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假热闹的现状,提出要追求语文课堂"静界"的主张,强调语文课堂要重视"静读"、"静思"、"静写"、"静听"。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追求喧闹、炫目、花哨、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语文课堂上需要的"静"界。打造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静"界,教师应在学生静心的良好境界下,采用静读、静思、静写、静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触摸文字的温度,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还能够让学生受到内心的熏陶,思维得以开启,情感得以丰富,弥补自己解读的不足。但并不是说现代语文课堂上不需要激情、热情,而是说更期待课堂上多一份"静"界——教师思考的平静,学生内心的宁静,语文教学的安静。  相似文献   

3.
叶军 《文教资料》2011,(3):55-57
语文课堂需要"冷静"一下,教师要静下心来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保持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即要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地默读、安静用心地倾听、冷静凝神地思考的习惯,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和谐起来。  相似文献   

4.
杨扬 《现代语文》2010,(1):107-107
语文新课标所阐释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与实践。语文课堂上不同的“静”界,可以保证学生用较多的时间上探究文本、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三重“静”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崔峦先生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切忌“把语文都讲肿了”。可见,语文课堂既是一个师生、生生、生本心灵对接、合作交流、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貌静而实动的思维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发现表面热闹非凡的课堂,效益并不高。究其原因,这样的课堂与“静”太远。“宁静方能致远”。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在静思默想的场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应该成为我们率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众多的教学模式都追求"互动""合作",呈现一片"闹"的景象。但是,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却清醒地认识到:许多"闹"的课堂其实是"伪互动""伪合作",其结果是低效,甚至无效。"沉静的课堂"才应该是"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不过,"静"的课堂如果缺乏智慧的设计、科学的方法,势必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静"的课堂要"合情""合理""合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界,通过静读、静听、静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9.
教研教改纷繁复杂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老师们都全心地、巧妙地安排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但是老师总是机械地、程式化地去执行“命令”。那怕是一个讨论,老师总怕偏了方向,不能体现主题,超了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一节课时.总认为一节成功的课是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有写有练。笔者有着两点与之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平时,大凡语文老师走到一起,谈得最多、感触最深的话题之一就是--语文老师太辛苦,甚至夸张地说:"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可见语文是多么难教,受到的批评与指责也最多.语文教学,经历了分析串讲的简单"阅读"时代,迈过了崇尚"工具"的机械训练门槛,语文接受了新课程的洗礼.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课标解读,一时间,又使"人文性"成了课堂最强音.面对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挺进的趋势,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感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5日至6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媒体的270余名代表围绕"创新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内涵"这一主题,分享彼此成果,展开思想交锋。  相似文献   

12.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教师教学反思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依据个人的经验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反思材料缺乏客观性;教师缺乏教学监控的"第三只眼";缺乏对教学行为背后教育信念的深入分析等。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教师缺乏自我觉察能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低;学校缺乏对教师的分层分类指导;教师自我成长与研究意识淡漠等。因此训练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对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并进行行动研究就成为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质量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而大部分的研究不但缺乏对深层的教师教学反思价值的探讨.还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笔者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学反思进行了考察,论证教师进行教学反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在个案研究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对制约教师反思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切合教师日常生活的有效教学反思策略,并从动态过程角度对“有效教学反思”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有效”的标准、“有效”与“效率”的关系以及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反思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作者探讨了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一些疑难问题: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课程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社会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师资源储备不足。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学生观,教育思想和理论要实行借鉴和创新,考试体制要关注个性和创造力,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性,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展开。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需要和小学语文自身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改革小课堂,拓展中课堂,开辟大课堂。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首要环节,成功的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导语的作用、研究导语设计的形式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审视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发现无论在教师的思想认识层面还是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都还存在许多误区,认识上的功利性和盲目性或方法上的不得要领等现象还相当普遍,值得我们反思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规训是现代课堂的特征之一,这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也得到很好的验证。笔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的观察,发现语文课堂存在着通过课堂仪式、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和教师表情等诸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规训。反思这些规训的性质和意义,对我们理解什么是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