的词类在整体上都是名词性的,但又带有不同于纯粹名词的特点,它属于非典型宾语词类。非典型宾语词类充当宾语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从跨语言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里,典型宾语的位置在谓词之后,典型及物句法结构模式是主谓宾,它所接示的语序也表现为典型语序。但在非典型及物句式语序上,汉语则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这内在原因和汉语重意念的文化内涵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英汉句式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元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4):87-89,93
英汉句式结构有其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前者在于它们都是分析语。后者在于英语句子的特点呈树式结构,大都有主干部分,分枝部分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句长不会影响基本主干部分,且主句较多,句里含句结构复杂;而汉语则呈竹式结构,在结构上不存在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枝叶之分,且省略较多。正确认识它们的特点,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遣词造句。  相似文献   

15.
T-unit平均长度是美国教育研究者亨特提出的一项检测句法成熟性的指标,用该指标检测我国学生英文写作句法成熟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句子合并练习是提高句法成熟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英汉句法角度分析英汉表述语序逆向现象,收集PRETCO—B真题179句英汉段落翻译语料,报告英汉翻译语料中146个句子(占81.56%)194个句法结构,并结合短语结构、长句、“It”形式主语等主要句法结构的类型语料,研究英汉句法结构差异对表述语序的影响,反映英汉句法差异、英汉句法结构与信息重心前后位置的区别,并提出采用逆序法翻译,逆向调整英汉句法叙述顺序,使译文符合汉语句法结构规则与表达习惯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白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62-63,84
名词谓语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型,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它却能很好地体现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特点,它是现代汉语句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主谓句相比,名词谓语句在句法和语义等方面有着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机器翻译及其发展历史,从词义选择、短语识别、歧义消解、句法结构处理、文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机器翻译必须与人工翻译相结合才能译出好的作品;机器翻译软件的改进必须有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等专业人员的参与,才能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的机器翻译软件。  相似文献   

19.
以往研究认为“由于”和“既然”之间句法位置差异可以从它们存在语义上的主观性差异得到解释;历时语料调查显示二者的句法位置差异可以从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以及语法化的过程得到更直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考察二语熟练程度与双语句法表征的关系中,借鉴国外句法启动的经典实验范式,设计针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跨语言句法启动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汉英存在不平衡的启动效应:L1-L2的效应大于L2-L1,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效应大于低水平,且随着英语熟练程度的提高汉英双语句法表征融合度更高、共享的层面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