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桂森 《山东教育》2005,(16):46-46
“小小商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本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数学交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小小商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本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数学交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小小商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安排在“认识人民币”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之后。教材是想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  相似文献   

4.
活动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的实践活动.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次实践活动.教材分成两段,第74页是在购物情境中解决几个问题,为购物活动作准备.第75页是在教室里临时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经历购物过程,积累购物体验,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的四大内容标准之一。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认识人民币”教学的基础上,编排了“小小商店”教学内容,意在要求开展一次“商场里面学买卖”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对教师教学法的探索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笔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东安县是第一批省级课改实验区之一,在课改教学中,我们在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下面谈一些体会。一、利用教材资源,创设形象化情境与老教材相比,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景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我县小学全部采用人教版黑白版教科书,因此教学中我们做到“三变”“两结合”,着力创设形象化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三变”是变黑白插图为放大的彩色挂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然而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直接真实地在课堂展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用模拟的方法,如模拟表演,开展游戏活动等,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如教“几和第几”一课时,让学生做模拟排队购票的游戏,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并逐步理解“几和第几”的联系与区别。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与简单计算”时,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让3个学生做玩纸鹤的游戏,从而体验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用得最多的是“猜一猜、摘苹果、开火车、夺红旗”等游戏活动,这些模拟化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学  相似文献   

7.
1.内容生活化。数学课内容的构建是专家在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按知识生长体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精心选择优化组合的。而数学实践活动则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思维的拓宽与延伸,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数学问题。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学生学习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兑换。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也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养成探…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几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内容生活化。数学课内容的构建是专家在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按知识生长体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精心选择优化组合的。而数学实践活动则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思维的拓宽与延伸,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数学问题。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学生学习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兑换。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也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养成探索精神,充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9.
借助《小小商店》这一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索如何让数学实践活动付出更有收获。以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情感驱动力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自主地位,培养发展内驱力,使他们积极而自觉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把学生积累的活动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力求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亲自参与,经历一个自己探索、亲历过程、内化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的思维过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将学生、教师带来的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等物品贴上价格标签,放在布置好的"商店"柜台(课桌)上,学生轮流当营业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1.
1.内容生活化.数学课内容的构建是专家在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按知识生长体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精心选择优化组合的.而数学实践活动则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思维的拓宽与延伸,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数学问题.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学生学习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兑换.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也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养成探索精神,充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但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时强调实践,处处联系生活,甚至用“生活味”取代了数学教学应具有的“数学味”。作为一节数学课,究竟该如何把“生活味”和“数学味”融为一体,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里试图借助两位教师对《认识人民币》一课的不同教学实践,谈一点体…  相似文献   

13.
袁玉霞 《江西教育》2006,(12):10-11
(二)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这一课改理念,教师的理解上也有较大的偏差。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把龙虎山的景观先让学生浏览一遍;又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始;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图标的意义……这类过于联系生活的例子在课堂上不胜枚举,它严重干扰了数学的学习。反思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是正确的、合理的,因为它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抽象…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的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借助微课导学,创设融于生活的情境活动,将学习渗入生活,依托具体实物认识人民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情境体验中认识和了解人民币,并学会使用人民币,从而提升数学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快乐地体验,并逐渐获得成功。一、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于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这样的情境。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应用多媒体设计了“小小…  相似文献   

17.
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是数学新课程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平移”(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时,我们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平移”的感悟和建模上,通过联系生活情境、观察、实践、游戏活动等方式理解平移特征。一、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创设一些有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使所学新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同时,教师还…  相似文献   

18.
“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是数学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一、真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把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教学片段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标教材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教室…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0~71页购物"买文具"(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认识各种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对“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谈一些看法。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的内涵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是指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巧妙地设置问题,创设出能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