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被世界众多的教育人奉为“教育圣地”,它的历任校长都坚持继承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把一所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教育圣地”,变成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他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世纪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是如何传承、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帕夫雷什中学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5年、中学4年…  相似文献   

2.
[案例]帕夫雷什中学是原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 中学任教33年,其中任校长26年。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基地,实践发展他的教育信念,经过 努力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中学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管理学校 成功经验很多,其中一条重要的管理经验就是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方面。叶卡捷里娜是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优秀教师集体中的一员。她在帕夫雷 什中学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已11年,她的家长工作堪称全校的典范。她几乎每天都跟两、三位 父母进行交谈,了解他…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学家B.A.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第五部分“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技巧”中,谈到了一种“帮学对子”的模式。帕夫雷什中学新来一位物理教师A.A.菲利波夫。苏霍姆林斯基成为菲利波夫的指导者,他帮助菲利波夫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带他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同时  相似文献   

4.
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以后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研读。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有如下内容要点。  相似文献   

5.
“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名称,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33年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作者和他的学校集体探索和思考的结晶。全书包括前言和关  相似文献   

6.
教师书坊     
1.帕夫雷什中学曾经,这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但在苏霍姆林斯基和他所领导的教师手中,它成了享誉世界的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已任教33年(包括26年校长)的经历,在本书中总结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你会发现,它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  相似文献   

7.
刘永 《黑龙江教育》2010,(10):40-40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个人经验写成的,是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包括26年校长工作的总结。这本书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是一部“活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实践基地。由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所建构并传承下来的学校文化令很多前往“朝圣”的学者和校长们所叹服,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探讨它的内核不仅可以更深刻理解其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对当前追求均衡视域下的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峰 《教育文汇》2009,(4):29-30
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相似文献   

10.
编辑手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读书和“书香校园”建设是实现他的这一教育理想的有效途径。他认为,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学校应成为书籍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在学校读书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在他看来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他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学成为现实,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在帕夫雷什中学得以初步实现。在信息时…  相似文献   

11.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教35年,其中有23年在一所叫“帕夫雷什中学”的乡村学校担任校长。他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他曾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名称,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都清醒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家庭,故提出了“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概念。据此,笔者在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时,萌发了探索构筑“大图书馆”工作模式念头。 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读物的教育作用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曾自我表白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在《帕夫雷什中学》里,从头到尾,我们都可以看到书籍的教育作用。该校育分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的做法,可以成为我们构筑“大图书馆”工作模式的蓝图。 所谓的“大图书馆”工作模式,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紧密相伴的,就是“帕夫雷什中学”。他以这里为教育基地,使这所普通的乡村学校拥有了优美动人的育人环境,培养造就了大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充满创造...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智慧,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总的说来,他的教育智慧应该源于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32年的丰富实践与经验,是帕夫雷什中学造就了这位伟大的大教育家。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历,引发对当今我们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提升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从自己的教育生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改进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他有关教学论问题的许多文章中,在《把正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著作的章节里都含有关于改进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条件的宝贵思想。同样,保存在基洛夫格勒州帕夫雷什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纪念馆》里的未发表过的他的文章、材料和文件也有很大的重要意义。在纪念馆的藏书中有帕夫雷什中学二十多年来的校务会议的记录、1965—1970年间教师心理学讲习班会议的记录、若干期帕夫雷什中学教师手写的刊物《教育思想》、学校的工作计划等。在帕夫雷什的纪念馆里保存着三十一本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二十二年期间听课的分析笔记。他从担任校长的头几天起至生命的最后几天止,每天都听本校教师的课二——三节,听课时,通常他把笔记本的纸折成二部分,一侧是扼要的课堂记载,另一侧记下给教师的建议、局部的结论和深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开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务。自一九四七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一直工作到一九七○年去世为止。二十余年间,帕夫雷什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校长领导  相似文献   

18.
毛春铧 《班主任》2007,(9):44-46
最近阅读几位教育家的著作,发现他们都用了大量篇幅讲述劳动教育.在教育家们的实验学校里,劳动教育无一例外地受到高度重视,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也成为教育家们贯彻自己教育理念生动而有效的载体. 帕夫雷什中学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大特色,是苏霍姆林斯基最基本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并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他早在大学学习时,就确立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即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坚信孩子的可教性;他立下誓言,要在农村学校工作一辈子.事实证明了他的忠诚.帕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领导和亲自实践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实验学校.于是,许多学校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吸引苏霍姆林斯基去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体操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在他一生辛勤的、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积极探讨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德、智、体、美和劳动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极大热忱论述了教育和教学问题。他著述有《把心灵献给儿童》、《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他领导并取得出色成就的"帕夫雷什中学",被视为前苏联及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