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小梅 《成才之路》2014,(29):28-28
正语言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在幼儿教育时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开发,有利于幼儿良好语言能力的形成。一、利用同伴交流,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幼儿与自己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其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设交流机会,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流主题的设置,引导幼儿开口交流。可以设置"我今天的午饭"这样的题目,让孩子用一句话来对自己的午饭进行描述。一些小朋友说"妈妈给我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让语文课散发魅力。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文本语言的学习。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训练原因有三: 首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学科的目的任务所决定的。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其中学习语言也包括指导学生记忆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几方面。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定任务,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个性”,语文的学习最基本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因而中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每篇课文都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载体,我们教师要用好这个“例子”,选择合适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积累课文规范的语言,习得作者的表达技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人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的独特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课改的推进中,许多人在追寻着语文课堂的“精神家园”,但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人文影响的“面具化”,价值追求纷扰杂乱,情感熏陶又“内心体验”,徘徊在“精神家园”的边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用“甚至”一词造句。题目一经发布,学生就迅速思考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小手不断地举起来。  相似文献   

8.
卢树农 《江西教育》2004,(24):26-26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9.
诵读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足语言训练的必由之路?怎样通过诵读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  相似文献   

12.
王生雨 《现代语文》2004,(12):37-39
语文教育的症结所在 一、对语文的工具性特征认识不足. 1.工具性特征是语文学科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且还要求学习它的形式--语言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比如说学习语文课中的说明文,学生不仅应该理解说明文所阐明的事物特征和道理,而且还要学习说明文的篇章结构,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等等.把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是语文科和其他学科明显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伟忠 《新课程研究》2007,(3):31-31,34
在专家讲座、教师评课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语文味不够。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语文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通过课堂学习将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交流、通过朗读、通过品味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课就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人们终生都在学习语言,都在积累语言材料,只是这种学习与积累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说到这里,人们会问:既然如此,学校为什么还要开设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比较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根本特征,分析得出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和语言学习的特殊规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的异同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了许多颇具价值的运用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应当具有浓浓的语文味。下面以几位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这个话题。一、巧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表达能力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具备"三味":首先是语文味,诵读动情,默读静思的读味;圈画批注,摘抄练写的写味;咬文嚼字,领悟内涵的品味。其次是人情味,情趣盎然,心灵对话;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情系关怀,以人为本;再次是真实味,用真诚的话语洋溢课堂,用真挚的情感渲染课堂,用真实的心灵面对课堂。教师要想使每  相似文献   

18.
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避免架空分析和灌的嫌疑,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朗读的落实和问题的启迪。现在的阅读教学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了偏差,导致语言学习不落实,使语文课变得索然寡味,因而要着重处理好朗读指导和问题设计。否则,不管是“总目标”还是“子目标”都得不到落实。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必须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让阅读教学语文味更加浓厚。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趣味、情味、韵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成,细品语文的趣、情、韵之味。一、强化语言训练,品语文之韵味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旨归是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