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本体论阐释的入门,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游戏与严肃有本质的联系。这一全新的游戏观念和研究视角,对我们进行儿童游戏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充分认识儿童游戏活动自身的价值,严肃对待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人类为满足其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道德依赖于主体自觉、自愿地行使,没有主体的参与就没有道德。儿童期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自由的天性,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童话是儿童最自然的精神食粮,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借助童话故事、寓道德于游戏是基于儿童主体性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儿童游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其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估量。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已然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一线教师基本的教育理念。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儿童游戏的本质是什么,又有何特性,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得出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是一种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并对儿童游戏的特性、自发性、想象性、体验性和发展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学》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游戏的本质,在这一本质中,绘画和游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的基础上,将游戏融入到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将对当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彬  姜晨 《早期教育》2014,(9):6-10
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游戏成为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通过对我国近20年来期刊类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成果的检索和考察,从游戏理论、游戏本质、游戏行为、游戏指导、游戏材料、游戏与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数学本质上是数字、符号、图形、关系和逻辑规则下的思维游戏,因此,将数学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儿童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当下,亲子共读在促进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已被更多家长和教育者所熟知。基于此,笔者探索并实践了亲子数学游戏活动,建构了隐性驱动的数学课外学习场域,以促进儿童数学能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的本质和价值方面,游戏对儿童身体、智力、创造力、美感、情感美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儿童游戏理论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本文对这些幼儿游戏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些年来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之相关的医学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部分缺陷儿童的自闭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一新的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如何对儿童进行治疗活动一直都是最重要的难点。笔者通过儿童在游戏中的一些行为和动作对自闭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自闭儿童进行相应的游戏训练会对儿童相关症状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儿童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目前学界探讨的热点论题“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从这一论题本身的内在逻辑和语义的规定性方面进行献疑,进而提出,文学的本质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上考察,文学在本质上是情感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张明红 《早期教育》2003,(12):18-19
儿童游戏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用教育社会学的某些理论(如结构与过程、均衡与冲突、教化与内化、分化与提升等)对儿童游戏进行分析,可以形成对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活动、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特有认识,并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对儿童游戏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社会互动、经验互动、教育互动和环境互动等表现形式及其关系上,为儿童游戏的实质性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学者对哲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做过深入讨论,做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即具有游戏的性质与精神.目前国际上的儿童哲学实践者已经在游戏化的路径上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证实游戏与儿童哲学可进行有效会通及融合.而在本质上游戏具有自由性、规则性、目的性、幻想性等一系列特征,对儿童的认知与情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价值.乔治·贾诺塔吉斯的“玩智”哲学桌游以及“儿童哲学在阿尔伯塔”的夏令营哲学游戏模式则是目前国际上最常见、最有影响力的两类游戏化儿童哲学实践模式,对其实践应用策略的分析有助于推动国内儿童哲学实践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表演游戏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要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和发展功能,必须按照游戏的本质特点来对待幼儿的游戏。因此,我们把发挥和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作为探索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方法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表演游戏将是幼儿在教师支持下的自主活动。教师不为幼儿的表演游戏预设框架和标准,表演游戏将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把以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导向的表演游戏简称为“主体性表演游戏”。从2000年初到2001年6月,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和有色金属研究院附属…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喜欢探索、乐于游戏、富有想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再构建、再创造的过程,是需要实验、探索和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儿童天性和数学本质是可以统一起来,达到融合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儿童天性与数学本质的融合呢?让儿童在游戏中触摸数学本质数学游戏对儿童来说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学中应该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展现数学的本质,彰显数学的价值。例如,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智慧宝盒的数学游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幼儿游戏的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游戏的本质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游戏的观察与思考,结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在这里所谈到的其三个...  相似文献   

15.
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能直接说明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儿童游戏是由儿童生命历程的本性决定的,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儿童游戏的发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儿童认识、发展、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同时也是儿童为满足不断的身心“刺激-反应”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儿童游戏的本质特点在于游戏是儿童在不可控制和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自我控制感和一定程度的确定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6.
竞技性游戏是小学儿童的一种主要的活动性游戏,它是一种以人和人竞争或克服自然障碍为乐趣的活动,是为追求优胜而努力的一种游戏。它可以三三两两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班级、小组等集体形式进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竞技性游戏是一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竞技性游戏中,竞争的双方(集体或个人)是通过游戏规则提供的相同条件进行的,在游戏活动中,每个人都体验着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果的乐趣。竞技性游戏的作用。竞技性游戏对小学儿童身心的发展,除具有一般游戏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竞技性游戏所特有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竞技性游戏其最本质  相似文献   

17.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是儿童对有关游戏角色、材料、行为和情景装扮转换的协商,以及对游戏情节和规则的讨论.已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一方面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元交际,另一方面借助元交际开展角色游戏,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叙事能力.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注重对学前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语言进行全面考察,另一方面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游戏与儿童从来就都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着的儿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游戏,也就是如何看待儿童。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游戏元素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游戏过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游戏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我国对游戏的研究,我们认为,游戏过程是儿童以喜爱的形式,主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践过程。首先,从游戏过程的特征看,它属于实践过程的范畴。第一,游戏过程具有客观实在性。游戏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儿童与玩具或材料等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不仅游戏的过程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而且游戏的结果也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第二,游戏过程  相似文献   

20.
莎拉·斯米兰斯基是以色列儿童游戏研究的著名学者,尤以社会戏剧游戏研究著称。我曾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与她相遇,之后,又读过一些有关她的游戏方面的论著,感到其对如何研究儿童游戏很有帮助。现将她对社会戏剧游戏的部分论述和研究作一简单介绍。关于社会戏剧游戏的内涵戏剧游戏(dramaticplay)是由儿童扮演别人的角色而形成,在游戏中儿童模仿人们的活动和言语形式,利用真实的或想像的道具和自己的经验(这些第一或第二手的经验是在各种熟悉的情景获得和个别模仿而来)而展开。当这种活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童合作,并且游戏者以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