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教育相对独立,学校在同类学校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具有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当今中国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满足教育相对独立与学校个体生存两个必需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自主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学校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校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建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变革的基本走向。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呈现出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的特征。国内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理解表层化、评价研究薄弱化与实践研究经验化的问题。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关注于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尤其是对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评估与影响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实践取向"。进一步研究应深化完善本土化学校特色发展理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5.
学校特色建设作为一种学校发展新战略,在我国中小学得到广泛实践.对学校特色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以期清晰、整体性地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期成果及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载体,如何围绕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如何依托校本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众多学校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中充分体现学校个性与优势的核心文化。文化都有土壤,结合自己学校和区域实际形成的办  相似文献   

7.
特色学校的建设和特色教师的培养是当今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两个令人关注的话题,尽管它们是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从它们之间关系的角度,谈一些有关特色学校建设和特色教师培养问题的看法。一特色学校与特色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来说,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1.特色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业绩是要通过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其中,既要依靠全体教师的整体力量…  相似文献   

8.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深入而准确地揭示中国社会现实条件下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现机制.从学校与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市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文化等几个理论视野进行反思和考察可得出如下结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是学校的自主发展;学校精神的重建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增大人的活动自由度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两大课题;从外控管理走向自主型校本管理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有限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打造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创办特色学校或办出学校特色,已被认同为是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然而,学校特色如何界定?内涵是什么?学校特色形成的条件和实践模式是什么?如何创办特色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意义、规律是什么?特色学校与办学特色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人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校特色发展是当今学校整体变革的一种路径。然而,新的发展机遇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 ,同时应当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 ,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发展规划既是一种学校管理方式的更新,又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的过程,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力,并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管理行动。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学校发展规划不仅关注静态的文本,重视动态的操作过程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而且强调对学校管理的整体思考,管理方式的改善,关注自下而上、内在发展,通过对学校优势、发展机遇等的剖析,群策群力地谋划学校的共同愿景和发展策略。涉及的技术有:社区环境的PEST认识、学校现状的SWOT分析、发展线、社区资源分类、问题排序、学校发展展望等。  相似文献   

13.
14.
论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校长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具有理想性、全局性、实践性、独特性、稳定性的基本特征。重视办学理念,是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学校组织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校长应确立创新生活是学校的基本使命、爱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关键资源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自我人生实践和办学实践,自觉确立高远的人生信念,大力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内涵建设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入手,论述了教师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的关系。指出教师的发展必须有学校发展的支撑,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重心,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舞台,教师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努力。提出了通过探索教育规律,完善教育模式,启动名师工程,制定教师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体措施,构建“教师—学校”互动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推进学校持续改进是国际社会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因此,基于学校改进构建的办学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是实施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基本依据,其对了解学校发展质量,找准学校发展着力点和短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目标、过程和结果研制维度构建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维度和指标,并在F教育集团加以实践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评估效果。研究表明,基于学校改进建立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应秉持学校持续发展理念,突出课程与教学改革重点,紧扣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目标,着力校长胜任力,并把握学校特色与文化着眼点,这是全面评估学校办学质量,找准学校办学质量改进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建立新的学校发展观,实现每一所学校成功;促进每所学校创新发展,不看或消灭排行榜;培育和激发教师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实现学校开放发展,超越传统制度化学校;创造新时代教育生态,消除不恰当的教育焦虑。系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办学实践;将以德为先的理念转化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将育人方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载体;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领域;将教学改进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将自主创新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实际,探索出比较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镇中学为研究对象),同时从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保障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能顺利开展的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改进中,校长的领导力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浇铸理念、创建愿景、凝练信任、分享权力是学校改进取得成功的重要领导力。这些领导力使校长能倾听自己的声音,给团队成员以动力,促进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学校改进是内生式的发展,大学研究者是校长及其学校团队的合作伙伴。学校始终处于变革之中,改进没有起点和终点,每一个针对学校问题的思考与行动都是学校改进的生长点。因此,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是学校改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桐城文化是安徽省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桐城市丰富的桐城派文化遗存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而桐城派文化旅游美学价值的混乱不清,桐城派文化旅游定位模糊,导致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色不鲜明.桐城派文化品质趋向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旅游。确立桐城派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地位,提炼桐城派文化的旅游美学内涵,是桐城派文化旅游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