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疯人院     
In an insane asylum,a man、11、)、It、(喊):”1 am N“p‘)Icoll(拿破仑)!,,All()tl。。,·(另一个)one says:”How do you know?”The first man says:”(于、)、{(上帝)told me!”_}、卜::卜:、,1(正在那时),a、,、)1。。(声音)from another rooni shouts:”I由d 110t!,,注释: i,、sane asylum疯人shout汀aut]v.喊Napoleon拿破仑a:、other【。’nA6oladj God[汐d]:1.上帝ju,t then正在那时voieelvois]11.嗓音疯人院~~…  相似文献   

2.
疯人院     
《考试》2010,(5)
一天晚上,在疯人院里,一个病人说:我是拿破仑!另一个说:你怎么知道?第一个人说:上帝对我说的!  相似文献   

3.
疯人院     
一天晚上,在疯人院里,一个病人说:“我是拿破仑。”另一个说:“你怎么知道?”头一个病人说:“上帝对我说的。”不一会儿,一个声音从另一个房间传来:“我没说。”N otes:(1)Looney(俚语)疯子(2)inm ate n.同住者,同室者(特指在医院、监狱)(3)insane asylum疯人院Late one night  相似文献   

4.
1.有两个神经病患者,一个红衣,一个绿衣。从病院里逃出来。 两人跑啊跑,后来爬到一棵树上。 一会儿。其中红衣的人从树上跳下来.滚啊滚的.然后抬起头对上面的人说:“喂,你怎么还不下来啊?”  相似文献   

5.
眼故事梗概演兰德尔·麦克默菲是劳改农场的捣乱分子,为逃避苦役假装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房。这里比监狱更像监狱,处处受到限制。麦克默菲要把白天的日程换到晚上进行,以便收看世界棒球锦标赛的实况转播。专横古板的拉奇德小姐以不能改变规章制度为借口加以拒绝。麦克默菲据理力争,最后双方同意采取民主的举手表决方式来确定。“民主”表决的结果自然是拉奇德小姐获胜,但麦克默菲并不罢休,他鼓动起了众人的情绪。第二天,再次举手表决,所有的轻病号都赞成调整时间,收看棒球赛。但拉奇德小姐却指着那些失去正常人知觉的重病号,说麦克默菲仅…  相似文献   

6.
《飞越疯人院》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勒斯?福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辉,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本文将从影片的题材、社会背景、角色寓意、导演与演员几个方面对其予以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7.
一、影片表现的揭秘性主题如果仅从叙事层面看,《飞越疯人院》讲述了发生在一家精神病院里的一出带有悲剧色彩的闹剧。《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据说作者为了撰写博士论文,曾在精神病院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员,对疯人院的治疗手法颇有微词。改编成电影后的《飞越疯人院》拥有一个完备、写实的影像体系,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它看做一部揭秘性的影片,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甚至自然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精神病院里的种种丑陋现象,揭开了美国警方与精神病院暗中勾结,打着人道主义旗号残酷迫害不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私立疯人院繁荣现象背后的原因,认为疯人增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疯癫的认识和态度改变、疯人院在政府法令规范下自身的调整与改善以及国王乔治三世发疯都是这一时期疯人院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目标概念域和始源概念域中两个意象相互映射的结果。在小说文本中,个体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体现在思维风格的差异之上。阐述从隐喻角度研究小说《飞越疯人院》方法,重点从概念隐喻表达,分析概念隐喻的变化与其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之间关系,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文本中传达出的深刻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肯·克西《飞越疯人院》以其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描述了精神病院中监视、规训、惩罚的运作机制,表现了畸形社会控制与异化的权力机制对人性的摧残。《飞越疯人院》中的精神病院是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的缩影,也是当时美国社会消极抗争的象征表达。  相似文献   

11.
郡立疯人院是19世纪英国政府为解决贫困疯人安置问题所创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其成功运营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这套管理模式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系为疯人院的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院方严密细致的内部人事设置为疯人院的运营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病人管理制度的多元化则为疯人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三者的合力作用,确保了郡立疯人院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飞越疯人院》是肯·凯西的处女作,作为生活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位嬉皮士,肯·凯西在这部小说里倾注了他对当时阴暗、压抑的社会的讽刺与批判。作者借一位印第安人之口道出了精神病院惨无人道的体系,同时也塑造了麦克墨菲这样一位拯救他人、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通过展示小说中的三组二元对立项,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疯人院的残酷无情以及自由、善与爱的追寻主题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肯·克西的代表作<飞越疯人院>是一部反主流文化小说.它以一个印第安病人布罗姆登的视角,再现精神病院的丑陋内幕,揭露美国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1975年,这部小说被捷克导演福尔曼改编成同名电影,并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影片与原著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中心人物布罗姆登进行了边缘化.本文旨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孙露露 《文教资料》2013,(22):55-56
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动荡为准,从反正统文化角度剖析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叙事技巧及风格,以美国20世纪60年代时期的社会大格局为时代背景,从电影角色,台词情节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浅析《飞越疯人院》独特的创作思路和经久不衰的文化积淀。虽然距今已远,但仍给现代人留下了非凡的价值和不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惠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0-141
本文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思想和情态值理论,分析情态词在电影《飞跃疯人院》中所体现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认为情态词在该电影中所反映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为其语篇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7.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作家肯·凯西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麦克墨菲在自由意识和自由思想的支配下,经历了从自觉进入疯人院,到了解疯人院,到最后飞越疯人院的过程,并做出了一系列的自由选择。这一系列的自由选择正是对萨特存在主义中的自由选择思想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格心理及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解读由美国名著《飞越布谷鸟巢》改编并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飞越疯人院》,并对其所反映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社会文化心理变态现象,进行了表象和内涵的解剖。  相似文献   

19.
肯·克西的小说《飞跃疯人院》是研究文学隐喻的绝好范本。贯穿小说始终的机器概念隐喻,以一个精神病人异常的感知世界的视角揭露和控诉了充斥着机器的疯狂世界对人性的禁锢和摧残,而精神病人布隆登最终逃离疯人院和摆脱体制枷锁的故事结局,完成了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凸显和升华,使小说成为在当时反主流文化运动这一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