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亮 《小学生》2013,(6):48-48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养成教育应该是低年级思品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一言一行"的养成教育,即学好每一课,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良好行为,以逐步形成习惯,内化为素质。下面笔者就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一言一行"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读懂课文,学习"一言一行"低年级儿童思想单纯,知识贫乏,可塑性很强。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是与具体的道  相似文献   

2.
德育,简而言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品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结构,从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来看,道德的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行”四要素。一般来说,德育的具体实施可以以任一个要素为起点。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父母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他们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加深自我体验、感受和领悟,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一、引发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情感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因此,教学中对…  相似文献   

4.
学生品德教育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考虑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本文试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作一些介绍。一、道德认识。低年级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容易表面化。他们会把“勇敢”与“冒险”混淆起来,甚至做些不守规则的动作,以示“勇敢”。同时,他们在道德判断上,  相似文献   

5.
<正>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全面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晓之以理,端正他们的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对好坏是非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1)儿童道德的理解是从具体的肤浅的认识逐步向抽象的认识过渡的,他们的道德概念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们要优化育人环境,让环境说话。 (2)儿童是从依靠别人的评价向独立评价发展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认为教师的话句句真,他们对事物的评价是以师长的评价为转移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评价的能力,教他们做有主见的人。 (3)儿童是在评价虽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我们要多举办一些教育活动让他们逐步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4)儿童对事物的评价是由片面向一面发展的。他们经验不多,阅历有限,所以容易以偏概全。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全面评价事物的能力。 二、动之以情,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由一定的道德现象所激起的心理波动状态。我们要不断丰富儿童健康的道德情感,推动他们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 (1)儿童情感易起易落极不稳定。我们要做儿童情感的“稳压器。”让他们的情感稳固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儿童的情感易受暗示。因此,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 (3)儿童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情感品质的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这既是对品德课的要求,也是品德课的重要任务。今天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技能的教授,在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同伴、教学活动的中组织、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道德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伴随人们的道德认识而产生,另—方面是人们将自己的行为与一定的道德准则相比较,在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自尊感、友谊感、责任质、爱国主义情感等都是道德情感的具体形式。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并促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必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产生由知到行的内部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促使由知到行转化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呢?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主要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和评价,一般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它是道德行为的先导,也是产生相应道德情感的思想基础。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可变性较强时期,应不失时机地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教给他们一些初步的道德知识,引导他们分析…  相似文献   

9.
任菊英在1988年第5期《湖北教育》上撰文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理”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而道德认识既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又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明理”视为中心环节。怎样引导学生“明理”呢?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修养》是一门以道德品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课程。道德品质包括三个基本成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彼此联系,互相促进。正确的道德认识是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受道德认识调节和支配的,又深化道德认识。如何教好《青少年修养》这门课,我有三点建议: 讲清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在《青少年修养》教材中,有很多道德概念,如“修养”、“道德”、“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小团体主义”、“理想”、“幸福”、“善”、“恶”、“美”、“丑”、“诚实”、“谦虚”等等。讲清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思想品德课这一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在课文中学习"一言一行",提高认识水平。小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他们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将情感寓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铁岭市昌图县曲家店乡中心小学校冷丽华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驱动力。道德情感是学生的道德认识从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从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道德情感的正确与否和强弱程度,将表现为“升华”和“外化”的动力或阻力。...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认识基础为起点王斌学生的认识基础,就是他们获取认识时原有的起点,或者说是他们获取新的认识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也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即以学生...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当前小学思品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不够重视“激发道德情感”,不够重视情感的体验。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缺少了把两者连接起来的桥梁——道德情感,因而往往使学生产生“知”“行”分割、“说”“做”不一的现象,使品德教育停留于最初的“顺从”阶段,即表面上学生接受了教师和书本上的观点或意见,而在认识与感情上则并不一致,远没有达到“认同”和“内化”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思品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就必须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将道德认识从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从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 ,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要做到激发感情这一点 ,必须让学生处于充满爱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感情 ,接受教育 ,而不能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那么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怎样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呢?第一 ,利用榜样激发感情。教学时教师必须先进入角色 ,用积极的情感创设最佳的课堂气氛去激发和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6.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道德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富于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果只有认识而没有情感,认识就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道德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灵活运用教材,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促使学生打好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把“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机制,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 一、育“情”之时 形象引导 形成一定的情感倾向,一般都从一定的情景、氛围和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开始。在教学中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原型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鲜明的表象,使他们从对具体形象的感悟中,产生道德认识,形成感情倾向。如上《要以礼待人》这一课时,先看一段录像,让学生了解电视中的小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导行”应以“行”为主线,注重“导”的实效性。一、激发行为动机,突出情趣性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具体形象入手,深入浅出地晓之以理;创设情趣,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如一位教师在讲《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这课时,  相似文献   

20.
综合练习在第三册教材结构体中居重要地位。它是强固道德知识的载体,是训练、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表现能力和道德行为践履能力的园地。本文仅就该册综合练习的特点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是强固重点。一套综合练习,只能倾斜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方面。例如,对于低年级儿童,培养他们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