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上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整合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整合的观点是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上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整合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整合的观点是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3.
形而上学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20世纪以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后学”思潮中,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不仅打破了二元关系中对象化的认知方式,而且从它存在的根基上对其进行了颠覆,这种理论思维对重新审视美学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现代转型,实践美学积极融合存在论,用新思维看待审美现象;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超越美学和存在论美学等“后实践美学”直接从存在、现象、生命本身出发,力图超越认识论,在本体论上走向以存在为根本的美学。不过,离开了主客两分的叙述方式,用新思维来建构庞大的美学体系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范畴,分析了问题的二元对立现象,指出了现象背后的问题本质。同时,按照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提出了今后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问题二元对立消解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目的的研究受近代以来“二元”对立哲学思想的桎梏,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陷入“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造成教育实践中的“钟摆”现象。本依据生态哲学的价值现,对传统教育目的现“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二元对立进行分析批判,提出教育价值合理性建构的方法论并据此提出教育目的生态价值现。  相似文献   

6.
(1)职业教育的本质范畴——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仍是职业教育本质范畴讨论的重要主题,与此相类似的二元对立还包括如普通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基础教育观与实用教育观的争执。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求政治课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具有反思能力;具有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扎迪·史密斯的小说《摇摆时光》以主人公"我"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叙事空间横跨西欧、北美乃至西非.通过主人公"我"的眼睛,这部小说为读者们展现了一系列由二元对立引发的冲突,包括:黑人与白人、男性与女性、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对立.扎迪·史密斯通过揭示这些冲突,揭露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并表现出颠覆二元对立现象的倾向.然而,她并...  相似文献   

9.
教学模式的产生是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结果。以教学活动各要素的二元对立关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此消彼长、你进我退中左右摇摆,而教师始终是以纯粹的社会代言人身份出现,教师教学个性受到抑制。以教学活动各要素的相依相存关系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哲学基础,其实质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统一,达到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相交相融,最终实现教师自我与角色扮演的合二为一,以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11.
课程与教学的一体性长时间潜隐地发展,文章从教育本体论的角度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体性问题。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指导内容是课程,指导方式是教学,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是对一个本体不同侧面的认识和实践,课程与教学的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的一体性使课程和教学统一于指导学习这一教育本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在一步步走向深入,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从分离走向融合,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趋势符合这种观念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具有着课程与教学整合视角的深层意蕴。在课程领域,表现为课程本质观的更新、课程研究领域的拓展、课程开发主体的重建及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教学领域,通过对传统教学认识论的反动建构着新的教学观;研究性学习更从实践层面为整合态的课程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五星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五星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宗旨,指出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重视教学技术、使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相容、聚焦分类教学策略、博采众家之长、潜心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正范  贾群生 《教育研究》2006,27(10):36-40
20世纪,课程论和教学论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实践品性不足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增强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师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师行为研究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成为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课程统整作为解决社会发展给课程领域带来诸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日益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比恩是美国20世纪后期新进步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以实现民主教育为目的,力倡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规划、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课程统整理念与模式,回应了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诸多诉求,对我国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试论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翔 《教育研究》2004,25(8):47-51
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比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借鉴和使用信息技术上显得格外复杂,进行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不能失去语文的特点,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应起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二是多媒体技术应服务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在具体技术的运用中,要加强课程和课件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要求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再现一个以"非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试图对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加深理解,从而揭示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与多元变革性。  相似文献   

19.
"课程意识"在儿童写作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凸显"课程意识"可以改变小学写作课堂教学随意、低效,甚至"不作为"的现状。"课程意识"观照下的儿童写作教学应促使学习目标更趋循序性,教学内容更趋丰富性,写作策略知识的渗透更趋显性化,写作评价更具针对性。凸显"课程意识",将促使儿童写作教学走向有序、有效、有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功能、层次和目标,整合后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的变化及其素质的要求,以期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