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今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相似文献   

2.
荷赛的声誉、影响和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46届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结果于2003年2月14日晚揭晓,《天津日报》记者祁小龙拍摄的《针灸减肥》获得了科技类单幅三等奖。这是继杨绍明、李楠、王瑶、贾国荣之后,中国摄影记者第五次在荷赛中获奖,也是第一次获得科技类奖。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新闻摄影赛事。据介绍,本年度共有来自118个国家的3913摄影师选送了53597幅作品。获奖的55位摄影师来自20个国家。  相似文献   

3.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年度大赛。它的前身是荷兰全国性“银相机奖”摄影比赛,1955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师发起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赛。由于是荷兰人发起并主力,人们习惯称之为“荷赛”。 许多国家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均视夺取“荷赛”奖项为殊荣。1999年颁奖的第42届“荷赛”,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733名摄影师36836幅(组)作品参赛;而在2000年颁奖的  相似文献   

4.
蒲学光 《新闻窗》2014,(3):33-34
2014年2月14日,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在阿姆斯特丹揭晓,3名中国摄影师获奖:贾国荣作品《杠上竞争》获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陈坤荣作品《健身》获体育特写类组照二等奖;樊尚珍的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获自然类三等奖。其中两组属体育类别作品。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14,(3):F0002-F0002,I0001
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评选结果.2月14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服务的摄影师John Stanmeyer凭借作品《信号》获得年度图片奖和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中国新闻社摄影师贾国荣的作品《杠上竞争》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2,(3):116-118
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揭晓。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塞缪尔·阿兰达获得年度新闻图片大奖。此次大赛共有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分别为李扬、旷惠民、徐少锋。相比以往"大而全"式的全景解读,本刊特别选取国内本届及往届的荷赛获奖者,将新闻摄影按类别细分,请业界精英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内为读者奉上来自新闻摄影一线的看法及其新闻实践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揭晓。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塞缪尔.阿兰达获得年度新闻图片大奖。此次大赛共有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分别为李扬、旷惠民、徐少锋。相比以往"大而全"式的全景解读,本刊特别选取国内本届及往届的荷赛获奖者,将新闻摄影按类别细分,请业界精英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内为读者奉上来自新闻摄影一线的看法及新闻实践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又称“荷赛”),作为世界新闻和摄影界的一项权威赛事,就像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被许多人视为业内至尊。 前不久揭晓的第47届“荷赛”奖,最后获奖的61幅作品,是从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4176名参赛者的63093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是名副其实的“千里挑一”。这61幅获奖作品中,有1幅是“凌驾”  相似文献   

9.
方安宁 《新闻传播》2009,(12):56-56
本文以框架理论分析“荷赛”(世界摄影大赛WPP,因在荷兰举办所以得名“荷赛”),在50多年的评选中构建的新闻摄影架构.并分析架构的新闻摄影框架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并在我们的新闻摄影大赛中有影射。  相似文献   

10.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已经走过51年的奋斗历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荷赛”不仅目睹了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它还是专业摄影师学术交流、智慧较量的一个平台。“荷赛”如同一面镜子,它的价值规律和运作方式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参照。参与“荷赛”,在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拿奖就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摄影师投稿屡屡不中;有的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在激烈的角逐中往往能够成为获胜者。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获奖,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世人瞩目的2004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于今年2月揭晓,《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见封三图1),获得了大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 这幅画面形象和摄影技巧并无明显过人之处的照片,成了本次大赛非典题材惟一的获奖作品,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恐怕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的人士,有不少人在叫“看不懂”。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圈内人士对中国参加荷赛作品的评述,我们会觉得颇有意味。有人称,2003年,中国的摄影师有了最多最好的机会,去拍摄非典这一世界性的题材;非典的最好的照片都在中国摄影师的手里,希望中国的摄影师能够在今年的“荷赛”上获奖。甚至有一位摄影师在送  相似文献   

