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古代著作中就已经可以看到。法国美学家席勒最早在其《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并使用“美育”概念.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育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实行高校的美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美育所着眼的是人们身心的全面的发展,而且只有通过美育才能使人的素质和其他方面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美育专家所说:“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培养人,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和谐地发展”,“使人的潜在的心理要素得到开发。”在创新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列入素质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育,即审美教育。1、国外早期对美育的定位.“美育”一词,最先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的.他认为“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把‘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即理智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前,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美育的功能:一、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美育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三、美育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之,美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美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语教学中的美育,人们谈得够多丁,但大多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如何从课堂走出.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是语美育的一个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因为课堂教学利用教材借助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终生追求真善美的人.培养成具有自我审视、自觉向善的健康心态和意志品质的人。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审美体验、审美意识,还要让其在生活中延伸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和形成稳定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6.
中师普通班的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重点,不应片面地把美术课当作纯技能技巧的传授课,更不能依照高等学校的模式去培养专业画家、设计师,而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教师。在国外,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很重视美育,这对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历史上美育有着悠久的传统。最近颁布的《教育法》中的美育内容,足以说明我国政府对美育的高度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审美水平也亟待提高.普及美育,是人心所向。一个缺少基本审美意识的人,不是全面发…  相似文献   

7.
家庭美育的心理建构及实施途径邱云美育的实施主要有三条途径,即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其中,家庭美育易被人们所忽视。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知识与技能培养,忽视美育对人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因而,家庭美育常常走入误区。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美育如何对幼儿...  相似文献   

8.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其特点在于以情感活动为中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美育具有独特的有人功能,它是塑造良好个性的条件之一,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必雾组成部分。本文就学校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性,谈点浅显的认识。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美育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说:“入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当然,这个“塑造”过程包含着人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进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的体力、…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美育就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则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1983年5月,省美育研究会(原名安徽省审美教育研究会)成立,至今已有19个年头。它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与关怀下,不断地成长与壮大,赢得了广大教育界师生的热烈欢迎与好评。人们已形成共识:培养全面发展、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不能没有美育.而没有美育的教育则是不完全的教育。人们以饱满的激情去赞美它.并加大力度,在学校、  相似文献   

11.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情感教育。可以说,美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及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或者说,美育是对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想象、人的真善美进行培养与引导的一种教育。由于美有形象性,所以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美育;由于美有愉悦性,所以人们比较愿意接受美育;又由于美有感染性,所以美育能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美育作用的是人的修养、气质、品德、人格;作为整个民族,美育作用的是国民的文化、国民的精神、国民的性格、国民的灵魂。美育像春风,“随风潜入…  相似文献   

12.
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它途径。”美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这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由美育的性质而决定,它能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尤其是在完善现代人文化人格的培育过程中,美育的这种综合、协调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的美育作用段晋中,张鹿樵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正确地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提高审美的能力,使我们的一代新人成为“审美的人”,进行美育——实施审美教育当是必要的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美育...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幼儿美育的基础彭晖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具体鲜明的形象调动人们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幼儿的美育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启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情操及促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还能开...  相似文献   

15.
情感体验的美育重在情感与体验,但目的却不在于只是培养人的情感,而是既要培养人的美感,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人的各种官能都得到运用,才能实现情感体验的美育;既要实现教育手段、过程的美,实现教育环境、氛围的美,又要实现生活情境的美,这同时也体现着教育的精神。因此,这不同于“美育是情感教育”。以往人们对这种观点的批评在于人的情感并非完全是审美情感,而审美也并非只有情感,还有理性判断。批评这种观点是因为它将美育归结为进行情感教育,将情感作为一种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便是美育,或许也是人们对这种观点的一种误解。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桥梁,使人们能体验生活中的美,它本身包含在生活的各个情景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选举 《湖南教育》2001,(20):47-48
长期以来,人们似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美育是美术、音乐课的事,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因而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少人去研究它。笔者认为,美育固然是美术、音乐课等学科的主要任务,但它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美育与数学教学,更有其内在的联系。因为数学本身蕴藏着无限神奇的科学美,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重视数学教学与美育内在联系是学科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7.
丁德富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6):107-108,113
美育以对美的心灵的塑造在人格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具有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塑造人的功能。美的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信息.利用这些形象进行的美育,也就会有效地完成个体人格的塑造。因此,塑造理想的人性,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格,必须有美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从“美育”一词进入中国语境中以来,美育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便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20世纪初美育的“无用之用”,到当今美育功利性的泛化,本文在避免美育“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孰是孰非的基础上,强调美育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育是属于最高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即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它是跨世纪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美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的体系却处于一种分散、不均衡甚至短缺的状态。各高校并未全面而系统地将培养大学生美育规范化,人、财、物投入不足,严重阻碍着美育广泛开展,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追求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如何将其有效而准确步入正轨化疏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