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初中实行寄宿制对于拓展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某寄宿初中调查,发现寄宿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该从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入手,培养学生树立时间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形成"寄宿生精神",促进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很多地方在高中这一学习阶段中,因为求学的路程比较遥远,很多学生会选择高中寄宿这样的方式,但是在寄宿的过程当中,针对寄宿生的行为要求比较严格,相关的教育机构应该寻找更好的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教育,重视学生的生活。老师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促进高中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给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元化的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寄宿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因此培养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各个方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每位教师的初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培养好习惯的决心。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不只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在实践中落实,这一问题成了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勇 《课外阅读》2011,(10):112-112
惩罚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不能把体罚与惩罚混为一谈。每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必须对所犯错误负责任,惩罚可以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意识,艺术性地运用惩罚,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科学》2020,(Z1):163-164
"生命重于泰山",对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重大工作,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弥补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失,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规范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不但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而且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本文就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做简要的分析,一个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行为习惯,改变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二是要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安全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通的渠道和流量增大,农村小学的入学人数已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我镇虽有一万余人,但自2003年以来,新生入学人数逐年递减。因此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同时也能保障农村学生享受优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主发展意识。学生自主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较好的德育教育的切入口,是让学生养成终生好习惯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伊秀红 《文教资料》2014,(35):101-10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受益一生。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小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五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经常会通过成年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需要怎样调整。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支持和配合自己的工作,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与相关讲座,为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棘手的就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狠抓习惯养成教育是当务之急,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经过半年的教学过程,我特别在学生课前准备、上课铃向后、听讲、写字、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贯穿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耐心细致的,不能操之过急的,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好,学到的知识会更牢固。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可以从"具体教育,规范行为;以身作则,指导行为;反复训练,养成行为"这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笔者对学校寄宿生素质教育管理的观察、探讨和研究,本文简述了在实施素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些初中寄宿生存在着不正确的行为习惯、不良的性格爱好甚至不健康的生活情趣,这无疑给寄宿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寄宿生管理人员要不断探索、分析,找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寄宿生健康成长。文章分析目前我国初中寄宿生生活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初中寄宿生生活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要求的愈演愈烈,各小学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文化课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品德行为、审美能力等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我校自实施了三至九年级寄宿封闭式管理以来,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笔者就实施中的点滴作以下总结。1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享用一生。"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  相似文献   

18.
举办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源于民心、归于民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发展民族教育的一种好的办学形式。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逐步推进,千万间校舍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寄宿生数量急剧增多,尤其是低龄寄宿生(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规模也开始呈上升趋势。寄宿生低龄化趋势的出现,对小学寄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低龄寄宿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民族地区需要寄宿的低龄儿童,大多生活在地广人稀的边远农牧区、高寒山区和边疆地区,在求学路上,他们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也与日凸显。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对低龄小学生寄宿制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在低龄小学生寄宿管理方面,立足于低龄寄宿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初步实现了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寄宿管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智障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弱、适应环境能力差、无法独自参加集体活动、无法进行基本社会活动、自理能力差等问题,代币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对智障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涵 《教师》2011,(24):14-15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大,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此,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本文拟从内因、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三方面着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