12.
齐洁爽 《新闻实践》2010,(4):40-40,41
2010年2月12日,第53届“荷赛”评选结果通过网络向世界公布。近年来“荷赛”受到些许非议,获奖图片经常让人看不懂或不理解。少有的例外是2009年,因为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获奖档次和人数超出以往,暂时掩盖了对“荷赛”图片认知的迷茫和彷徨。其实,“荷赛”依然,国内摄影人看不懂依然,贬低“荷赛”之声依然。与国内的新闻摄影比赛结果相比,“荷赛”足够另类,以国内的新闻摄影标准和理念评判,  相似文献   

13.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已经走过51年的奋斗历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荷赛”不仅目睹了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它还是专业摄影师学术交流、智慧较量的一个平台。“荷赛”如同一面镜子,它的价值规律和运作方式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参照。参与“荷赛”,在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拿奖就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摄影师投稿屡屡不中;有的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在激烈的角逐中往往能够成为获胜。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获奖,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徐斌 《新闻实践》2006,(11):F0003-F0003
前不久,遇到新华社摄影部的高级编辑黄文,她是2006年(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的评委。谈起本届荷赛,她语中带着些许遗憾。在“最佳年度照片”的最后评定中,她十分看好的那张《巴基斯坦战地医院中的父与子》  相似文献   

15.
2月11日,被我们叫顺了“荷赛”的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揭晓。中国女记者王瑶的获奖使每年2月都有的“荷赛”热热度更高。如何冷静、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荷赛”,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新闻摄影的现状及与世界新闻摄影的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中国为何要成为“荷赛”的泱泱大国? 在本届“荷赛”揭晓10天后,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国新闻摄影与‘荷赛’”的座谈会上,一位“荷赛”评委提出的“中国应该成为‘荷赛’泱泱大国”的观点得到了较多人的赞同。我认为,这观点过于乐观,甚至可以说不切实际。东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差异决定了中国无法也没有必要成为“荷赛”的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美术出版社继1985年出版《目击世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作品选》首集之后,1987年又出版了第二集,今年3月即将推出第三集。这是向国内读者介绍历届参加“荷赛”的获奖和入选作品系列套书。首集刊载了从1956年以来共26届“荷赛”的获奖和入选作品,黑白照片60余幅(组),彩色照片6幅(组)。第二集是从1984年第27届和1985年第28届这两届“荷赛”中选出的141幅照片组成,并分突发性现场新闻等8项分别介绍;第三集编选了1986年第29届至1989年第32届四年间“荷赛”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月9日,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简称"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部分获奖作品见本期插页)。中国摄影师获得三项大奖,其中《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组照二等奖,广州王刚《彝族牧羊人》获人物单幅二等奖,《新京报》记者张涛《盲人舞蹈队》获艺术单幅三等奖。三位中国摄影师的获奖,再次激起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对"荷赛"的向往和追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8日,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称荷赛)获奖名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南方都市报》摄影师方谦华获自然类单幅一等奖。新华社记者费茂华获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获艺术类单幅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杨辉 《新闻实践》2013,(9):38-40
一、新闻摄影“浙江现象”令人瞩目 今年2月15日,最被全球新闻界看重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揭晓,中国新闻摄影人在本届荷赛中获得了4个奖项,其中浙江作者就占了3个,分别是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储永志的《热身》(二等奖)、温州日报郑晓群的《牢笼》(二等奖)、都市快报傅拥军的《爸爸妈妈好想你》(三等奖)。自1988年中国摄影师杨绍明以《退下来的邓小平》在第31届荷赛上取得了中国新闻摄影获奖零的突破以来(图1),25年问,中国一共只有27位摄影师出现在荷赛名单上。这不得不让全国新闻同行对浙江新闻摄影群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0.
新春佳节之际,一个喜讯传遍了中国摄影界:山东画报社《新闻图片周报》摄影记者李楠,以一幅题名为《聊城少儿杂技学校》的作品,摘取了荷兰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艺术类(单幅)一等奖的桂冠。这是继1987年杨绍明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系列摄影)在第31届“荷赛”上获得新闻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中国摄影记者在“荷赛”零的突破以后,又一位中国摄影记者获取的最高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